分享

前方拥堵,“最后1公里”请走“广州大道”

 板桥胡同37号 2019-10-10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一步,素有“最后一公里”之称,但是这一公里却往往最难走,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是一项世界性难题。

广州市拥有大湾区顶尖的科研院所,也拥有完备的产业集群。如何打通创新链条,让科研院所成果落地产生价值,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从去年12月开始,广州市科技局就举办了一系列广州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常态化精准对接会,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同时,广州市科技局也制定了相关政策,赋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这对于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让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搭建交流平台

为科学家学者提供“走出去”的渠道

广州聚集了全省80%的高校,专利是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截至2019年1月15日,广州高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965件,占广州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27.9%,由此可见高校在广州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如今的广州高校越来越重视专利的转化,广东高航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的“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据该公司技术转移部经理许佳锐介绍,广州大学的成果转化工作由于转化机制缺乏市场灵活性,转化工作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

2018年1月高航与广州大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12月起由高航派驻技术转移工程师全职驻点广州大学引入市场化机制,跟进成果转化项目的落地全过程,为广州大学优秀成果打开市场化的对外窗口,2019年至今转化效果取得突破性飞跃,2019年1-5月转化金额已达2018年全年的110%。

高校成果转化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资本对接难”“科技成果定价难”等问题,不仅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建立一个大平台,来实现科技成果和产业需求的碰撞。

今年5月,一场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常态化精准对接会在广州大学举行。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韩冬雪对“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进行了路演,她表示这场对接会给埋头做科研的学者提供了“向外看”的窗口和“走出去”的渠道。

广州市科技局从2018年12月开始,在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大学等科研院所举办广州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常态化精准对接会。对接会筛选出一批优质的科技成果,与企业方、资金方对接,推动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

2019年6月10日,“广州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对接会暨广州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常态化精准对接会第6期”,钟南山院士发言。

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刘泉宝表示,一系列精准对接活动,将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带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设计,努力打通从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送“利好政策”

激发高校科研院所活力

除对接会这个平台以外,广州校企良性互动的新局面已经形成。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发明专利合作申请量仅为169件,而2018年的数据是672件,和广州高校合作的对象中,89.7%都是企业。

近年来,广州科技局围绕IAB、NEM等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中介机构等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全市成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达166家,成员单位超过2100家,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建筑等领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超过500项,进行成果产业化400多项,产生销售收入300亿元,争取国家、省、市研发立项191个、获得科技奖励114项,牵头或参与制定技术标准312项,有力促进了全市产业创新发展。

2012年至今,仅华南理工大学就与相关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105个,其中有近70个是联合广州企业共建,非常典型的便是与唯品会共建智能电商联合实验室,在商品视觉表征学习、商品趋势预测、时尚概念发现等领域开展合作。

在促进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上,广州先后出台了《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广州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实施办法》等科技创新“1+9”系列政策,赋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

在现行政策中,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奖励已有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广东省规定用于奖励科研人员的比例分别是不低于50%和60%。而广州市政策是不低于70%,有些高校科研机构已放开到90%以上。这让科技人员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在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的脑机协同技术相关专利成果作价3676万元,落地广州产业化,转让所得的85%奖励就给了研发团队。

塑造服务体系

为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全链条保障

2018年,广州市科技局发布《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 (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达到500亿元;实现市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数量增长50%,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达到500名以上。

广州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库,汇集科技成果11670项,为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支撑。目前全市已设立18家技术合同服务点,为技术买卖双方提供专业化技术交易合同服务。2018年广州地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数12158项,同比增长83.88%,成交额719.38亿元,同比增长101.22%,达到翻倍增长;其中技术交易额690.28亿元,同比增长96.82%,近年来首次居全省第一。技术合同登记份数、成交额、技术交易额均居广东省首位。

今年以来,广州市科技局已经组织了若干期技术经理人培训班。来自广州各高校、科研院所等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员在这里学习挖掘企业技术需求的方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务等知识内容。

广州鼓励企业主动承接高校、科研机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对在穗企业引进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并在广州市实现转化的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广州也正在择优选择一批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建设,促进科研成果和研发能力向社会转移,市财政科技经费连续三年每年给予50万元经费支持。同时广州目前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

“负面清单”管理

给新型研发机构更大自主权

2015年底落户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是中国与新加坡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平台,华南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研究院的主要建设主体。

2006年,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院长余龙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制并产业化全淀粉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装材料。近几年,中国的快递业发展迅猛,余龙利用其独创的“全淀粉可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工艺,和自主研发的反应型挤出加工体系,制造出全淀粉、可降解的环保缓冲包装材料,同时对传统发泡装备进行小型化和智能化设计,极大地降低了运输和贮存成本。目前研究院已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物流公司、必胜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余龙说,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建立引进国外高校和科研单位应用型技术模式。“研究院正在寻找新模式,使得国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高新技术通过这个平台获得经济利益,同时提高中国高新企业的科技水平。第一是要打造孵化平台,共同孵化项目;第二是要通过成果产业化产生经济效益,建立互利模式。”余龙表示。

新型研发机构贴近市场和产业,是开展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9月17日,科技部网站公布《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广州在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上成绩初显,被认定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到50家,增量与总量均居全省第一。依托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200个、孵化企业超过600家,2019年上半年成果转化及技术服务收入超55亿元。

为了让新型研发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广州今年发布了《广州市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以“负面清单”管理促放权,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只要不违反禁止条件,就有依照实际情况使用财政资金的自主权。这也赋予了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