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农村,俗语可以说是相当普及并且受欢迎的中国文化,不仅仅是老人们经常念叨,即便是小孩子也会偶尔说出几句农村俗语,虽然农村俗语大多都是根据当时的生活环境总结出来的,但很多都已经不适合应用于现在的生活中,比如说:“有福之人春秋生,无福之人夏冬生”,这句俗语就是最好的体现。 ![]() “有福之人春秋生,无福之人夏冬生”,这句话是啥意思呢?说的有道理吗?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意思就是说在春秋两季出生的人就有福气,而在夏冬两季出生的人就是无福之人,真的是这样吗?咋一看,好像带有些封建色彩,其实不是,这和那个贫苦的年代有关系。 ![]() 看到这句话,我相信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人一生的“气运”,在咱们农村大部分地区都是很讲究这个的,这句话也就理解为在春秋季节出生的人是“有福之人”,气运会很好,一生都有福;而夏冬季节出生的则是“无福之人”,一生的气运不好,将来可能会吃苦。但是实际上,这句话讲得并不是这个意思,是因为在多年的传承的过程当中这句俗语渐渐不适用了,慢慢的大家也就曲解了这其中的意思。 ![]() 首先我们要了解,啥叫有福之人?在古代农民只要有衣穿,有饭吃,不冻着,不饿着那就是有福之人。那个时候粮食生产效率低,手头的粮食总是不宽裕,平时生活都是紧巴巴的,只有在每年的秋收之后,家里的存粮才会宽裕一点,生活相对平时也会好一些。而且这段时间农忙已经结束,地里也没什么活,正好赶上农闲,天气也暖和生孩子没有那么受罪,家里有余粮,又能够得到家里的照顾,所以这就是孩子的一种福气,也是家里人的福分。 ![]() 还有的就是说,以前的农村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暖气,因为春天和秋天的温度最为合适,产妇和新生儿既不会热到,也不会冷到,在舒适的环境下,产妇恢复的速度也会快些,新生儿生长得也较快,如果生孩子的时候刚好赶在三伏天,那么不仅是产妇受罪,婴儿也容易起热疹,因为坐月子即便是天气特别炎热,别说开电风扇了,就是开窗户的时间也有所限制。另外,如果是在冬天坐月子的话,北方的冬天特别冷,以前也没有纸尿裤,孩子尿湿衣服褥子,需要很久才能干,所以人们都特别害怕在夏冬两个季节坐月子。 ![]()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物资也越来越丰富,医疗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这些俗语在现代生活中早已不适用了,如今一年四季不管是什么时候,生的孩子都是有福之人,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