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德贵妙用桂枝汤经验

 华华YHBH0207 2019-10-11

第 1236 期

作者 / 余清霞 任京龙 郭文硕 谭琨 张永利 吴坤 贾冰洋 成都中医药大学

编辑 / 林凤 ⊙ 校对 / 许奇

常德贵教授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现任中国中西医药结合男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委员、四川省性学会男性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男科学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等职务,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男科疾病,临床以时效见长,在男科领域独树一帜。

桂枝汤为《伤寒论》的第一要方,该方由桂枝、白芍、大枣、甘草、生姜五味药物组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汤具有抗菌、抗病毒、镇痛、抗过敏、降血糖等作用,对体温、汗腺、血压、肠蠕动、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其治疗范围广泛,临床常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表证,具有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脾胃等作用。根据其配伍,桂枝配生姜,能发汗解肌,解卫分之邪;

芍药味酸,有养营作用;大枣味甘,有养津作用,还能加强芍药的作用;甘草调和阴阳,与芍药、大枣相配伍,酸甘化阴,与桂枝、生姜配伍,辛甘化阳。桂枝汤的作用虽多,其核心为调和阴阳,无论何病,不外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桂枝汤调和阴阳的作用正体现这一思想。对于此方,常教授认为该方不应拘泥于太阳中风表证,而应充分发挥其调和阴阳的作用。

常德贵教授在运用桂枝汤时不拘泥于某种疾病,根据辨证灵活加减,眠差时常合用酸枣仁汤、珍珠母、合欢皮等;尿频、尿急、尿痛时,常合用缩泉丸、固真汤、瞿麦、萹蓄、琥珀等;汗出较多时,加用麻黄根、浮小麦等;不育患者常合用五子衍宗丸等。

1 慢性前列腺炎

患者毛某,男,42岁,公务员。诉小腹坠胀10年,阴部紧缩感明显,久坐较甚,伴尿频(30min-60min/次)、尿急,尿无力,尿等待,夜尿3-4次,射精无力,易疲乏,多汗,纳眠可,大便成形,先干后稀,每日1次。

舌淡红,苔白腻,脉弦。前列腺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辨属精浊,证属肝郁气滞,寒凝肝脉。治宜疏肝理气散寒。拟方四逆散合天台乌药散加减:当归20g,桂枝10g,白芍10g, 细辛3g,通草5g,甘草6g,乌药30g,木香15g,青皮15g,川楝子15g,槟郎10g,川芎10g,羌活10g,瞿麦15g,萹蓄15g,升麻5g。水煎服,7剂后小腹不适缓解,但阴部紧缩感仍感明显,伴尿频、尿急,尿无力,尿等待,纳眠可,大便成形。结合舌脉,拟方半夏泻心汤合天台乌药散加减:半夏15g,黄芩10g,黄连3g,干姜10g,党参10g,甘草6g,大枣10g,乌药30g,木香15g,青皮15g,川楝子15g,槟郎10g,瞿麦15g,萹蓄15g,琥珀20g,皂角刺20g。

水煎服,7剂后以上诸症缓解,但阴部紧缩感仍感明显。守上方加桂枝汤14剂后以上诸症缓解,患者诉服药后会阴部及腰部自觉有气上冲,服完药后半小时阴部紧缩感明显减轻,14剂后诸症消失。

按: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疾病,受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征的影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受天气、职业、心理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教育程度的影响,其发病率差异较大,发病率在2%-16%之间。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炎有其独特的优势,治疗效果明显。《灵枢·经筋》曰:“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命日季秋痹也。”本案患者以小腹坠胀、阴部紧缩感为主症,根据肝经循行路线,小腹及会阴部当属肝经,该患者为公务员,长期久坐,受工作影响,形成长期憋尿习惯,加之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导致情志抑郁,肝气不舒,加之受寒,致寒凝肝脉。结合舌淡红,苔白腻,故辨证为肝郁气滞,寒凝肝脉。《伤寒论》曰:“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故用桂枝汤攻其表,调和营卫,助其气机通畅。

2 更年期综合征

患者马某,女,47岁,会计。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尿等待,尿末滴沥不尽,夜尿4-5次,易怒,烦躁,潮热、盗汗,自汗,手足心发热,头晕、耳鸣,全身乏力,精神抑郁,纳差,眠差,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月经紊乱,色暗,量少,粘稠,白带色黄,大便干,舌红少苔,脉弦数。既往有抑郁症,系统系红斑狼疮病史。首当辨属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证属气阴两虚。治宜补气养阴。拟方桂枝汤合二冬养阴汤(自拟方)加减:桂枝10g,白芍10g,大枣10g,甘草6g,麦冬10g,天冬10g,白术15g,苍术10g,熟地黄20g,生地黄25g,陈皮10g,黄芪20g,党参10g,瞿麦1015g,萹蓄15g。水煎服,7剂后患者膀胱刺激症改善明显,潮热、手足心发热缓解,患者阴虚症状好转。

二诊:桂枝汤合酸枣仁汤、缩泉丸加减:桂枝10g,白芍10g,大枣10g,甘草6g,酸枣仁30g,知母10g,川芎10g,茯苓15g,乌药20g,益智仁20g,珍珠母30g,瞿麦15g,萹蓄15g,麻黄根30g,浮小麦30g。水煎服,7剂后潮热盗汗、手足心出汗症状明显缓解,饮食、睡眠有所改善,精神状态好转。

三诊:现患者阴虚症状较前改善明显,守上方减麻黄根、浮小麦加龙骨20g,牡蛎30g,升麻5g,柴胡5g。水煎服,7剂后诸症缓解,继续守上方14剂,以巩固疗效。

按:女性更年期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和雌激素分泌含量的降低所致。《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由此可见,女性更年期主要为肾虚所致。中医学认为女性更年期主要因肝肾阴虚、肝郁气滞,阴阳失调所致。肾阴亏虚,无以上济于心,致心火偏亢,故出现潮热、盗汗等更年期症状,肾气化失司,则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本案患者为中年女性,处于更年期阶段,以膀胱刺激症为主要矛盾的同时伴有潮热、盗汗,手足心发热,全身乏力等气阴两虚症状。《黄帝内经·营卫生会篇》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暝。”《伤寒论》曰:“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气和则愈,宜桂枝汤”。桂枝汤在本案中则较好的体现了滋阴和阳,调和营卫的作用,用发汗的作用使营卫和合,卫外为固,荣阴内守,则汗出自愈。在使用桂枝汤时不应拘泥于外邪所伤的发汗,营卫不和者即可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