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梧桐树边羽 2019-11-27

孔子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不长,但是由于中国的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各种断句方式都可以解释出不同的意思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一种断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一种断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是一种断法。

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我们都知道,句子释意不清,赶紧看上下文。可是《论语》是像《道德经》一样各章节并列通解,德经在前亦可,在后亦可的形式,还是有统一的、递进的逻辑思想的作品呢?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一起整编的,回忆固然是散乱的,但是编撰过程必然是有序的。这一点和悉达多的弟子们整理他的经文不同,因为中国人比印度人更看重手写笔载,而佛家第一次经文整理完全是口头记录,所以《论语》在书写前必然经过孔子几位学生审核真伪、编排次序的,一旦成书,千年无改,不会像释家对悉达多的原始教义产生那么多的分歧。

所以《论语》中每一章的每一句的存在,都有一定的论述逻辑在里面。我们自然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搞清楚这句话的正确理解。

《论语·泰伯篇》是讲什么呢?

《泰伯篇》论述的是“德政”。第一部分讲“何为德政”;第二部分讲“何德堪行德政”;第三部分讲“行德政的方法”;最后一部分举出古代德政的典范作为例证。所以这其实就是一篇关于“德政”的小论文,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是在第二部分,用来说明主政者应该怎么样看待“德政”,遇见不同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仁”。孔子所理解的“德政”就是让每个人的道德都高尚,社会自然就发展得好,大家都讲“仁”,“德政”自然而行。

老子无为治国,孔子教化万民治国,都是淡化统治者的存在。这两种状态虽然是理想化的,但都是逻辑自洽的。

施行“德政”的逻辑,要求主政者成为道德典范,然后带领大家提高道德水平,完成“仁”治天下的“德政”。这种逻辑有问题吗?咱们现在不还讲究“先富起来一部分人,再带动大家致富”吗?虽然“富裕”和“仁德”不能同日而语,也是孔子思想终归只是理想的根本原因,但是这种以榜样带动群众的思路是对的。

如果万民的德行都提升了,主政者还需要做其他事情吗?就不需要了,可以任由民众自己发展、自由发展,社会也不会出现动乱、纠纷。

这就叫“民可,使由之”。如果民众道德素养足够,那么就让其自由发展即可,不必有过多的干涉。

如果民众道德素质达不到怎么办?那就想办法教化他们,提高他们的素质,这就是“不可,使知之”。

我们只有了解了孔子的施政理念,在他的语境下解释出来这个句子的意思能合理地进行逻辑自洽,才是正确的理解。而“愚民”之说,是与孔子的理念相违背,那就必然是错误的。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又是称“万世之师”的圣人,最讲究的就是“教化”,也就是说通过诗书礼仪、楷模效应等,让全社会都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水平。这正是“使知之”的过程,怎么可能会“不可使知之”?

所以这句话本人的理解是断句应该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个人见解,愿与各位共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