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笔见精神---余新志

 石岩里人_牛歌 2019-10-11

余先生不但在绘画上取得成就,还在中国画理论上独到的见解,他还在中国画谇上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画的“根”是笔墨,“魂”是神韵。他撰写了不少很有见地的文章。如《中国画的十大特点》、《怎样画竹》等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许多学术报刊刊登。他创作的不少佳作巨幅,被陈列在北京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以及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等。中央广播电台早在80年代就专辑报道过他艺术成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时代画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数百家报刊先后刊登作品和文章,专版介绍过他的艺术生涯。其传记已载入《中国人物年鉴》、《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世界人物辞海》等百余部辞书。1989年余新志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以墨竹为主题的个人艺术作品展,被当时在京的众多媒体报刊誉为“板桥之后墨竹人”。他画的竹展现的是另一种时代精神;即有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意趣、又具有自身的朴拙质感,挺拔粗壮的川南之竹与遒劲飘逸的北国秀竹,刚柔相衬,和美统一,风流儒雅而不失庄重淳厚、给人以全新的视觉美感。难怪,1987年,他创作的墨竹四条收音机《风晴雨露》,一经面世便引起关注,四川美术出版社还特地为印制“年画条幅”,以满足慕竹者与书画爱好者的竞相珍藏,创下了当年年画发行的可喜佳绩,1993年中国邮票总公司专门致函邀请余新志赴京创作,其间创作完成了以竹为题的邮品设计,其作品《春风满林》被印制成邮折封在全世界发行,发行量高达上百万套从而使他的墨竹艺术享誉海内外。

“墨竹”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由于仅仅是运用笔墨线条来表现其神韵,故尤见其艰深畏难,令许多画者都望而却步,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得要领;要想超越古人而独创一派,更是难上之难。余新志先生自幼生活在竹林环抱的秀丽山川----嘉州乐山,与竹相濡以沫,似乎竹之精灵已融入其身,40余年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独具魅力的墨竹艺术:其质感、神韵与真淳的精神气质。

余新志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他依然保持布衣本色,朴拙低调,为了一本文本典籍花上千万的钱也再所不惜,而平日里却总是一身布衣;一辆旧自行车伴他出行。他惟一的奢就是居所四周遍种修竹,庭前置一亲手镌刻的匾额“石竹斋”,以言情志。“去尽繁华见真淳”,可以代表余新志的精神品质与艺术境界。正由于此,他的墨竹艺术才受到同行及收藏家们的青睐,正因为他去尽浮华,以真淳示人,并且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为艺术负责,为历史负责,为自己负责。所以他的墨竹艺术,才给人以“笔笔见精神”的独特魅力。

余新志先生,除了他的墨竹画著称于世以外,他的画路十分宽广,花鸟、山水、人物都很精到、大气。他的花鸟画除了吸收古人的传统笔墨神韵外,更是从现实生活中写生、提炼创作而来,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特点。他的巨幅画作《莺歌燕舞》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初,画面上数十只鸟雀腾飞,数十种花竟相斗艳,整幅画面呈现出一派生机,大有乾坤万里春之势。他倾情创作的极富生活情趣和时代特点的新作《不是春光,胜似春光》被珍藏在毛主席诗词名家书画精品大画册里。还有不少新作如《征服》、《竹鸟谈诗》、《鸽魂》、《清风雅韵》、《十里春风》都给人以全新的美感。

陈列于北京天安门城楼的《森风雀舞》,可以说是余新志先生又一大胆创新杰作。他把墨竹、孔雀、山水巧妙地融为一体,构图严谨、笔墨雄浑、气韵夺人。画之近景,刻意写就雄劲挺昂的墨竹,中景以苍柔简洁的笔墨,勾勒出突兀的奇石与奔腾的激流。画面的视觉中心是笔墨大气、情态生动的孔雀与背景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他的山水画更是气势磅礴,波澜壮观。他在海南游览观光写生,收集了大量素材之后,创作了一丈五尺长、宽六尺的巨幅山水《弄潮》,陈列于海南文昌市政府大楼。这是他的又一杰作。他把广阔无垠汹涌澎湃的海水,拍打巨石岸礁,表现得淋漓尽致。远景天空海欧翱翔,近景椰林海风巨浪,画面的壮观景象,让观者心潮起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余新志先生,热爱家乡,思念家乡,他为了创作一幅家乡的水画?乐山巨型睡佛,带着画板跋山涉水,走遍了大佛山和乌龙山的景点写生,还到岷江对岸,对“睡佛”作了大量写生,倾情创作了一丈五尺长、宽六尺多巨作睡佛,用完美的中国画艺术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让世界认识了解、感受乐山巨型睡佛壮美与独特的神韵。这是他山水画的又一巨作。

看了余新志先生的山水、花鸟、人物,无不感到是一种全新的美的享受。他的画无论是小品尺幅,还是巨幅大作;无论是彩色的,还是纯墨味的,都生动传神,独具魅力。他的画,好就好在有笔墨功底,有创新,有个性,诗情画意;书法功底也很深厚,韵味无穷。我们衷心祝愿他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创作出更多更新更美好的画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