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儿肥,最近螃蟹洄游,正是一年中吃螃蟹的最佳时节,不过,螃蟹味虽美,食用也有禁忌,究竟如何挑选螃蟹?又有哪些人不适合吃螃蟹呢?一起来看看吧! 螃蟹引发“夺命”危机 70多岁的王大爷向来身体不错,一天他把儿子送来的螃蟹洗净,上锅蒸熟,却在吃螃蟹的时候突感头晕难受,家人立刻送往医院,检查发现老人白细胞急剧增高,肝肾功能受损严重,遗憾离开了人世。 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每年因为清洗螃蟹而送进医院的,轻则发热昏迷,重则截肢甚至死亡,一只螃蟹,为什么会引发肝肾功能受损,威胁生命呢?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也叫海洋创伤弧菌、食人肉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温、嗜碱、嗜盐型海洋致病菌,与霍乱弧菌、肠炎弧菌同属致病性弧菌。有数据显示,38.6%的海产品都带有海洋弧菌。 在生活中,它常常寄生在牡蛎、虾蟹、贝壳类生物之中。人群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接触并感染创伤弧菌,一是食用了被创伤弧菌感染的产品(尤其是生吃牡蛎等海鲜),二是伤口接触了创伤弧菌。 感染创伤弧菌之后,人体不仅有可能会出现胃肠炎症状,更可能会出现败血症、坏死性筋膜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最终甚至会面临截肢和死亡的结局。 事实上,有数据显示感染创伤弧菌之后,有超过一半的病人会在发病48小时之内死亡!因此,早前就有杂志将其列入最危险的细菌。 清洗海鲜一定要带手套,皮肤有破损时不要接触海鲜海水,尤其是那些有慢性肝病和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前往医院。 如果不小心被螃蟹划伤了,千万不能用生理盐水或唾液清洁伤口,这样会加速细菌增长。可以用清水冲洗伤口,并及时用酒精或碘酒消毒杀菌,避免感染。如果没有家用消毒用品也可以使用肥皂水清洗。此外,还要注意别用狠劲挤压伤口,自然出点血即可,以免让细菌更易进入血管。身体若仍有不适,还需尽快就诊。 哪类人不适合吃螃蟹 1“过敏体质”的人群 这类人群首先要注意,如果您本身对于螃蟹存在过敏,请不要“以身冒险”,食用螃蟹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皮疹、哮喘等过敏反应;对于螃蟹过敏的人群,请避免食用螃蟹。 2“三高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 对于螃蟹本身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物质,特别是“蟹黄”,食用过多很容易增加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所以建议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人群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另外螃蟹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物质,建议痛风患者不要食用。 3婴幼儿 对于婴幼儿来说,身体中的脏器都处在“发育”阶段,螃蟹属于是一种高蛋白食物,很容易增加肝脏、肾脏的代谢负担,婴幼儿的肝脏功能本身不强,并不适合食用;另外婴幼儿的消化能力较弱,螃蟹又是一种本身寒凉的食物,不宜食用。 怎么吃螃蟹才健康 螃蟹美味,烹调需靠谱;建议可以采用“清蒸”的方式来还原螃蟹的天然味道,清蒸本身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螃蟹的“鲜味儿”;另外也不会损失螃蟹当中的营养价值。 蒸制螃蟹时间要到位,建议至少要高温蒸制30分钟,只有熟透才能降低细菌等有害物质对于身体造成的威胁。另外,蒸螃蟹时请将螃蟹“反过来”蒸,肚子朝上,更好的保留蟹膏和蟹黄,避免浪费“美味”。 螃蟹本身“性寒”,建议吃螃蟹时可以蘸着生姜末食用,如果嫌味道冲鼻还可以加些醋;另外,配以紫苏、大葱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要饮酒可以饮用少量黄酒;这些搭配都可以较好的预防由于蟹肉寒凉引起的胃肠不适等症状。 水果本身也是一种“寒凉食物”,和螃蟹一起食用可能会加重胃肠刺激,出现腹泻等问题,所以建议吃完螃蟹2小时之后再去食用水果,减少对于胃肠的刺激。 螃蟹,虽然味道鲜美,但本身属于一种“高蛋白、高嘌呤”的食物,其中也含有较多的胆固醇物质,每100克河蟹当中含胆固醇267毫克,相当于5两肥肉当中胆固醇的量。建议正常人单次食用螃蟹不超过2只(肉100克),高血脂、痛风等慢性病人群更要少吃。 螃蟹“三不吃” 螃蟹中容易携带寄生虫、细菌等有害生物,一旦进入人体,就可能寄生在肺里,刺激或破坏肺组织,引起发烧、咳嗽等病症;若不慎侵入脑部,可导致瘫痪。所以螃蟹一定要吃熟的。 螃蟹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缩短。其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得蟹肉里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组胺。蟹体内积累的组胺越多,毒性越大。即使煮熟煮透,毒素仍不易被破坏。 隔夜的剩蟹中组胺酸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分解为组胺,回锅加热虽可杀灭病源微生物,却不能破坏毒素,可能导致组胺中毒。 如何挑选螃蟹 螃蟹鲜香味美,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然而市场鱼龙混杂,个别商家以次充好,那么到底要如何选购到优质蟹呢? 蟹壳色泽鲜明,有光泽,且呈墨绿色的,一般都体厚坚实;呈黄色的,大多较瘦弱;能挑选到“金毛金爪”的更好。 蟹足上的“脚毛”丛生,足爪结实,一般都膘足老健;无毛的,大多是体软无膘。 看雌雄俗话说:“农历八月挑雌蟹,九月过后选雄蟹”。因为农历九月过后雄蟹性腺成熟好,滋味营养最佳。只是现在大家都喜欢选择雌性。一般肚脐圆形的为雌蟹,肚脐尖形的为雄蟹。 想要挑到肥美多膏,蟹肉丰满的大闸蟹,一定不要仔细检查它的肚脐,挑选肚脐突出来的,用手掂量时,手感“沉重”;凹进去的,大多是膘体不足。 爬行时肚腹离地者就是“好螃蟹”。或检测螃蟹是否反应灵敏,若用手或木条触动其眼睛旁边时,眼珠子会灵活闪动,反应敏捷,或者会“口喷白泡”者,就是新鲜的螃蟹。 看活力将蟹翻转身来,能迅速用蟹足弹转翻回的,说明活力强;不能翻回的,活力差,建议尽快食用,不宜存放的时间过长。 螃蟹,高蛋白且低脂肪,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营养“突出”,但食用时一定要牢记这些注意事项,螃蟹味虽美,大快朵颐不行,浅尝辄止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