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老人也能“老有所养”,谈谈唐朝农村养老的方式、特点及意义

 小天使_ag 2019-10-14

一、序言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中记载的大同社会虽然一直未曾被封建王朝所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未对实现大同社会的目标进行努力。养老问题关系社会秩序与伦理体系的稳定,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朝代,对养老问题尤为重视。先前已经有许多人对官僚阶层的养老进行了分析,这里想将目光放到那些社会最底层的普通民众,和大家一起探讨唐朝的农村养老方式、特点,并分析其意义,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关于古代农村养老更完整的认识。

(友情提示:全文共4400字,阅读时间8分钟)

二、唐朝养老制度为开展农村养老所采取的方式

说起养老,其实不是近年来才有的概念。早在中国古代就对养老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从起源来看,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末期,到先秦时期养老开始得到发展,汉朝时期则是通过给老人优质待遇等进行养老。唐朝在此基础上,继承了之前诸多朝代的养老传统,并结合国情进行了创新。就农村养老而言,唐朝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免除课役

根据唐朝前期的律法,唐朝将21到59岁规定为丁男,将60岁以上的男性定为老男,按照均田令的规定,丁男每人能分到一百唐亩的天地,但需要向国家缴纳栗两石,绢布两丈、棉花三两或等价值的替代物,并且要服徭役二十天左右,如果不服徭役,就需要缴纳等值的替代品。

但是唐朝对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优待,规定了唐朝会给这些老男分配40唐亩的田地供这些老人生养,但却不需要因此缴纳任何的税收,并免除了徭役,这就使得老人得以减轻负担,有更多的口粮及经济来维持养老水平。

农村老人也能“老有所养”,谈谈唐朝农村养老的方式、特点及意义

(二)扩大照顾的群体——降低年龄

上文提及,唐朝前期律法将60岁以上的男性才定为老男。理论上,其实老男的年龄规定越高,则农民的养老负担就会越重,而老男的年龄规定越低,则农民的养老负担就会变轻。因为年龄关系到民众所需承担的赋税和徭役。

唐朝对养老问题是极为重视的,这表现在唐朝初建的时候,唐高祖李渊在重新整理律令的时候就对养老年龄做出了规定:

《旧唐书·食货志》:“六十为老”。(唐高祖时期)

后来在唐中宗时期,又再次对养老年龄进行了调低,将其规定为58岁:

《旧唐书·食货志》:务求媚于人, 上表请以… …五十八为老, 制从之。(唐中宗时期)

从养老年龄的提前来看,实际上是扩大了政策照顾的群体,使得更多农民能被认定为老男,从而减轻社会的平均赋税负担,这对于农村养老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

(三)安排侍丁、搭配“孝假”

唐朝时期,允许家中有80岁以上高龄老人或重病之人时安排侍奉的人丁,并搭配“孝假”。所谓侍丁,就是家中安排人手照顾老人,起到侍奉老人的作用。所谓孝假,则是指在、祖父母、父母服丧期限内免征劳役赋税。

农村老人也能“老有所养”,谈谈唐朝农村养老的方式、特点及意义

赡养老人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制度在唐朝前期的时候尽管已经有规定了,但是由于唐朝初期国家建设任务较重,所以征收赋税或徭役较急切,导致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执行,往往存在执行错位的情况。

但到了天宝年间,得益于历代唐朝君主的励精图治,国家整体富强,皇帝开始要求各地方要严格执行侍丁和孝假制度。比如在天宝四年就下了敕令:

《唐会要·休假》:顷以乡闾侍丁, 优给孝假, 官吏等仍科杂役, 天宝初已遣优矜, 如闻比来乃差征镇, 岂有舍其轻而不恤其重, 放其役而更苦其身? 眷言及此, 良用恤然。自今后, 将侍丁孝假, 不须差行。

在天宝五年时再次进行重申,并进一步明确侍丁内容:

《新唐书·食货志》:(天宝五年) 男子七十五以上,妇人七十以上,中男一人为侍;八十以上,以令式从事。

之所以要采取侍丁和孝假制度,其实是与前文所叙述的均田制相搭配、承接的,毕竟乡村老人按照律法能够获得40唐亩的田地,但是到了高龄之时,老人实际上已经无力耕作,若没有侍丁这一制度安排,则这些田地对老人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养老上的利益。

