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世界里令人喜忧参半的麻黄剂

 陈鑫医师 2019-10-11

摘要:双刃剑——麻黄剂,利尿、缩尿,发汗、调节周身水液代谢,治疗搏动性耳鸣、关节痛、身肿、周身不适(可能的抑郁状态)。

简要医案故事:一位忧心忡忡的老人,每天躺在床上不愿意活动,家人也感到很无奈,甚至认为老人的思想出现了问题,找到了我。当时依据耳闷、流清鼻涕、颈部淋巴结肿大,应用越婢加半夏汤,老人第二天睡醒了,全身舒坦,跟变了个人似的,下地活动了,情绪好转了。今日复诊,口口声称“真是神医”,我说:“这不是我的,是东汉医圣张仲景留给我们的经方,经验方。”

真是一剂令人心动的麻黄剂!

麻黄剂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去除疾病的利剑,用不好就可以损伤机体,然而这两者的平衡实在太难把握了。

这两天正在研究应用麻黄剂越婢汤,接二连三的真实临床故事不断地在周围上演,类风湿的女性医生朋友,同一药方,当天晚上服用后,尿量明显增多,第二天服同样的药物汗出增多,症状进一步缓解,第三天继续服用,汗出太多了,出现了不良反应,血压增高。这就是是我们上期分享的一例麻黄剂治疗的有效、变局医案(不能就事论事,药物作用于人体,发挥什么样的祛病机转,是药物与机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很深刻,小柴胡汤可以治疗腹泻、痢疾,可以治疗便秘,这可能就是其中的奥秘吧,但小柴胡的识证核心是胸胁这一部位,需要知悉)。着实让我们体会了一把麻黄剂的利尿、发汗双重作用,然而汗出后再服用,结果过汗导致外感,病情反复加重,喜忧参半。

接上一期公众号文章,反馈服药后血压变化情况:头两天没事,第三付吃完血压升高了,服药前120~108/85~70mmHg左右,吃完第三付升至146/98mmHg,上午9点吃完药,近中午头疼晕沉症状出来了。停药后3天,氨氨地平加量后血压正常了。

今日简要医案医话:

徐某,男,71岁,初诊日期:2019-10-6

周身不适,情绪极差,两年前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进一步检查后确诊是食道癌,化疗不耐受后口服中药治疗,2年了病情一直平稳。近日自己摸颈部发现了小的结节,怀疑自己是得了不好的病,而且反复地对孩子们说别人算卦他的寿命就能活到今年,因此情绪极差,不愿意活动,老是在屋子里,躺在床上。为诊治来医院,就诊时现症:夜尿频急10-20次(睡不着以前大概10分钟一次,入睡后1小时一次),耳闷、耳聋感,进食时流涕,呃逆,周身不适,彩超提示: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血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检测均正常,脉滑,舌淡苔滑。

处方:

生麻黄10克,生石膏60克,清半夏10克

生姜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2克

2剂 1袋 水冲服 每日2次

早、晚(患者是睡觉前吃的中药)服药

10月10日复诊:诉当夜服药后,夜尿4-5次,第二天全身轻松,周身不适好转,无明显汗出,情绪大好,愿意出门活动了,跟变了个人似的。饮水、饮食变化不大,尿的总量较前减少约一半(其言可信,因为每晚的尿由尿壶接到桶里,白天尿少,同以前一样)。这一现象,应该关注:尿少而无明显出汗,应该继续观察,是否麻黄剂可以改变除了汗和尿以外水液代谢途径(因为本患者出汗无明显变化,尿量明显减少)。

插话:

由于上期公众号文章,女性医师朋友服药后尿量增多,引得同仁对应用麻黄剂的讨论。一同学胡希恕胡老经方医学体系的同仁,给老人应用以后,出现了急性的尿潴留等症状,需尿管导尿。其说如下:“师兄(她虽然这么喊,但她跟师冯老比我时间长,从下面医案的功底就可以体会出来,先辨六经,我不能及于此),看了你的医案,我最近也用了越婢加术汤,却出现尿不出尿的情况,不知道为什么。邻居爷爷的水肿,之前用过小青龙汤加苓术、柴桂姜合当归芍,下肢水肿减轻。证见:双下肢肿,足肿明显,左重于右,膝冷,左侧头颈肩手痛、强硬,耳鸣,口干、不苦,日饮常温水1000-2000ml,易汗出,无盗汗,梦多、梦见死人,起夜4次,尿中泡沫多,大便日2行,成形,脉浮有力。我就辨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夹饮,用了越婢加术汤,生麻黄10g、生石膏45g、苍术30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4枚。结果吃了一剂,小便变得不通畅,点滴难出,无汗,夜晚剧烈腰痛,难以俯仰,下肢水肿加重,胁下痛,腹胀,不思饮、不思食,大便变干,日一行。就停药不敢再吃了。”

