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bhh5505 2019-10-12

一是颜色鲜艳的“妖娆之沁”。有些玉器的沁色十分鲜艳,美不胜收,甚至可以用妖艳来形容。当我们对沁色鉴别的经验还不够时,心里难免疑问丛生,一边觉得可能不对,一边却很有眼缘、心里想买。这个时候你也许会求助于朋友,但一些不靠谱的朋友会告诉你一眼假、俄料烧色、青海料染色,这尤其是网络喷子的拿手做派,明明自己不懂,但喊假之声会不假思索地喷射而出。下面首先分享两张图片。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这两件东西,您怎么看?颜色艳的过妖了吧!如果是您碰到这样的东西会不会心存疑问、敢不敢下手?其实,这两件东西都是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地地道道的真品。也许,当它出现在您的面前时,由于之前一路被人看假,价格比较合适,但如果您一犹豫娇颜如画可就成了别人的黄花了。现实中,碰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要综合分析,比较靠谱的做法:首先看是不是和田玉,如果不是什么石英岩、阿富汗玉、巴基斯坦玉、玻璃,就认真地看看工是不是老工,是不是有人工的地方都有解玉砂磨痕,如果是那就别犹豫了。

其实,沁色比较鲜艳的古玉真的不在少数,请看以下几张照片: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收藏的汉代兽面纹玉剑格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首都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玉舞人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汉代勾连云纹玉灯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杭州历史博物馆藏战国玉剑璏

那为何沁色会如此妖娆呢?以下这张照片可以清楚地告诉您,主要是铁离子着色,铁离子富集处颜色可能更深,甚至出现枣皮红。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扬州广陵王墓出土的西汉玉剑格

二是没有绺裂蚀斑的“无门之沁”。有沁必有沁门,沁色不入无门之玉。需要强调的是沁门可不仅仅只是绺裂、蚀斑、蚀孔,玉质相对薄弱之处、玉器边缘雕琢时打磨较多之处都可能成为沁门。如果我们仅仅记住绺裂、蚀斑、蚀孔可能成为沁门,那结果必然导致在傻开门的普品层次徘徊不前了。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天津博物馆收藏的春秋云纹双龙首玉璜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天津博物馆收藏的战国双人玉佩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收藏的汉代螭纹玉剑格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玉貔貅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汉代螭柄玉盘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战国双龙首玉饰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春秋玉虎,边缘打磨多的地方沁色重,有的地方受沁以绺裂为沁门,有的地方受沁则没有明显的沁门

从以上几张图片可以看出,除绺裂、蚀斑、蚀孔外,玉质薄弱、打磨较多的部分也能成为沁门。

三是疑似老料新工的“工断之沁”。说到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讨论一下玉表有沁但深阴线里沁色浅或者没有沁是不是一定不对?对此,我觉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核心问题还是“接触处受沁”。古玉的埋藏环境千差万别,如果被硬物所托,又不是在水坑之中,可能只有玉表受沁,而深阴线里面沁色浅或者不受沁。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面这两张图片,相信玩古玉的朋友都不陌生,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汉代玉貔貅,为乾隆皇帝御玩之物。比较明显的是玉表受沁较重,而深阴线里几乎没有沁。但综合看,它是汉代玉貔貅无疑。可能原因是由于埋藏环境,原来玉表沁重而深阴线里沁浅或者未沁,经过盘玩深阴线里沁浅玉质恢复快,所以十分干净,而玉表沁重玉质恢复慢依旧呈现出斑状。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受沁比较有特点,人们推测在埋藏时浸泡它的水位有变化,所以它的沁色呈几个不同的水平面。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接触处受沁、不接触处不受沁的现象。

四是五彩斑斓的“多色之沁”。古人云“玉得三色沁,胜过十万金”,说明了多色沁的难得。从现实情况看,仿古如果做多色沁成本会上升。前些年那些通体一色红的仿古玉很有市场,那是因为那样做沁的成本低。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多色沁本来应该可信度更高一点,但怪就怪在一些人往往一见多色就喊假,什么染色、烤色、激光上色,不知何故?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安徽省文物局收藏的宋代双龙首玉玦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战国龙纹玉璧

五是沁在玉器边缘的“类皮之沁”。前面说过,玉器边缘因为打磨等原因,可能成为沁门。现实中,也的确有一些古玉只有边缘有沁,而其它部位没有沁。这种情况是不是就意味着玉皮仿古需要看假呢?对此,也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综合考量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是近现代籽料留皮往往留得厚一些,尤其是现代的玉雕作品所留玉皮上几乎不会打磨,为的是保留毛孔,以便人们认可其为籽料,这种情况即使是老玉人家也会把老的说成新的,就说是新玉籽料;二是古代除了巧色,一般不尚留皮,有时因为雕刻的原因个别部位留一点皮,也会留得比较薄,表层的色皮一般会打掉,但这种皮色相对稳定,不会发生盘变,手感也是不同的。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魏晋螭纹玉剑璏,颜色有晕散过渡,应为沁色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战国玉螭凤云纹璧,主要是边缘受沁钙化,但明显有沁门,应为沁色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上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青玉带皮异兽,有皮、有沁

最后,分享一件笔者自己的藏品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二谈古玉沁色之几种特殊沁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