而有了侍丁之后,老人们就可以把分到的土地交给侍丁耕种,这就使得老人的土地可以获得收获,从物质上保障老人的养老生活;而免除侍丁的劳役,则是为了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耕作老人的土地,避免对老人的土地照顾落于空处。

在某种程度上,如果说免除老人的课税是为了减轻负担的话,那么侍丁制度则是实现“老有所养”的直接举措,体现了唐朝的统治者在养老问题上的务实作风。

(四)赏赐财物

几乎在历朝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会对老人进行身份或财物上的赏赐,唐朝也不例外。当然,皇帝的赏赐往往是要取决于国家的财政水平。

反映到皇帝赏赐农村老人上,就体现为唐朝前期时,对农村老人赏赐次数较多、赏赐的财物也较多,而到了唐朝后期,由于经济走向衰弱,对农村老人的赏赐次数较少,赏赐的财物也有所减损。不过,应当认识到,这些赏赐对上层官僚贵族来说,可谓微不足道,但对于农村的老人而言,对于缓解家庭负担、个人养老负担意义深远。

农村老人也能“老有所养”,谈谈唐朝农村养老的方式、特点及意义

在唐太宗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就多次赏赐财物给老人,历史多次记载此事:

《旧唐书·太宗纪》:丙午, 赐新丰高年帛有差。(贞观五年)

《旧唐书·太宗纪》:狩于始平, 赐高年粟帛有差。(贞观十二年)

《旧唐书·礼仪志》:免民一年租税。有十八已上,及孝子顺孙、义夫节妇、鳏寡孤独、有笃疾者, 赐物各有差。(贞观十三年)

《旧唐书·太宗纪》:赐所经高年笃疾粟帛有差。(贞观二十二年)

后来,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和儿媳妇武则天也依然遵循了这一惯例,多有赏赐,这里举例一二:

《旧唐书·高宗纪》:宴从官及诸亲、并州官属父老, 赐帛有差。

《旧唐书·高宗纪》:诸老人百岁已上版授下州刺史, 妇人郡君, 九十、八十节级(量赐粟帛) 。

《旧唐书·高宗纪》:赐高年衣物粟帛各有差。

农村老人也能“老有所养”,谈谈唐朝农村养老的方式、特点及意义

唐玄宗

到了唐玄宗在位期间,唐朝经济繁荣、财政赋予,对老人的赏赐达到了唐朝的巅峰水平,在开元十三年、开元二十六年、开元二十七年、天宝七年、天宝十年、天宝十三年等多次赏赐老人,从上次的内容上看,包括了版授上州司马、下州刺史、赏赐栗帛等。这些都可以见于《新唐书·玄宗纪》中。

到了唐朝后期,国力衰退,不免财政收入紧张,对老人的赏赐就变少了,在历史上仅有零星记载,比如:

《旧唐书·顺宗纪》:百姓九十已上,赐米二石、绢二匹,版授上佐、县君。……百岁以上,赐米五石、绢二匹、棉一屯、羊酒,版授下州刺史, 郡君。

对于农村老人而言,赏赐财物作为一种物质奖励,是直接提高老人养老水平的重要举措。

(五)重视老人的精神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比较提倡为老人的生日祝寿。据说这与唐玄宗不无关系,唐玄宗作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期间提倡生日祝寿,并将其定为一个节日。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很快祝寿就作为一种风尚,为民间所广泛采用。到了唐朝中期的时候,民众已经普遍有为父母生辰祝寿的习惯,这极大的愉悦了老人的精神世界。

农村老人也能“老有所养”,谈谈唐朝农村养老的方式、特点及意义

古代祝寿

三、唐朝农村养老措施的特点

上文介绍了唐朝农村养老的诸多方式,其实这些养老方式包含着以下两个特点:

(一)以家庭承担养老的主体责任

不难看出,唐朝的养老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即家庭成员从经济上为老人提供物质上的支持,从日常生活上予以照料。唐朝的免除课役和侍丁制度就是为这两方面的养老内容服务。

为了鼓励民众们积极参与家庭养老,唐朝政府们还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奖励那些积极照顾老人、赡养老人、克尽孝道的百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赐予旌表,悬于门楣

