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乡途中的悲与欢

 海哥491010 2019-10-14

【老照片故事】

 

    快板引得笑声起  1968年  拍摄:李斌

下乡途中的悲与欢

刘宏海

     这无疑是一幅难得的佳作。无论是视觉中心的小快板,还是画面中众多人物的表情都是那么引人入胜,还能从这些刚出校门的兵团战士身上读到那个社会的许多元素,既有思想性又有可读性,显示了作者娴熟的摄影技巧和超强的抓拍能力。这幅照片的作者正是后来驰名画坛的知青画家李斌先生。

当年李斌十八岁,建设中学66届初中毕业生。这个人极具美术天赋,文革中创作的木刻宣传画就被《人民日报》刊登,并在伦敦展出。1968年,他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被批准去黑龙江兵团。811日,虹口、闸北、杨浦等区的千余名知青出发了,李斌带着兵团战士和上海红代会《红卫战报》特派记者的双重身份登上了北去的知青专列,因而他拥有一台带闪光灯的照相机,穿梭于车厢中捕捉新闻镜头。

众所周知,1968年那时报名下乡的学生普遍带着一股革命热情,甚至是激情。可是,当火车的车轮缓缓启动,沿着铮亮的铁轨驶离上海的时刻,漫天的红旗和嘹亮的革命歌曲营造出的豪迈气氛还是不能抵挡人们从心底里迸发出的难舍和悲情,车上车下的哭喊声和告别声汇聚在一起,悲壮之情令人难忘。列车远离站台,远离城市,车厢里依然悲悲戚戚,哭声连连。鞍山中学的女知青宣晓妹回忆那汽笛一响哭成一片的情景,说:深深地刻录在脑海深处,永远也忘不了这时候车上送行的老师和黑龙江的带队干部一直在耐心地劝导着知青们,直到列车驶出很远很远,抽泣声才慢慢平息。

那时候的人都是有组织的,知青们被编成临时班排连,被临时赋予了职责的班排连长们,会较快地从悲痛中缓过来,转而组织大家开展一些文娱活动以摆脱悲伤。同学们或表演早已排练好的小节目,或亮出各自的文艺特长,什么相声啦,说唱啦,什么小快板、诗朗诵、吹口琴、小合唱都有,当然更少不了样板戏段子。知青中真是人才济济,一些文艺骨干就是在这一刻开始崭露头角的。

李斌拍的这张照片反映的就是火车上开展文娱活动的情形。这节车厢里的知青大多是来自闸北和杨浦各学校,他们将要去到黑龙江41团(855农场)。当时上海幼儿师范学校的女知青表演了节目,其他一些同学也表演了小节目。闸北三中66届初中毕业生祁汉章掏出快板,即兴说了几个段子,风趣幽默,引得大家一片欢笑声。祁汉章在学校就是班干部,又是共青团员,平时就很活跃,笑话连篇的。他的快板一下子把渐渐活跃的气氛推到了高潮,所有的人都笑开了花。李斌端着相机记录下了这来之不易的欢乐,于是,我们有幸看到了这个批判现实主义画家的早期摄影作品。

说快板的祁汉章到了农场成了连队的文艺骨干,曾与他同过宿舍的王槐松回忆说,与汉章住一个宿舍很开心,这家伙学什么像什么,胡传魁、刁德一演谁像谁,活脱脱一个大活宝。祁汉章做事也很认真,因表现突出,后来提拔到团部当了参谋。改革开放后,他下海经商,企业办得红红火火。

旅途中,沿途的风光也是最吸引人的。有些知青是第一次出远门,有些知青虽然参加过“大串联”,但也少有机会一次跨越八个省市,转辗2500余公里的。知青们看着长江、淮河、黄河这些大江大河在眼前闪过,出得山海关,便到了曾经遥远的关外。领略了从江南到塞北的气候变化和城市乡村的巨大反差,观赏了大好河山的景色,也初识了乡村的贫穷和落后,对刚出校门的青年学生是一次难得的洗礼。第二天傍晚,列车行驶在渤海湾北部。从那时起,许多知青会把两天的旅途见闻写信或填在明信片上,到车站后赶紧委托车站工作人员帮忙把信寄回家去,秦皇岛和山海关是上海知青投寄第一封家书最多的车站。

上山下乡是一次人口的大迁徙,知青们在城市和乡村间往往复复许多回,而第一次远行的记忆无疑是最深刻的,途中的悲伤和欢乐都成了青春年华中值得珍惜的一朵小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