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缕淡淡的乡愁

 卧听风铃 2019-10-13

  周末闲暇的时候,我喜欢去山林中走走。山路蜿蜒,静寂,草木繁多,每次去时,不时会有林鸟伴唱,仿佛欢迎久违的朋友似的。

  五莲境内植被绿化率极高,处处是丛林的世界,处处是杂草横行的场所,处处是艳丽野花妖娆的惊喜。每每亲临山中的丛林,偶尔也会产生这样的遐想,自己的前生莫非是山中的一棵草或者一只小动物,想到这,别有的欢愉会油然而生。

  还是在2016年的6月19号,我跟随县内的登山群的友友去了刚刚建成一年有余的龙潭湖,仰望坝体,感慨过现在的建设技术。继而又走上坝体,沿着龙潭湖东岸的林中小道揽胜龙潭大峡谷。写过第一篇游记《初探龙潭峡谷》,把当时即时的感受与景致涂鸦在文字里。至今,再未踏足,现在回想,记忆也尤为深刻。

  今天,我再次踏足龙潭湖大坝,由于坝体下的水自然形成汇流小河。河岸两侧,一片正开花的芦苇,柔婉地摇曳。不禁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不可能在水一方,因为前面就是气势雄伟的大坝。由于水分充足,这里的杂草长势旺盛,有的野草竟然高我一头,尽管有些草已经变成枯黄的模样,丝毫也不减夺人眼目的气势。杂草中的野菊花无拘无束肆意地开着,在草丛里好像漫天的星星,闪着别具一格的光彩,丝丝缕缕的香气,沁人心扉。自龙潭湖穿山水道缓缓涌出的清水,越过一个小小的坝体,形成一条明亮的宽瀑,明明艳艳的水欢快地流淌着,哗哗啦啦的声音唱响在谷内,淹没了林鸟的啼叫。

  沿坝体用水泥砌成的台阶,步步高升,依旧是草丛中的野菊花招来的别样欢愉。登上坝体,那久违的湖水映入视野。秋雨刚过,两岸色彩斑斓的山峦倒影在澄澈的秋水里,真可谓一湖碧水粼动半湖秋光,欣喜无比。忽而记起这里的湖水被“日照尧王饮品有限公司”买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饮用水。因为,这湖水是汇聚山中千百条山溪而成的,略显碱性,而且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感恩上苍的恩赐,赐预五莲这取之不竭的甜水。想到这儿,心顷刻间飘飘然,陶醉霎时,继而沿小道前行。

  十几步山道的路程,阵风袭过栗树枝头,高高的枝头上残留在栗蓬里的栗黄被吹落,不时“啪嗒,啪嗒”掉地,呼唤你停住脚步,弯腰,捡拾。手握捡到的收货,记起王姐说过的话,每天吃几个生栗子能起保健作用。轻轻地剥开一枚栗黄,甘甜的味道瞬间弥漫舌尖。原来自然熟的生栗子竟然这么甜,脆脆的,赛过甘蔗的甜度,令我唏嘘不已。

  以前,常常听村里人说起,栗子原本是从栗蓬里自然脱落掉到树下的,可是,现在都是没等到栗子自然跳出栗壳,人们便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把一个个栗蓬从树上小心地打下来,然后,戴上栗蓬刺扎不透的皮手套,再一个个捡起来,担回家中,放置。等待栗蓬干透,自然炸开口,再用特制的剪刀剥下栗黄。这是当地很久很久就流传下来的习俗,以前,是物以稀为贵的缘由吧。如今,栗子在五莲不再是稀罕物,五莲的东南部的山山岭岭,沟沟壑壑,栗林特多,是当地村人的经济支柱之一,有的人专门承包荒山,栽下一片片栗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村人自家的栗树,大都三五棵一个地方,不提前三两天打下栗蓬,等着自然熟透,时间是不允许的。“三春不如一秋忙”农人不仅仅有栗树,还要收获地里的庄稼。用竹竿打栗子那可是技术活,耗费体力不说,没有打过的,眼瞅着满树的栗蓬,束手无策。高大的栗树,人站在地面上,即便手持竹竿也难能够到,唯一的办法就是上树。前年听说,有农人打栗子上树时不小心踩断树枝,跌落时,头部正好碰到山石,命保住了,却半身不遂过余生。还听人说过,有的人打栗子时,不小心把栗蓬落到自己的脸上。栗蓬可是浑身长着刺的“小刺猬”,一旦落到人的肉身上,那可是牢牢地像磁铁一样被“吸住”,火烧火燎的痛,难以忍住的哎呀,其戚戚状真是惨不忍睹。

  我穿行在栗林里,望着这一树树高大的栗树,仿佛看到一个个挥舞竹竿打栗子的身影,真的敬畏那些手持竹竿打栗蓬的人。百度云:“栗子,是中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城里人,遇到村人卖自家栗子时,请不要过多地与农人讨价还价,他们卖的是一年的期盼,都是当地市场价格,绝对不会多要一毛钱。

  重走林中小路,杂草,野菊,收货的是满目的秋光,还有那些甘甜的栗黄,甜在心里,不经意间,轻惹微微的涟漪,也添了一缕淡淡的乡愁。(1699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