这主要是政府在考量后,发现某户人家的养老事迹可谓模范,就赐予旌表,将其悬挂于这户人家之中,从而让经过的往来行人对此产生仰慕之情,也增加了榜样示范效应。

农村老人也能“老有所养”,谈谈唐朝农村养老的方式、特点及意义

2.地方州县进行慰问

这个是对恪尽孝道的人给予直接的物质奖励,就赏赐的内容看,包括米、栗等物品,有时候也会免去这户人家的赋税徭役等,这样往往会使得这户人家的家庭经济得到发展,从而对其他家庭起到带头作用,使得更多人主动尽孝。例如:

《新唐书·食货志》: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同籍者, 皆免课役。

3.授予官职

这对于普通的农民而言,可谓是天大的赏赐。不过授予官职的话,一般是给那些本来就有学文的人的赏赐。据历史记载,唐朝时期,有个叫元让的人,事母至孝,后来巡察使知晓此事,又知道其有才学,就被提拔为长史。

《旧唐书·元让传》:元让……以母疾, 遂不求仕, 躬亲药膳, 承侍致养, 不出闾者数十余年。……永淳元年,巡察使奏让孝悌殊异, 擢拜太子右内率府长史。后以岁满还乡里。乡人有争讼, 不诣州县, 皆就让决焉。

(二)以农社互助养老为补充

唐朝统治者考虑到存在有些老人可能无子嗣可尽孝道的情形,还为此设立了农社,鼓励互助养老。所谓农社,就是几户或几十户农家结合起来,互相帮助开展老人养老工作。农社的设立源于唐朝开元年间,当时的大臣宇文融请求建立农社,以解除老人的后顾之忧。

此外,这些无子嗣可尽孝道的老人还可以从农社里或者宗族中寻找侍丁,然后上报给政府批准,就可以像一般老人一样拥有侍丁,从而实现“老有所养”。

四、唐朝重视农村养老所产生的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无论在哪个朝代,农民都是王朝统治的根基。对于王朝而言,基层越稳定,统治秩序就越稳定。唐朝重视农村养老,努力实现“老有所养”,有利于使得社会出现良性运作的效用。比如通过侍丁、免除课税等制度安排,既可以使得老人得以安心养老,又能够使得侍丁能够实际上承担好赡养义务。在不同代际的农民互相护持下,唐朝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历史记载,当时甚至连远离中原的西北地区都是一片盛世:

《资治通鉴》:是时中国强盛, 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 闾阎相望, 桑麻翳野, 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农村老人也能“老有所养”,谈谈唐朝农村养老的方式、特点及意义

大唐盛世

(二)有利于教化百姓,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维持王朝统治

对于古代王朝而言,家庭伦理道德往往是和君臣相关联在一起的。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对王朝统治极为重要。唐朝统治者本就是以孝知天下,甚至在唐玄宗时期,还下诏令要求每户人家都要收藏《论语》一本。在政府的大力推进下,孝道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为了让这种孝道的道德要求与实际实践相匹配,唐朝统治者采取了以上诸多措施来确保“老有所养”。

不仅如此,唐朝统治者还会积极亲临高年家庭,对当地高龄老人进行慰问。比如唐高宗就曾经到过高龄老人家中慰问:

《旧唐书·高宗纪》:以河南县大女张, 年百三岁, 亲幸其第。

通过农村养老和皇帝亲身带动,有利于强化尊老的社会意识,教化百姓,使得王朝统治根基更为牢固。

五、结语

通过本文回顾及分析,不难看出唐朝的养老制度已经达到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对实现“老有所养”的追求,这种追求固然有统治者自身维护统治的需要,但客观上也起到了缓解百姓负担的作用。不过,这些养老制度固然不错,但是我们也不应过高评价,理由在于唐朝时期的民众平均寿命低于60岁,这就使得这里面的部分制度实际上无法得到适用。但无论如何,聊胜于无,依然应当对唐朝的养老工作予以赞赏。(全文共4400字)

#青云计划#

参考文献:

1.《礼记·礼运》;

2.《旧唐书·食货志》;

3.《唐会要》;

4.《新唐书·食货志》;

5.《旧唐书·太宗纪》;

6.《新唐书·高宗纪》;

7.《旧唐书·礼仪志》;

8.《旧唐书·元让传》;

9.《资治通鉴》等。

#我要上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