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安石晚年登山赏景,这首七律技法高妙,颈联更是流传久远的名句

 gs老张 2019-10-14

古代交通不便,出行困难,人们登高望远既可以开拓视野,又能够怡情养性。孔子曾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唐代诗人杜牧也爱登山,“远上寒山石径含,白云深处有人家”;菜根谭中说,“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

当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天下美景都尽收眼底,眼前一片空旷辽阔,令人心旷神怡。下面分享的是王安石晚年登山赏景,这首七律技法高妙,颈联更是流传久远的名句。

登宝公塔

宋代:王安石

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宝公名宝志,为南朝高僧,死后葬于钟山定林寺前,梁武帝为其建塔于其上,名宝公塔。宝公塔也是王安石退居江宁后常去的地方,并留下了不少诗作。

这里不仅景色怡人,可以忘却尘世的烦扰和纷争,而且也因为其爱子王雱的祠堂就在宝公塔院,诗人可以在此寄托哀思。

这首七律作于王安石的晚年,叙写作者在一个黄昏时登临宝公塔的所见所感。诗中描写了一派静谧开阔的景色,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而物我两忘的感受。首联描写登塔前的一路艰辛,“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

童,指随行的童仆;松门,松木为门,此指寺门。倦童疲马,很简洁地描绘了山高水远、路遥行艰之状。诗人把僮仆和马匹丢在寺院门口,自己虽然也气喘吁吁,却依然拄着拐杖继续登山。

诗人不顾疲累,一路上兴致勃勃,边走边看。沿路秀色可餐、美景如画。“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颔联构想新奇,极为工妙,江上升起的皓月,驱走了黄昏时苍茫的夜色,将黝暗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岭间漂浮的云影,加深了暮色的昏暗,像是将暝色分给了黄昏。瞑,指日暮;岑寂,即寂静。

接下来转而写路上看见的有趣事情,“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矫,举起或昂起的意思。这两句是王安石诗中的名句,作者观察细致,描写入微,其中动词的运用尤其出色传神,如转、分、摇和矫等等。

老鼠轻微的动作,便打破了山间的寂静,声音随之而起;乌鸦在荒寒的空中高飞,也在地面投下翻飞的身影。

诗人以动衬静,突出了空山古塔的幽寂;夜空本应晦暗不明,然而乌鸦的身影却清晰可见,也衬托了月色的明朗。如此静谧开阔的景色,令诗人心旷神怡,深深陶醉,甚至忘记了尘世的烦扰和纷争,如同要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

尾联就表现了诗人这种物我两忘的感受,“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诗中的“客主”分别是指王安石本人与寺中僧人。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高山巍峨拔地起,绿水长流天上来,人们的心胸一定极其开阔,也自然会忘记那些烦心之事。“道人忘我我忘言”,这7个字正体现了诗人恬淡的心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