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教育观念广为传播,人们普遍重视孩子教育的今天,古人的教子七不责,对家长、教师及其每个教育者,仍然有借鉴意义。 笔者这学期遇到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学生中午饭前作为“仪式感”最为重要的环节——领导训话,也叫“餐前教育”被取消了。一个个饥肠辘辘,正在长身体的学生,再不用饿着肚子听领导训勉劝诫,耳提面命才能开动吃饭了。 排队进场,落座吃饭 ,安静有序,开开心心,把吃饭的享受还给了学生。 用心良苦的餐前训话仪式,让快乐享受的吃饭,变成痛苦的精神磨练上午完成四节课学习,一个运动量中等的二十分钟课间操,多数学生已经饥肠辘辘,肚子唱起“空城计”。 从教室赶到食堂门口空地上,上千人整队,横平竖直,条分缕析。领导一直强调整齐、安静、学会等待!好像要把心理学的“延迟享受”训练进行到极致。 值班老师检查统计缺员,学生干部检查纪律。讲话的班级扣分,上白榜。 好不容易依次列队进到食堂,离下课起码过去十分钟。值班领导站在高高的舞台上,俯视众生,手持话筒主持“吃饭仪式”。理由很充分:人在饥饿时记忆力最强,这时训话学生记得最清楚。晕死! 所谓仪式,多半是批评昨天吃饭哪一桌有人小声讲话,哪一桌菜掉地上了,哪一桌走时没擦干净桌子,哪一桌凳子没排好 ,个班级卫生包干区有纸屑…… 训完话,领导拿着话筒,用阅兵式首长般的语气语调高喊:拉凳——,坐下!” 作为值班老师,每次听见这口令,常常忍不住,心里默默笑了。——拉登已故,拉凳不止啊! 餐前训话,训走学生胃口,带火小店生意。普通老师倍感无力,只有默默为学生心痛等到终于可以坐下吃饭,离11:35下课,通常过去15分钟。这时,孩子们从口腔到肠胃奔涌流窜的消化液,早已经被吊起来再退回去,如同涨潮后落潮,打开的胃口已经关闭起来。 常常看见学生扯出藏在桌下的小方凳,下一个动作是退回去,看也不看一眼桌上的饭食,黯然离去。 几分钟后,小店里人潮涌动,孩子们捧着桶装方便面,等着倒开水进去…… 这样的吃饭仪式,在笔者学校作为教育特色,畅行十几年。你可能会说,为啥当时不提意见,现在马后炮? 其实也在领导“征求”意见时提过,但人微言轻,意见对制度制定者不过是山风过耳。 “饮食不责”,古人都懂的道理,有人不愿懂,还美其名曰“餐饮之礼”。接受了现代教育学理论培养的教师,岂能不如古人!之所以餐前训话,领导自有自己的道理,甚至做为独特的教育管理经验,在对外宣中介绍。 关于饮食不责,用在子女教育上的很多。吃饭时责备教育子女,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不良影响,已经成为多数家长的共识。 很久以前的经典电视剧《我爱我家》里面,三个孩子饭前被家长说教训话,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反例。 而笔者所在学校,曾经多年把“饭前责子”正面化,这样做对孩子的影响,已经不是对着几个孩子训话那么简单。 有权就可以让孩子饿着受教训,看着饭菜咽口水却不能吃。就算是没有“违纪”的孩子,也得每天饭前忍受责备唠叨,哪里还有吃饭的快乐感,享受感? 律人者先自律,教师比起一半人应当有更高的思想觉悟,更好的反省能力。古人尚且知道“饮食不责”,做为现代文化知识教育理念武装的教师,岂能犯了教育的大忌! 小结随着教师惩戒权细则呼之欲出,做为教师更应该严格自律,自觉学习思考,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管理学生。 从手中无权(惩戒权),无据可依,到国家撑腰,即将“权力在握”,教育者需要本着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心,善用自己的权力。 希望类似“吃饭责生”的事不要再发生。 【原创首发】 |
|
来自: 沐李 > 《2019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