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之书虚篇(8)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0-14

2019年3月29日,星期五,农历己亥年【猪年】二月廿三

今日品读王充《论衡》之论衡卷第四——书虚篇第十六(8)

《论衡》之书虚篇(8)

【原文之八】

传书言:孔子当泗水之葬,泗水为之却流。此言孔子之德,能使水却,不湍其墓也。世人信之。是故儒者称论,皆言孔子之后当封,以泗水却流为证。如原省之,殆虚言也。夫孔子死,孰与其生?生能操行,慎道应天,死操行绝。天祐至德,故五帝、三王招致瑞应,皆以生存,不以死亡。孔子生时推排不容,故叹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生时无祐,死反有报乎?孔子之死,五帝、三王之死也。五帝、三王无祐,孔子之死独有天报,是孔子之魂圣,五帝之精不能神也。泗水无知,为孔子却流,天神使之。然则,孔子生时,天神不使人尊敬。如泗水却流,天欲封孔子之后,孔子生时,功德应天,天不封其身,乃欲封其后乎?是盖水偶自却流。江河之流,有回复之处;百川之行,或易道更路,与却流无以异。则泗水却流,不为神怪也。

【拙解】

传书中说:孔子面对泗水而葬,泗水为之倒流。此是说孔子的德操,能使水退却,而不会冲坏他的陵墓。世人都相信这种说法。于是儒者便称颂评论,都说孔子的后代应当受封赏,是以泗水倒流为证。如果细查事情原委,恐其是虚妄之说。孔子身后,比较其生前如何?生前能够奉守操行,谨慎遵道顺天,死后操行便断绝。天会助其有至尊德行,所以五帝、三王为其招祥瑞报应,皆是应在其生时,而不在其死后。孔子生时屡受排挤不被容纳,所以曾感叹说:“凤凰不到,黄河不会出现吉兆之图,我的一生也就这样了!”生时没有得到祐助,死后反倒会有回报?孔子之死,与五帝、三王之死一样。五帝、三王死后没有天之祐助,孔子死后却独有天之回报,是孔子魂魄为圣,五帝之精气不能为神。泗水无知,为孔子而倒流,是天神使然。然而,孔子生时,天神不令世人对其尊敬。如果泗水倒流,是天欲封赏孔子后代,那么孔子生时,其功德顺乎天意,天不封赏其本人,却欲封赏其后人?大概是泗水碰巧自然倒流。江河流水,自有其回转之处;百川奔流,有时会变更河道,与泗水倒流没有不同。那么泗水的倒流,便不是神奇怪事。

【小议】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何况儒者多为史上大家,儒家传书自然也就成了众多“虚言”的“背书”,历经千百载,“不实”也就说成了“实”,竟为世人崇信。孔子,生在春秋时代,其惊世的文化、哲学等诸多成就,足以令后世敬仰,奉为圣人也是后世对其德操的肯定。然而,孔子身后,儒者对孔子的尊奉渐渐变成了神化,这其中也有历代帝王借尊孔崇儒以巩固皇权,以圣人之名行愚民之道。从历史的角度看,孔子学说中确有可令人裨益之处,亦不乏糟粕不实之论,需以辩证的态度观之。孔子门生乃至后世儒生,传书众多不实之言,无非就是欲使世众相信孔子的圣人至尊地位,岂非坏了孔子的德操之道,孔子身后若是有知,或也是无奈吧?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