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压死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唐朝的南北发展战略到唐朝的灭亡

 罗宋汤的味道 2019-10-11

一、序言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封建王朝,可谓声誉远播,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唐朝的统治者在不同历史时期,持续调整其内政外交政策,最终唐朝延续了289年的国运。很多人叹息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又认为繁镇割据使得唐朝最终衰弱并走向灭亡,这些观点已有诸多人分析,不在此赘述。这里想从很少人讨论的另一个角度分析唐朝灭亡的真实原因,探讨唐朝的南北发展战略是如何影响唐朝的国势和存续,并如何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友情提示:全文共5100字,仅需9分钟就可以了解到唐朝灭亡的另一种分析角度)

二、唐朝南北发展战略的选择及具体表现

(一)重北轻南的南北发展战略

熟悉李唐家族发迹的历史,都知道李唐的崛起与关陇贵族有着莫大的联系,加上中国历史上长期把黄河流域附近作为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带,使得唐朝在建朝之初就决定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这就是重北轻南的国家战略在唐朝长达289年的历史里,唐朝的统治者一直将北方作为国家重点发展区域,相对而言忽视了南方区域的发展,甚至可以说不是忽视,而是直接放弃了南方。

(二)“重北轻南”国家战略的具体表现

1.贵族阶层和官僚阶层的构成上“重北轻南”

王朝的建立不单单只是统治者家族的权力分配,更是统治者背后所代表的庞大利益群体的利益再分配。唐朝“重北轻南”的国家战略首当其冲表现为在贵族阶层和官僚阶层上基本是由北方人士构成。

唐朝发源于关陇之地,关陇军事集团则是早在北魏、北周时期就已经初现规模,后来到隋朝时依然成为个庞大的势力。这个势力以关中和陇西人为主,多为胡人与汉人杂居、繁衍,由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民风可谓勇武彪悍。有感于此,唐朝的统治者历来相对重视对关陇人才的拉拢,在唐朝中期以前,不仅大臣人选、甚至在驸马的选择上也着重选用关陇集团的人才。(关于驸马的选择可看文后的备注)

唐太宗李世民素有天可汗之称,其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历来为人所称道: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为父母。

压死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唐朝的南北发展战略到唐朝的灭亡

唐太宗李世民

但如果我们注意看唐太宗在这句话背景下所采取的的民族政策时,却不难发现这个民族政策是带着很大的阶级局限性与民族局限性的:在李唐将北方胡人视为一家人并加以笼络时,却将南方的少数民族称之为蛮,在民族关系上可谓非常疏远。

在《旧唐书》、《新唐书》及《册府元龟》的记载中,北方的少数民族的王族或首领、北方的汉人大臣多有享受被恩赐姓李的荣耀,并大肆加官进爵甚至享受封王的待遇,比如:

《旧唐书·西戎》:拜(党项羌酋长)赤辞西戎州都督,赐氏李。

压死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唐朝的南北发展战略到唐朝的灭亡

党项族

又有:

《册府元龟·外臣部》:奚王没辱孤归附……赐以李氏。

无论在哪个朝代,能被赐国姓,那都是莫大的政治利好,这固然有唐朝统治者为了笼络北方少数民族和功臣集团的需要,巩固统治和加速胡汉融合的客观需要,但却从出身来看,唐朝统治者完全忽视了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需求。在整个唐朝,很少有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的汉人士族被赐国姓的。据钱穆先生在其著作中记载:

《国史大纲》:唐宰相369 人,98 族,河东裴氏、博陵崔氏、清河张氏、赵郡李氏皆得宰相17 人,关中韦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及唐宗室以及关中杨氏、杜氏皆得11 人,荥阳郑氏9 人,范阳卢氏8 人皆山东、关中、河东人士。

