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山文旅:全国各地都有哪些奇特中秋习俗?

 前山文旅 2019-10-11

中秋习俗知多少?

月到中秋偏皎洁。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转眼已到八月秋风凉的季节,中秋将至,今年的你,回家吗?小时候的中秋节,月饼没有那么多种类,灯笼也没有那么多高科技的花样,一家人早早吃过晚饭,便搬出桌椅和瓜果月饼在院子里“拜月娘”,街坊邻居一起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这些乐趣,也只有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才显得如此难忘与特别。

我国民族众多,地大物广,全国各个地方的中秋习俗、形式也不相同,下面,让小前带你看看每个地方都有哪些有趣的中秋习俗吧~~

广东

在广府地区,流传着“以芋祭祖”的习俗。“芋头”在粤语里有“意头”的谐音,寓意着“带来好意头”的美好愿望。

佛山地区则有舞火龙的习俗,寓意年年都好,身体健康,至今已经流传了上百年。佛山有舞火龙,而惠州龙门蓝田瑶族乡则有在中秋节举行“舞火狗”的习俗,据说已有三百年历史了。

图源新浪旅游

广东潮汕地区会举行“拜月娘”仪式,临近中秋时,阿嫲们都会去街市买来很多纸钱、大金、水果等,然后一家人围着折塔,折到十指金金。潮汕的纸塔(亦称为“贡”)既有传统简单的纸塔,也是精细繁杂的纸塔,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

北京

玩兔爷儿是老北京中秋习俗的一大特色。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谑亦谐。

兔儿爷是北京地区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最早出现在明末,用来祭月的,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供奉兔儿爷。

上海

老上海人至今还保留着烧香斗的习俗。在旧时候,老上海人在“最高学府”烧“斗香”,祈福家中学子“秋闱”高中。所谓香斗,也有称为斗香的,是由纸扎店制作的,形状四方,上大下小,大的四周各宽约有二尺多。

香斗四周糊着纱绢,绘有月宫楼台亭阁等图画,也有的香斗用线香编绕而成,斗中插有纸扎的龙门魁星以及彩色旗旌等装饰。上海中秋节烧香斗的场面,向以南园为最盛。此外,城里城外许多大桥的桥堍都点燃有特制的大型香斗。

南京

摸秋是南京地区较独特的中秋节俗,作为妇女的民俗活动,它以乞子求孕为主题。

旧时南京妇女摸秋还有两个去处:信府河畔铁老鹳和钟山书院前面的铁锚。中秋月夜,她们三五结伴,偷偷往果园中摸取瓜果,摸到南瓜,预示可生男孩,摸到扁豆则预示生女孩。而未婚女子的小姊妹们,三五结伴,往果园中摸取瓜果,以瓜果优劣,预示能否觅得如意夫婿。以偷的方式进行是为了表现风俗仪式的神秘性,而选取八月十五,因这天月儿最亮最圆,人们欲以月圆兆人圆和愿圆。此外,南京人还有中秋吃桂花鸭和芋苗的风俗。

浙江一带

江浙一带的中秋习俗与上海较为相似,都有烧斗香祀月的习俗,也称“点天香”、“烧天香”或“上天香”。比较特别的是,在宁波地区,民间保留着农历八月十六祭月的习俗。而在浙江书坊一带,中秋节又叫洗井节。

这一天,书坊人都会把村里每一口井清洗一遍,然后放入茶叶和小鱼,这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中秋观潮是钱塘地区过中秋的一大盛事,就连宋代大诗人苏轼也赋诗一首称赞这一雅事:

《八月十五日看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福建

在福建晋江,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要烹蒸一锅番薯芋头,供全家人食用。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

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四川

舞流星香球。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虽然全国各地的中秋习俗各不相同,但中秋的意义从古至今都是为了“团圆”。

小时不识月,不知道月里包含了多少游子情怀,不知道月里承载了多少离愁别绪。世界再大,再美,也不要忘了回家的路。

最后,前山文旅祝大家中秋快乐!

注明:

以上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