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州新北区郭塘桥村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乐康居 2019-10-12

随着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农村空巢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寻找农村养老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的一大课题。2018年,常州市新北区郭塘桥村实施“守望相助 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新模式”项目,并于年底获评常州市党员创业先锋项目。据悉,该项目由常州市新北区橄榄树公益发展中心承接,项目负责人丁涵松表示,该项目旨在引导老年人正确面对老龄化,引导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以互助的方式解决养老问题。

郭塘桥村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农村人口的就业方式主要以进城打工为主,而这些打工一族则主要是青壮年人口,目前留在村里的人口除了少数儿童,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部分人群的养老问题可能比城市居民更加严重。目前,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868人,老龄化比例为32.3%,比新北区平均老龄化的比例要高出近12个百分点。“村里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村委书记许亚强说,老人都害怕孤独,老人们都留恋熟悉的环境,这也就是很多农村老人不愿意跟孩子进城住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2018年6月,在上级政府支持下,郭塘桥村规划建设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日照中心分为休息室、沐浴间、餐厅、医疗保健室,设施齐全,可以为老年人提供配餐、助浴、理发、日间托管等服务,也是老年人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人多,平时在家无聊,我就会来这里找人说话,有时还能听听健康知识讲座。”年过六旬的许阿姨说,早上吃过早饭就来玩,玩到中午只要花三元钱就能在日照中心吃饭,真是太好了!村委书记许亚强说,日照中心有厨房和餐厅,有些老人不想回家做饭,只需花三元钱就能吃饱,吃不完还可以打包回家晚上吃,这对于独居的老年人来说,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许亚强介绍说,日照中心运行后,经常开设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课程和活动、以及各类兴趣班或兴趣体验小组,包括书画课、棋牌、刻纸班、健身操、健康及法律讲座等。极大地丰富了村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据介绍,郭塘桥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自运营以来,服务状况良好,收益群众可覆盖本村百分之九十的老年人,村民反应情况满意。其中,中心根据专业社工运行,每周安排了两次功能课、一次专业讲座,每两周进行一次义务理发(针对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会提供上门理发服务),剩余时间根据老年人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活动,并有专职社工陪伴与指导。环境卫生、服务规范、内部管理考核均达标准。

2018年,郭塘桥村被列入新北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试验区首批试点村。许亚强说,为了探索农村养老的新模式,在常州市新北区橄榄树公益发展中心帮助下,郭塘桥村实施了“守望相助 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新模式”项目,该项目课题围绕农村老人的“家庭养老”理念探索互助养老。

常州市新北区橄榄树公益发展中心致力服务于新北区公益事业,为社会组织提供咨询、评估、财务以及资源链接等服务,同时策划和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受委托开展公益服务事项。机构成立以来,已承接了“2017年新北区社会组织年检财务指导”,“新北区2018年民营养老服务机构财务管理督导”,“薛家镇橄榄城社区楼道文化建设”等服务。此次,橄榄树公益承接郭塘桥村互助养老项目,以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方法和模式为总思路,以提升农村老年人养老幸福指数为目标,以有效服务新北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推进为重点方向。

据项目负责丁涵松介绍,调研显示,农村老年人更多关注的是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需求,以郭塘桥老年人为主体的养老互助生活模式,以互助养老服务社为主纽带,老人们通过自己寻找,在同村当中,像报名参加兴趣班一样,把兴趣爱好相同的老年人组织在一起,选出几个代表作为管理者,由村委或社会组织进行监督,并且提供政策允许的资助。

丁涵松说,在这里,每位老人都是志愿者和受益者,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来帮助其他的老人,每位老人也都能得到其他老人的帮助。在充分实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的同时,为探索解决当前农村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探索出一条可行可试的路子。(孙波)

来源: 常州新北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