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庄金文卜辞小笺解读

 zgsc2002 2019-10-12

  《中国文物报》1月5日9版发表《山东高青陈庄西周遗址考古发掘获重大成果》,简要报道该处遗址、墓葬、青铜器、卜辞的重大发现,引起学界普遍关注。其后不久,《中国文物报》3月5日7版发表方辉《对陈庄西周遗址的几点认识》一文,结合陈庄的重大考古发现,对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识见,本人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此愿附在骥尾,为之一鸣。

  一、关于豊般尊彝

  原报道称陈庄M18出土有铭文青铜器数种,其中一件铭文共10字,为:“豊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方辉文中则12字,为“豊般作厥文祖甲齐公宝尊彝”。并谓:“陈庄铜器中的豊,则当为齐国姜姓之豊。不过,这个姜姓之豊沿用的是商末豊国旧地之名。”

  “豊般”之“豊”,最早见于西周早期的“征东夷方鼎”,铭文曰:“惟周公于征东夷、豊伯、蒲古咸哉。”此鼎铭称“周公”,陈梦家定其时代为成王时期。商代卜辞中屡见“人方”或称“夷方”,此鼎铭文最早出现“东夷”之称。此铭文“豊伯”之“豊”下从“豆”作,字体较为典型。

  《山东金文集成》425载豊伯车父簋,铭文曰:“豊伯车父作尊簋。”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一)》中指出:“《济宁州金石志》载杨石卿跋,据《射礼》注古豊国之君云云,谓‘豊为国,伯爵,车父字。’此簋若出在济宁,则古豊国在今曲阜的西南方。”此簋器名书体别异,或释之为“敦”,实际为“簋”字。此器时代为西周晚期。其铭文“豊”字与“征东夷方鼎”者相同。可见,从西周早期到西周晚期“豊”字的书体未产生大的变化。并且,无论他人作器铭称“豊伯”,还是豊国之“豊伯”自己作器,铭称“豊伯”,其字体、称谓均未产生变化。

  根据“征东夷方鼎”与陈庄的豊般所作器,可以推断商代原居处于山东的豊国,经周初周公的东征,“豊伯、蒲古咸哉”,此处“咸哉”即为全部灭亡的意思。所以,豊伯车父已经不是商代豊国之后裔,而是属于齐国新封的豊国之后裔,或者为陈庄豊般之后裔。因此,我们同意推断陈庄当为西周早期齐国新封同姓贵族——新豊国的都邑。

  山东三代古国众多,文献所谓“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商代见于甲骨文的古国氏族约800多个,西周时期天下诸侯亦有数百。山东西周时期的古国约有30多个,以豊伯、蒲古为例,西周初年周公东征伐灭豊伯、蒲古。今有陈庄豊般铭文证之,齐国当初就有以豊伯旧地新封的豊国;而蒲古亦有新封,其后逐渐南迁,迁到曲阜以东称谓“姑蔑”,再后来有南迁到今浙江的龙游,古称“姑蔑国。”

  如今,豊般铭文出现,对研究山东古国是珍贵的重要资料,尤其对探讨齐国早期与山东东夷古国的关系则尤为重要。

  铭文称“文祖甲齐公”,与商代甲骨文比较,甲骨文中“祖庚、”“祖甲”习见,而“中宗祖乙”、“高祖乙”则少见。商代金文则称“文武帝乙”,可见“文祖甲齐公”的称谓与商代的有区别。《尚书·尧典》云:“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此“文祖”之称与豊般器铭文相同,可见属于较早的称谓。或以为殷人以日为名,现在看来并不皆然。关于这位“文祖甲齐公”或以为即姜太公,我们认为这很有可能。

  豊般铭文对于研究殷周之际文字语言文法,对甲骨文相关内容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卜辞

  卜辞资料尚不明了,只是从方辉文章中读到所谓关于卦象的内容,并且与祭祀相关,这与有关祭祀遗迹相对应。到底如何,还要等到资料正式公布之后。尽管如此,陈庄出土卜辞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商代殷墟之外,山东济南大辛庄出土商代卜辞;陕西周原发现大量西周时期甲骨文,河北邢台出土少量西周时期甲骨文,等等。

  这种发现不仅对于以上甲骨文的研究,而且对于济南大辛庄出土的甲骨文的分化与传播,都有积极意义。山东古济水流域文化的发展与河南殷墟的关系十分密切。从济南大辛庄到殷墟,到高青的陈庄,其间的距离都不算远,尤其大辛庄到陈庄则距离更近,文化的交流更为便捷。

  商代甲骨文有卦象,周代甲骨文以及陶器上亦有卦象,河南洛阳周代陶器上存在刻画或朱书、墨书的卦象,山东以往商周青铜陶器上还没有发现明显的卦象,而今陈庄出土者刻画于卜甲上,正可填补以往之空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