此外,还有学者从进士及第的士族弟子出发,居然计算出在《新唐书》所记载的进士中北方士族就占了71%,南北分布可谓悬殊。

压死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唐朝的南北发展战略到唐朝的灭亡

科举制

这种阶层上的重北轻南在科举制的“表面公平、实际不公平”下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在公荐的制度下,南方士人由于朝中无人且北方士人敌视南方士人,导致很多南方士人很难跻身到统治阶层当中,加剧了南北的“割裂”。(备注:科举制的弊端及公荐的相关问题详细论述可见文后的备注)

从长远来看,这种“割裂”导致了唐朝后期朝廷屡屡出现朋党之争,朝政中可谓多见党同伐异,少见议论国事,最终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2.军事部署“重北轻南”

唐朝时期,始终面临着来自北方和西北的强大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比如突厥、回纥、吐蕃等,因此唐朝将其主要兵力始终布防在北方和西北方。到唐玄宗时,唐朝设置了十大节度使,其中有八个节度使是位处北方,仅有剑门和岭南节度使位处南方。这是组织设置上的重北轻南。

在兵力分布上重北轻南就更为明显了,唐朝当时全国军队加起来约50万左右,南方的两个节度使加起来却只有5万左右的兵力,其余均在北方。其实唐朝的安史之乱也和这样的兵力部署有莫大的关系,安禄山当时一人身兼三地的节度使,兵力达到15万左右,而唐朝首都所在的关中地区及南方地区却兵力空虚,大致仅有安禄山军队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就使得安禄山有可乘之机,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巨大影响。

压死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唐朝的南北发展战略到唐朝的灭亡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北方河朔地区开始拥兵自重,藩镇割据局面形成。这时候,吐蕃和南诏开始大肆侵扰唐朝边境,由于在南北军队建制及部署的不合理,唐朝军队在西北和西南疲于奔命。唐朝这种军事部署的错误安排,客观上使得位于唐朝西南方向的南诏发展成为了一个大帝国:

《新唐书.南蛮传》:东距爨;东南属交趾;西摩伽陀;西北与吐蕃接;南女王;西南骠;北抵益州;东北际黔巫。

南诏趁机攻占了云南全境和贵州西部,甚至一度占领了成都城,在唐朝援军赶来成都时,南邵军队裹挟着数以万计的能工巧匠及财物而归,成都范围可谓民力为之一空,大伤元气。

压死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唐朝的南北发展战略到唐朝的灭亡

南诏国地图

3.经济上对南方的剥夺压迫远大于北方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安史之乱”后。在唐朝前期,北方一直是唐朝的国家财政所最为倚靠的地方。由于“安史之乱”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动了经济中心的南移。据钱穆先生记载,当时的全国人口出现了大幅度的衰减,大约衰减了三分之二:

《国史大纲》:肃宗乾元三年,户一百九十万有奇口一千六百九十万有奇。较之天宝十四年之数,户激减七百万,口激减三千六百万,三去其二。

因此,尽管人口南迁,但实际上南方的人口却没有增长太过明显。此外,从经济发展来看,南方地区经济极不平衡,长江中小游和四川盆地相对较发达,而其他地区则经济水平甚至还不如战乱后的北方。由于北方人口衰减,经济衰退,唐朝的国家财政开始主要依靠南方地区:

《送陆歙州诗序》: 当今赋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

关键是南方的赋税经过多次频繁加税后极为繁重:

《送小鸡山樵人序》:元和中,尝从吏部游京师,人言国家用兵,帑金窖粟不足用,当时江南之赋已重矣。迨今盈六十年,赋数倍于前。

在古代,赋税繁重就算是军力强盛如秦朝都难免出现叛乱,更别说当时已经风雨飘摇的唐朝了,南方地区农民起义频频发生,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黄巢起义。当时黄巢农民起义军在进入南方地区后获得了南方人民的广泛响应,尤其是湘、黔、苗等族人民大量加入,黄巢起义军气势为之一振,一举打到桂林城下,唐王朝在南方地区的统治接近消失殆尽。

