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今天你穿袜子了吗?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11

长假后上班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早上出门是不是微微冷,我们迎来寒露节气。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一个最能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是如果说白露是从炎热到凉爽的转折,那么寒露就是从凉爽到寒冷的转折了。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而寒露则气温更低,寒露之后是霜降,霜降露水已经凝结成了霜,霜降之后就立冬了。

 秋冬季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那么,寒露节气怎样养生才正确?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学习了解一下吧~  

寒露四大部位不可露,防寒保暖不留病根 寒露之后降温幅度会增加,昼夜温差也会加大,这个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要做好保暖工作,否则很容易着凉。 

可今早小编上班,看见大家穿衣是五花八门,有厚外套,有毛衣,还有风衣,但也有短袖,裙子,凉鞋的。 

劝告大家不要任性,早晚添加衣物,足部、脾胃、颈部、腰部,这四大部位的防寒工作是重中之重!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足以证明脚的重要性。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建议大家每天睡前泡脚。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 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物。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咳嗽、感冒、嗓子发炎。戴条围巾可有效保暖颈部,宜经常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 

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症状受冷的刺激容易加重,老年人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

记住哟,颈腰脚保暖,寒露之后不宜再'秋冻'!

寒露节气宜“养收”,衣食住行需小心 寒露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是说,寒露养生应注重“养收”这一原则。 

如何“养收”?

从衣食住行这些小细节去做: 

【衣】 

俗话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进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稍不留神就容易感冒。 

不要赤膊,以防凉气侵入体内,最重要的是脚部,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在穿衣上,可采取传统的“薄衣法”。其原则是以穿衣不出汗为度,随气温的高低和运动强度及时更衣,避免毛孔大开而引风寒邪气入内。

【食】

 露气寒冷,再过一段时日,水气即将凝结。此时已不适宜吃过多寒凉瓜果,冰淇淋等冷饮,若确实想吃,需把食材进行必要加工,搭配均衡以利于消化吸收,做到不伤肺胃。 

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类食品,以免耗伤阴精,积燥生热化火,催生咳嗽、哮喘等疾症。 

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以及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强体质。有条件的,还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 

一日三餐最好定时定量,饥饿前即食;肥甘厚味、粘腻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少食;吃饭宜慢,不宜快,吃至八九分饱即可,不可太饱;饮食要趁热吃,不可寒凉。

【住】 

寒露起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 每天可多睡1小时,缓解秋乏。

注意劳逸结合,特别是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适宜的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行】 

一般来说,寒露之后降温幅度会增加,昼夜温差也会加大,这个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外出的时候要小心。 

首选要积极外出锻炼,不能说天气变冷,就窝在家里不想动,加强锻炼能增强体质,预防感冒,还能保持良好心态,培养豁达快乐之心。 但晨练要注意躲避早雾,避免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最好选择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 

此外,寒露过后, 一般是心脑血管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肺炎等疾病的高发期,中老年人要特别留心,最好推迟晨练时间,减少日常锻炼频率,多注意休息。

除了这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疾病预防】 

寒露过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心脑血管病、中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也容易复发。 

所以在寒露过后,一定要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 

家中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