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弹指一挥间

 由狭渐广 2019-10-13

听说中山路改造完成,我迫不及待前往游观。十八岁前,我的家在那里住过三个地方三座房子,留下了许多儿童少年时期的记忆。

中山路路不长,但宽畅平整,建筑物都做了景观处理,焕然一新。

道路两旁被高大富单位占有

省移动公司

省石化公司

省福彩中心

省财政厅

财政厅侧门。原是一个小院子,中山路5号,我家在中山路的第一个住处,后来成为后勤机关的酱油坊和豆腐坊。

中山路上一个亮点,林则徐出生读书处。

非常懊悔的是,我当年竟不知道大院门口有林则徐的重要遗迹。

此座雕塑如何解读

林则徐出身地,林家支祠

'十无益'于今仍有益处

林则徐读书处,罗氏试馆

才知道,当年的一条破巷子竟叫“丽文坊”

左右两个亭子就是原中山路23号地域,原军区后勤部大门。

大门后的居民议事厅是原后勤机关俱乐部

后勤机关建的第一批宿舍楼好像就剩这一座了,发小严晓时家就住在二层靠东这一单元。

楼北面的军人服务社早已荡然无存。

这也是一座老房子,现在是居委会之类的相关机构。

再往前走该是机关大食堂了。一阵惊诧,面目全非。

看到这三块牌子,我的手机惊掉在地上,大伙房竟建在唐朝马球场的地基之上。唐代南方的福建也有马球场。中山路上的最新亮点。不得了啊!奇观。

木廊下是唐宋明代的马球场和建筑的地层遗址,十分难得。

这组建筑群是古代的贡院,民国时孙中山到此演讲,得'中山堂'名,正面的一条路就叫中山路了。五十年代后成了后勤机关的办公区。

前面这块空地估计也是古代马球场的一部份,后勤机关用作露天放映场,小时候的电影大多在这儿看的。

左右两座小房子,右边是直工科,左边是管理科,在大院里调皮捣蛋的孩子被抓着了,就在这里挨剋,生怕家长来领。

左右耳房是管理科,直工科的相关用房,如仓库,电影队……。



正堂是政治部办公室。孙中山雕像是后来立的。

往里向右边走是各业务部和司令部办公室,还有篮球场和礼堂,现在全没了,而宿舍楼林立,停满汽车。只剩一点点和部里叔叔们比赛篮球的记忆。

这是一条通道。过去我们常走,直走到军区政治部,进而可到军区工程兵部,军区炮兵,军区司令部,也是孩子们'摘果”“打鸟'的“扫荡'之路。直走右拐是后勤警卫连和大操场,再走是军区澡堂,孩子们每周的洗澡之路。直走左拐是仓山小学校车接送处,周六从这里回家,周日从这里回校。路还在,换了新装。

中山路23号的精华一欧冶池。以二千年前欧冶子在此铸剑得名。对还是孩子的我来说,只是个钩鱼池而已。

欧治亭

欧冶子试剑

剑池?荷池?

浓荫绿罩

石舫

冶山,福州城的元点,也是中山路的制高点。2200年前,冶山筑起了福州的第一道城墙,从此冶山文化历经的每朝每代,留下让后人瞻仰,令后人感叹的遗迹。冶山下,剑池旁,今人能给后代留些什么?难道只有拥塞不堪,毫无美感的随建随拆的建筑物吗?

一眼望去,冶山四周还在拆建中,决定不上山了,待冶山文化区原貌恢复改造彻底完成后,再登高远眺,舒心沁肺。故此处留白,望能填写最美的图案。

我家在中山路的最后一处住房一小红楼。同住邻居是发小朱淮海家。

现今中山大院17座。不知为何用白墙围住?

小红楼在改建中。

小红楼紧靠冶山,拾阶而上,风光尽收。冶山成了小红楼天然后花园,那时的我们随时上山,悠哉!乐哉!

这棵树下的空地当时有座破庙,当宿舍用。

促不及防,冒出个能补天巷,好大的口气,如雷贯耳。左边那座楼原是我家在中山路第二个住处一青砖公寓楼。早已拆除,新楼代之。右侧记得有个小院落,机关木工房在此一段时间,还有一口古井,全被墙围住,不知尚在否?有时间要专门访察能补天巷一次。何人何能?如何补天?

偶遇面熟之人,两相互视。我问,我们像似哪里见过?答,我也觉得是。问,你是后勤部的吗?答,是啊!你呢?我是后勤大院的孩子。谁家的孩子?赖畅茂家。啊,赖部长家!我是管理科的,经常给首长家送给养,发衣服。难怪眼熟。我80岁了,经常来大院转转,难忘啊!原来是大院机关的叔叔辈,意外相逢,大院情深,合影留念。

中山路有风水,有历史,有文化,一块宝地。生长在这块宝地上,人生有幸。

祝福中山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