压死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唐朝的南北发展战略到唐朝的灭亡

黄巢起义

三、唐朝采取“重北轻南”国家发展战略的原因

上文提及唐朝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北轻南”战略的具体表现,大家不免对唐朝为何会采取这些政策产生疑问,这里试着就采取原因进行讨论:

(一)政治重心长期位于北方

从先秦到秦汉以至于隋朝,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长期在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比如两汉时期的长安与洛阳,隋朝的大兴城(即今西安)等。尽管隋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最终李唐家族脱颖而出建立唐朝,但其实唐朝在诸多政策和体制上均延续了隋朝的旧制度。

隋朝的建立是以北方政权北周南下征服南方政权陈朝而实现的,或处于胜利者的骄傲又或者防范南方的再度崛起,对南方是长期实行歧视和镇压的。而唐朝是同为关陇集团的李唐家族建立的,也就自然延续了隋朝的这种“重北轻南”的发展策略。毕竟李渊在隋朝时本就是皇亲国戚和关陇贵族,在建立唐朝后所用的重臣也多为隋朝旧吏,这样就在政策延续性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选择“重北轻南”也就不足为奇。

压死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唐朝的南北发展战略到唐朝的灭亡

隋朝消灭陈国

(二)李唐王室与胡人关系密切

其实早在西魏时期,李唐家族就开始与鲜卑贵族通婚了,在生活习惯及血统上均带有胡汉融合的色彩存在。早在李渊太原举兵之时,便曾经向突厥借兵:

《旧唐书》:高祖起义太原,遣大将军府司马刘文静聘于始毕,引以为援。始毕遣其特勒康稍利等献马千匹,会于绛郡。又遣二千骑助军,从平京城。

后来唐朝安史之乱时,又曾经向回纥与大食借兵平叛,与胡族在军事上关系颇为密切。此外,唐朝王室多次下嫁王室宗女与北方各少数民族,双方自然关系远较南方少数民族密切。

(三)南北方气候差异在当时生产条件下有较大区别

在中国古代,南方素来就有蛮荒之地的说法。尽管长江中下游在隋朝时已有一定的开发,不然隋炀帝也不会修建大运河了。但再往南地区,尤其是到了岭南地区,则多崇山峻岭且森林茂密,加之气候炎热,北方的中原人对此极不适应。而西南地区更是瘴气弥漫,被中原人视为禁区,比如天宝年间就曾经有二十万唐军远征洱海,结果因瘴气患疾而损伤惨重。

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对南方地区的开发难度远大于北方地区,且要冒着生产人员减损的风险,因此就不难想象唐朝的地区发展选择了。

压死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唐朝的南北发展战略到唐朝的灭亡

气候

四、唐朝南北发展战略造成的深远影响

上文提到,唐朝采取的“重北轻南”发展战略在诸多方面的具体体现,这些方面在唐朝的长期统治下持续发酵,最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使得唐朝在南方的统治根基不稳,最终导致了唐朝灭亡

上文提及唐朝的“重北轻南”的军事部署给了南诏以可乘之机,南诏乘机发展为一个大帝国,极大的削弱了唐朝在西南地区的实力。而且,由于唐朝始终对南方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兵峰陈列以示威胁,使得与南诏冲突不断,多年相互征战,最终导致了王朝中央整体实力的衰弱。关键在对待南诏问题上,唐朝统治者及官员犯了轻视南方的大错,比如南邵后来想与唐朝重修旧好,大臣王建却上书唐昭宗道:

《资治通鉴》:南诏小夷,不足辱诏书。臣在西南,彼必不敢犯塞。

这种轻视言论不免是先前“重北轻南”思想的延续,最终使得南诏与唐朝再无联系。

此外,对南方地区的疏于经营,使得镇压起义的力量始终有限,最终为黄巢起义军提供了良好的发育土壤。其实黄巢起义之时,起义军在北方是遭遇国重挫的,但南方的王朝经营的“真空”却给了黄巢起义军一个喘息的机会,并及时吸纳了南方各地的农民,还一度攻下了长安,极大的动摇了唐王朝的权威与统治根基,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新唐书·南诏传》: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压死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唐朝的南北发展战略到唐朝的灭亡

