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民初的“珠山八友”将陶瓷带入了新高度,他们为何如此出色?

 zpin 2019-10-14

在中国古代生产出的瓷器中,绘画仅仅是瓷器的一种装饰,用以体现瓷器主人的个人偏好。但在瓷器烧制相对衰落的晚清,江西景德镇烧制的官窑瓷器由于战乱和清朝国力的衰微而逐渐走向衰败,但此时也出现了一批来自民间的画瓷名家,他们自行组成了艺术团队,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中以“珠山八友”为代表,他们不但在瓷器上绘制出优美的画面,而且还自成体系。

清末民初的“珠山八友”将陶瓷带入了新高度,他们为何如此出色?

民国 珠山八友 瓷板画 (三块)

清末民初的“珠山八友”将陶瓷带入了新高度,他们为何如此出色?

民国 珠山八友何许人山水雪景瓷板画

“珠山八友”其实是一个团队称呼,这里的“八”只是一个虚数,这个艺术团队由多位曾在御窑厂工作过的名家组成,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此外还要加上徐仲南、田鹤仙两位名家。除了王大凡、何许人和刘雨岑之外,另外五位画家都来自于江西。

清末民初的“珠山八友”将陶瓷带入了新高度,他们为何如此出色?

民国 珠山八友王步(花鸟瓷板画)一套

清末民初的“珠山八友”将陶瓷带入了新高度,他们为何如此出色?

珠山八友汪野亭山水瓷板画 (一组两件)

“珠山八友”的风格整体效仿清朝时期的“扬州八怪”和海派画家,但由于这些名家各自擅长的领域各有不同,因此“珠山八友”的绘画风格各具特色:

一、王崎曾师法与“扬州八怪”之一的王慎,因此它的笔墨更为酣畅淋漓,画出的人物也十分传神。

二、王大凡绘制粉彩画时则不像传统的做法那样以“玻璃白”打底,而是用颜料直接在瓷胎上绘制出画面,这种技法被称为“落地彩”。

三、邓碧珊是中国首个在瓷板上直接绘制人物肖像的艺人。

清末民初的“珠山八友”将陶瓷带入了新高度,他们为何如此出色?

王琦 何许人 王大凡 汪野亭 民国 许人出品粉彩春夏秋冬山水人物四方笔筒

清末民初的“珠山八友”将陶瓷带入了新高度,他们为何如此出色?

王大凡 粉彩“大富贵”瓷板

四、汪野亭师法王维的泼墨山水,并将国画的泼墨技法用到瓷画的绘制中,画出的山水有宣纸作画才会出现的“浓、淡、干、湿、焦”等效果。

五、刘雨岑以自身的深厚绘画功底,独创出“水点”技法,绘制的瓷器被称为“最后的官窑”。

清末民初的“珠山八友”将陶瓷带入了新高度,他们为何如此出色?

汪野亭青绿山水瓷笔筒

清末民初的“珠山八友”将陶瓷带入了新高度,他们为何如此出色?

刘雨岑瓷板画作品

在当时,“珠山八友”这样的团队是一种文化现象。此前,陶瓷工匠们每天的任务就是按照皇亲国戚的要求为他们烧制瓷器。但在清末民初,随着官窑的衰落,工匠们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他们不但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以自己深厚的创作作品,更可以像其他文人一样形成像“珠山八友”这样的艺术社团,因此他们创作出的作品比此前更为出色,也更具特色。

清末民初的“珠山八友”将陶瓷带入了新高度,他们为何如此出色?

何许人 珠山八友雪景尊

清末民初的“珠山八友”将陶瓷带入了新高度,他们为何如此出色?

珠山八友刘雨岑荷花图笔筒

由于“珠山八友”在绘制粉彩和瓷板画上有出色的造诣,因此他们制作出的粉彩艺术瓷各个都是精品,有些还曾经在世界博览会上获奖,将陶瓷艺术传播到海外,他们的后辈也是名家辈出,至今还在影响着现在的陶瓷艺术工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