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镇起义是由柔然入侵引发的,它影响深远,直接导致了北魏的灭亡

 王三英 2019-10-11
六镇起义是由柔然入侵而引发的。五世纪末至六世纪初,柔然内乱频仍,又和高车族战乱不断,力量大为消耗。柔然王子阿那瑰战败入北魏。521年柔然主婆罗门为高车击败后,“率十部落诣凉州降”。北魏把阿那璃安置于怀朔镇北的阴山北侧的艾不盖河一带,西起沃野镇以西、东达武川镇一线以北的草原地区。而婆罗门则被安排在西海郡(居延海,今额济纳旗)周围地区。可是不久婆罗门谋叛为北魏凉州驻军击败,其所统西部柔然部众溃散了。523年(正光四年,普通四年)阿那琅叛魏遁漠北。原为柔然西部强敌的高车也被嘶哒击破,柔然西境的军事压力逐渐减弱。
就在此年,柔然主阿那瓌攻至柔玄、怀荒二镇之间。六镇久已空虚,士兵天天处在饥饿之中,见大敌来侵,怀荒镇兵民请求镇将打开公仓,发给粮食,以便抵抗。镇将借口无中央指令,不敢擅自开仓,兵民愤怒,聚众攻杀镇将。次年三月,沃野镇下辖之高阙戍发生兵变。戍主“率下失和”,镇人破六韩拔陵聚众起义,杀死戍主,不久攻占沃野镇。同年四月,高平镇酋长胡琛,自称高平王,起兵响应拔陵。
破六韩拔陵是鲜卑化的匈奴人,起义后,“诸镇华夷之民,往往响应”。拔陵派其将卫可孤进攻武川镇,别部又攻怀朔镇。北魏急遣临淮王元彧进行镇压,结果大败于五原。另一支由李叔仁率领的北魏军队,也败于白道(内蒙古呼和浩特北)。
义军随即攻下武川、怀朔诸镇。北魏改派李崇为大都督,率领广阳王元渊、抚军将军崔逞,再来镇压。崔逞又大败于白道之北,义军因而并力攻打李崇军。李崇与元渊合力拒守,还是难以支撑,退回平城。至此,六镇尽为义军所占领。东西部敕勒(高车族)也加入了起义集团,声势浩大。北魏政府束手无策。北魏设立六镇,本是为了抵御柔然,拱卫平城,现在转请柔然出兵帮助镇压六镇起义。柔然军由武川镇向西攻取了沃野镇。破六韩拔陵屡战屡败,不得已南渡黄河退入鄂尔多斯高原,余众尚二十余万,不幸又遭北魏广阳王元渊夹击。军事上的失利,拔陵无法掩护六镇兵民全部后撤,以致二十余万义军皆为元渊所截获。
起义失败后,破六韩拔陵下落不明,可能被柔然人杀害。六镇经过柔然人的袭击,产业被破坏无余,所谓“六镇荡然,无复蕃扞”。对于投降了的二十万六镇兵民的安置,魏广阳王渊建议,在恒州以北,“别立郡县,安置降户,随宜贩费,息其乱心”。目的在于集中降人于一处,便于控制,再加以安抚怀柔,恩威并施,以瓦解六镇降民。但当时北魏力量已经大大削弱,不敢集中降人于一处,于是分散冀(治信都,今河北冀县)、定(治卢奴,今河北定县)、瀛(治赵军都城,今河北河间县)三州就食。还有一部分处于幽州、恒州。
六镇起义的影响极其深远。首先,直接导致了北魏的灭亡。六镇起义首举义旗,引发了北魏末年的人民大起义。继六镇之后,关陇地区、河北地区、山东地区相继爆发起义。在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六镇军人出身的高欢、宇文泰依靠手中所掌握的六镇军人的势力,夺取了北魏政权,建立了北齐、北周。其次,为六镇鲜卑的汉化开辟了道路,在民族融合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六镇起义具有反汉化的性质,但是随着起义的失败及六镇军民的内迁,在与汉族人民共同的生活中,他们终于融合到广大的汉族民众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