黄巢起义军进军路线

(二)导致了南北大分裂和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唐朝末年,唐朝中央政府在藩镇割据的牵制和黄巢起义的打击下早已经名存实亡,但唐朝的南北差异政策的影响却没有消去。此时的北方藩镇在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后势力日渐膨胀,形成了诸如朱温、李克用等割据势力及党项、契丹等少数民族势力。

唐朝在南方的疏于经营,使得唐朝中央在此地区几乎没有任何王朝势力,给了南方军阀很好的发展空间,而唐初尚且羸弱的南方地区却在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引领下逐渐发展起来,南方也相继产生了诸如王建、杨行密等藩镇力量及当时强大的南诏国。不过南方地区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长三角、成都等地较为发达,而岭南地区及海南岛则甚至是流放之地。

此外,南北割据势力之间尚有各种天险之阻,其中最直观的莫过于长江之险,此外尚有秦岭和南岭,天险为这些地区产生割据政权提供了地理条件。

在唐朝重北轻南的政策下,中央王朝对南方地区的经营显然不足,北方又受制于藩镇林立,无力加强中央集权,最终在农民起义、藩镇割据、少数民族入侵和天险之阻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南北大分裂和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压死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唐朝的南北发展战略到唐朝的灭亡

五代十国图

(三)导致了南北文化的差异扩大并影响近代

在唐朝有意的南北差异化政策下,北方由于长期胡汉融合,形成了北方人整体具有的尚武精神,而南方人则因地区差异形成了很大的区别,比如较为繁华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民众则相对崇尚奢华之风,而云南、贵州地区则受南诏影响且本身民族众多等因素,形成了非常大的文化差异,比如仅就丧葬利益而言就天差地别:

《云南志·蛮夷风俗》:西爨及白蛮死后,三日内埋殡,依汉法为墓。稍富室广栽杉松。蒙舍及诸乌蛮不墓葬,凡死后三日焚尸,其余灰烬,掩以土壤,唯收两耳。

至于语言方面则更不必说,唐朝之后逐渐形成了诸如客家方言、闽南方言、粤方言等。可以说,唐朝时期,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没有抓住统治阶层内对民族融合的普遍认可而推动南北方各民族融合及区域协调发展是其最大的失策,反而在“重北轻南”思想下使得南北方割裂明显,乃至于后来出现越来越明显相互歧视、敌视的行为,甚至影响后世,实在是颇为遗憾。

五、结语

尽管唐朝“重北轻南”的发展战略的实施并不是统治者随意拍脑袋而肆意决定的,是有着一定的政治基础和地理原因等方面的原因。但唐朝的统治者却没能及时发现这个政策的局限性,未能认识到其可能对王朝统治根基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最终放任了这种南北“割裂”的局面。于是我们就只能看着这个强盛的王朝一步步走向自己挖好的深渊,最终灭亡。有时候,总会在想,如果唐朝的统治者能早点认识到南北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或许能成为国运更加绵长的王朝吧。(全文5100字)

备注:

关于唐朝驸马的选择可见本人文章《“醉打金枝”,从唐朝公主的配偶选择,看唐朝政治形势的演变》;

关于科举制的局限性可见本人文章《唐宋之交社会大乱,谈士阶层在科举制下的离心与叛逃

关于公荐的问题可见本人悟空问答:《唐朝科举制度中有什么很少被提及的地方?

参考文献:#青云计划#

1.《旧唐书·西戎》;

2.《新唐书·南蛮传》;

3.《册府元龟·外臣部》;

4.《国史大纲》;

5.《送陆歙州诗序》;

6.《送小鸡山樵人序》;

7.《新唐书·南诏传》;

8.《云南志·蛮夷风俗》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