这不,今天这位71岁的高龄男性患者,服用麻黄剂以后,周身舒服,夜间尿量减少,感叹中药之神奇。由于是老患者,关系已经很好了,我就告诉了他上面的那一段故事,他这才告诉我,他吃完药的当天晚上,尿尿的时候特别费劲,比平时要使更大的劲才能尿出来,尿量比以前减少一半。

由此两例老年男性服药后排尿问题的反应看来,麻黄剂对老年男性患者,有不利于小便的副作用,至于机理有待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用来治疗小儿夜尿,效果良好,是否与此相关,提出来,大家思考一下(王庆国老师医案经验,一高中女生,从小至高中一直尿床,服用中药治疗后无效,王老师在原方中加麻黄附子细辛,3剂而愈)。

麻黄剂除了汗尿的调节,还会导致以下服药反应。

一位大五中医类考研女生的服药反应:喝完第一袋药(具体方剂见下面简要医案)之后的一个小时左右,感觉心跳突然加快,头晕,想发抖,四肢冰凉,稍微后背有点冒冷汗,走路有点像脚踩棉花的感觉。后嘱咐其一袋分次服用,再也没有出现这种现象,更有意思的是,这次反应后,原本治疗的耳鸣症状,大有缓解。

让我们来一起来看这一段医案故事:

杨某,女,21岁,初诊日期:2019年9月2日,病案号:886540872。

大五中医学生,考研压力大,自己又爱着急,出现右侧搏动性耳鸣,搏动频率与脉率相同,紧张、疲劳、解大小便时症状明显,口干、口臭,大便不调,大便前腹痛,情绪不稳,舌淡苔薄白,脉沉有力。

腹诊:脐旁悸动、脐下压痛,胸胁苦满。

第一次予两张处方,以“联合方组”法服用

处方一:苓桂术甘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

茯苓15克,桂枝12克,苍术10克

炙甘草6克,桃仁12克,赤芍10克

牡丹皮10克

颗粒剂,4剂。

处方二:小柴胡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方

柴胡15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

生姜10克,大枣12克,党参10克

桂枝15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

肉桂5克

颗粒剂,3剂。

两方隔日交替服用。

9月9日复诊,症状变化不明显,出现心悸,夜梦多,易惊,脉数有力(90次/分),舌淡水滑,舌底苍瘀。

处方:

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肉桂5克

茯苓15克,桃仁12克,赤芍10克

牡丹皮10克,柴胡15克,黄芩10克

清半夏10克,生姜10克,党参10克

大枣12克

7剂,日一剂。

9月16日复诊:口干、耳鸣,鼻涕、眼屎较多,为黄色。脉弦有力,舌淡苔水滑舌底苍瘀。

由眼、鼻部的症状,结合跟师冯世纶冯老学习经方,想到了越婢汤、想到了麻黄剂,处方如下:

生麻黄18克,生石膏80克,生姜15克

炙甘草12克,大枣15克,苦杏仁10克

生薏仁30克,桂枝15克,茯苓15克

桃仁12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

服药后反应:喝完第一袋药之后的一个小时左右,感觉心跳突然加快,头晕,想发抖,四肢冰凉,稍微后背有点冒冷汗,走路有点像脚踩棉花的感觉。本次服药后耳鸣明显减轻。

以后继续调理中。

麻黄剂,想讨论的太多,但客观的临床描述更重要。通过这四例病案(包括同学的),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我们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1、吃了药,药物作用于人体,是通过发汗还是小便的途径祛除病邪,这是药物和人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离开人体单讨论药物,也不能依据机体驱邪的途径来说药物的功效。昨天那位女性医师朋友吃了同样的药物,第一天是利尿作用,第二天是发汗作用(比如:小柴胡汤治疗“不大便而呕”,有“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的描述,我们不能说小柴胡汤是发汗剂,更不能说小柴胡汤是通便剂)。

2、老年男性服用麻黄剂可以导致小便不利,最起码这两例反映了这个问题。一例是尿储留,尿不出尿,一例是排尿费力,小便量明显减少到原来的一半。以后在老年男性中,使用麻黄剂,得注意这一点,问问患者排尿情况。

3、反过来讲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夜尿,个人以为这与兴奋中枢相关。

4、大五考研中医学专业女生服用麻黄剂后出现了诸多的不适症状,但是耳鸣症状明显缓解。这是《尚书·说命》里面所描述的“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的瞑眩状态吗?还是就是简单的服药副作用。如果是“瞑眩”状态,那我们以后就更有底气的告诉患者,这是取得更好疗效的一种状态,这是治疗后的有效反应。还有就是大剂量麻黄剂,可少量间隔服药,以减少机体出现不适的机会。

让我们共同努力,实事求是,始终理会《伤寒论》,深研仲景医学,做一代经方传人。

马培锋

副主任中医师 副教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三层次人才,中国农工民主党员,中国卒中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锡纯学术思想研究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温热病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王清任学术思想研究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浊毒症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副组长,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沧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胡希恕经方医学沧州传承基地负责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