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画讲笔法、讲书画同源,成忠臣画作中折射出的传统理念图式

 夕阳红老来少啦 2019-10-14

中国画讲笔法、讲书画同源,成忠臣画作中折射出的传统理念图式

这幅作品是画家成忠臣先生二十九岁时创作的六尺国画,是一幅典型的用传统绘画方式,结合文学诗词创作的一件优秀佳作。画中题款是选用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的二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的大意是,江南的春天来了,放眼望去,千里之内桃红柳绿,黄莺到处鸣叫,水边的村子,依山的城郭,到处是酒家的酒旗在迎风招展。画家在此画中采用了文学形式的象征手法,红色竹子寓意酒旗,寿带鸟寓意春天鸣叫的各种鸟类,山石寓意山郭。在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画红竹的人是大文学家、大书画家苏东坡。据说,苏东坡年轻时对画竹情有独钟,其画竹造诣也达到了出神入化之境。有一次师生聚会,苏东坡用朱砂画了一幅竹子,众人皆问,有红色的竹子么?苏东坡听后反问:“你们见过黑色的竹子么”用朱砂画竹苏东坡开了个头,是开山鼻祖,近代一些大家吴昌硕、齐白石、启功都以朱砂画过竹子。

竹子自古就有竹报平安、高风亮节、节节高升之意,竹还是正直、纯洁、虚心、有节的文化精神象征,成忠臣作画一贯坚持倡导古意,他继承了沿续千年的绘画传统,以书入画的理念,强调书法用笔。此画中他对竹子、石头这类文人偏好的题材,强调书、画用笔的内在联系,在所作题材中,这些特点都非常鲜明,结合对象的不同形态,用书法中的楷书、篆书、隶书、草书等各种笔法对描绘对象形成相互映辉、浑然一体。晚唐五代时期的大画家荆浩曾讲“生死刚正谓之骨”,这句话听上去有些玄妙,但如果是作为一个写字作画的人,就很容易理解。我们在使用毛笔时,五根手指都要用手握笔管,这样才能控制毛笔不同方向的运行,而只要稍加用力,便能感觉毛笔在纸上运行产生的力度,而让笔尖听从大脑指挥,在纸面上做各种不同的运动。而这种力度让毛笔在纸上产生运动,构成线条、点块,这就是骨,也称骨线。而历代画家用永字八法的八种笔划:点、横、竖、钩、提、撇、短撇、捺对应为:侧、勒、弩、趯、策、掠、啄、八法,代表了书法中锋用笔的大体。而用篆书写石、全用中锋写出点划凝重、顿挫有致,很有意趣。以书法的美学观念,阐明了笔力与骨之间的关系。(闻是书画)

成忠臣: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在人格及道德没落的中国艺术界,保持了正直的文人气节。以一己之力挑战邪恶,拉开了作品会说话的序幕,其作品被文化界大佬吴冠中、史树青誉为最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