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粪钙卫蛋白水平可用于预测克罗恩病疾病进展

 昵称32226502 2019-10-10


Dr.X陪您读的第496篇文章



粪钙卫蛋白水平可用于预测克罗恩病疾病进展

文献来源: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 Oct;17(11):2269-2276.e4.


既往的观点与实践

克罗恩病(CD)是一种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和不可逆的消化道损伤累积。

不同CD患者之间的疾病表现和治疗结果差异很大,因此对于CD的治疗,非常重要的是识别出那些不良后果风险最高的患者。

一些疾病表型,例如病变位置和环境因素(例如吸烟),已被证实与较差的治疗结果相关。但是目前仍然很难对这类患者进行准确的预测。

大量的证据显示,如果仅仅达到症状缓解,但仍持续存在亚临床肠道炎症,会导致较差预后。

因此在过去的十年中,CD的治疗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症状缓解,转变为内镜下黏膜愈合。

但是,要评估黏膜愈合通常需要结肠镜检查,这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式,花费较高,并且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风险。

钙卫蛋白是一种36.5-KD的蛋白质,在嗜中性粒细胞中,占细胞质颗粒含量的60%。

目前粪便中的钙卫蛋白(FC)已被广泛接受,可作为肠道炎症的生物标志物。

之前有多项研究,证实了粪钙卫可用于区分炎症性肠病(IB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

此外,还有多项研究表明,粪钙卫蛋白与内镜检查中的CD疾病活动密切相关。除此之外,也已经证明粪钙卫蛋白与磁共振成像(MRE)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相关

因此,在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诱导CD疾病缓解的情况下,粪钙卫蛋白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疾病的预后。

有研究显示,无论是药物诱导缓解还是手术切除之后,粪钙卫蛋白水平都可以预测2年随访期间的CD疾病发作。

而且,早在在临床症状发作之前的3-4个月,就可以观察到粪钙卫蛋白水平的显著增加。

最近的CALM研究结果表明,将粪钙卫蛋白纳入CD“达标治疗”的策略中,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存在的问题

黏膜愈合与克罗恩病(CD)患者的结局改善有关,但评估黏膜愈合通常需要结肠镜检查,这种检查侵入性强而且并不方便。

在粪便样品中检测钙卫蛋白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内镜检查,反映肠腔内的炎症疾病活动。

但目前尚不清楚,粪钙卫蛋白的水平是否与CD疾病进展存在相关性?与临床症状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搞清楚粪钙卫蛋白水平和CD肠道损伤和疾病进展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支持CD不仅仅满足于症状改善的治疗原则。

这项研究有什么新发现

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从2003年到2015年期间英国爱丁堡三级医疗中心的918例CD患者,共随访4218患者-年,中位随访时间50.6个月。

这些患者在诊断后≥3个月的时间,进行过一次或多次粪便钙卫蛋白检测。

研究者收集了上述CD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粪钙卫蛋白的检测值,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到粪钙卫蛋白水平与CD疾病行为、住院和切除手术的相关性。

CD患者的疾病进展,定义为:包括穿透、狭窄、住院和肠切除手术的综合评估终点。

研究结果显示,CD患者就诊时粪钙卫蛋白水平升高,与随后的CD疾病进展存在相关性,而与CD的症状或病变部位无关。

出现疾病进展的CD患者,基线粪便钙卫蛋白的中位水平为432 mg/g;

没有发生CD疾病进展的患者,基线粪便钙卫蛋白的中位水平为180 mg/g

在多因素分析显示,预测CD疾病进展的阈值是115 mg/g,风险比为2.4(95% CI: 1.8-3.1;P <0.0001)。

因此,这项在CD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在常规粪钙卫蛋白的检测结果,可以识别并预测有疾病进展风险的CD患者。

另一方面,粪钙卫蛋白水平与CD症状或病变部位无关。

因此,有必要对无症状的CD患者进行黏膜炎症的筛查,并追求肠道炎症的完全消退。

启示和影响

这项研究使用大型随访CD患者队列,回顾性分析粪钙卫蛋白预测CD疾病进展的价值。

通过穿透、狭窄、住院和手术切除这几项反映消化道损伤的指标,来综合判断CD的疾病进展。

这项研究表明,粪钙卫蛋白浓度的升高与CD疾病的进展相关。

黏膜愈合被认为是CD的治疗目标,持续存在内镜疾病活动的患者手术风险较高。之前的研究显示,粪钙卫蛋白水平与内镜疾病活动性和溃疡深度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

这项研究的数据更直接地表明,粪钙卫蛋白的水平可以作为反映CD进展风险的标志。

存在活动性结肠炎症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症状发作,需要进行早期干预。

另一方面,存在活动性回肠炎症的患者,常常可以耐受更高水平的亚临床炎症,导致治疗延迟,反而存在更高的疾病进展和并发症风险。

活动性疾病活动与CD疾病进展速度相关,但与粪钙卫蛋白升高无关。

这验证了CD“达标治疗”策略的理念,强调不仅仅缓解症状,更关注黏膜愈合,而粪钙卫蛋白就是反映黏膜愈合的标志物。

关于粪钙卫蛋白水平区分活动性和非活动性疾病,之前几项研究确定了250 mg/g的阈值。

这项研究发现,使用粪钙卫蛋白识别和预测CD疾病进展的最佳阈值是115 mg/g,这表明较低水平的炎症活性仍可能与CD不良结局有关。

先前的研究表明,随着粪钙卫蛋白水平升高,CD患者疾病发作的风险增加。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粪钙卫蛋白水平与CD疾病进展风险相关。

这些数据在一起,明确支持CD的“达标治疗”策略,其中粪钙卫蛋白可以成为潜在的反映黏膜炎症的指标。

这项研究的优势,是患者数量较多,随访持续时间长。首次评估粪钙卫蛋白水平之后,中位随访时间超过4年。

英国爱丁堡IBD中心在2005年全面引入了粪钙卫蛋白检测,并在很早就在建立了常规粪钙卫蛋白监测流程,即使是无症状CD患者也接受常规监测。

总之,这项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粪钙卫蛋白水平升高,与CD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存在相关性。 

接下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重复检测粪钙卫蛋白的实用性,并评粪钙卫蛋白浓度是否可以用于指导治疗方案,是否可以改变CD疾病结局。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