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文!中国画的题款和印章!

 修佛绘画养生 2019-10-15

中国画的题款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出土的壁画及帛画上就已有明确的题字,但画家真正有目的地在画上题款,据记载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人题款多藏于树根石罅之中,到了宋代以苏轼等文人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开始大量地在画面上题字,元代以后题款艺术已经成熟,元以后,几乎每幅画都有题款。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或称为款识,是指古代钟鼎彝器铸刻的文字。画的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的内容,在画上题写诗文,叫做“题”。题画的文字,从体裁分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处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在实际应用之中,人们对题与款的区分并不严格,有时笼统称为题款。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题画诗或文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它是中国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诗文、书法和绘画完美结合在一起,称为“三绝”。古人云“功夫在诗外”,这种画外功,有时对画的品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诗文,对于丰富画面,深化作者的情感,增加画面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诗文的优劣可以说是作者文化修养的具体展现,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画上题款,是靠书法具体实现的,如果书法欠佳反破坏了画面。中国画讲“书画同源”,一方面是技法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表现在题字、题款上,要求款式风格要和画风相和谐,笔法相统一。一般说来,工笔宜用篆书、隶书和楷书,写意宜选择草篆、草隶和行书。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正常情况下,均以浓墨题款。文字的排列,以与画面协调为宜。

印章有随款印即姓名印、字号印、引首印、布局印,或谓之闲章,多以格言、吉语等为内容,还有压角章与栏边印等。图章的使用一般宁小勿大。图章的作用可以丰富画面,起到点睛的作用,它要求印要精良,印风格要和画风相一致,一般写意宜用粗放的印,工笔宜用工整的印。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这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传统。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增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