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富论》货币的起源和用途

 乐康居 2019-10-15

喜欢这里……

春暖

花开

    今天继续分享《国富论》货币的起源和用途:

上中学时就已经学过货币了,但直到看到原解释才觉得对这个定义理解更清晰些:

1

1

1

    假如,一个人所拥有的的某种商品超过了他自身的需求,而另一个人所拥有的的这种商品却不能满足他自己的需求,这样前者与后者就会出现交换。

但如果前者不愿意和后者交换呢?

   所以一些人考虑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带一些所有人都愿意和我交换的东西,这样我才不容易饿死。

   最初普遍带牲畜,后来牲畜在各地的价格也不一样带来很多限制,大家开始琢磨更换……

各个时期很多都不一样:常见的是贝壳,还有地方用烟草、干鳕鱼、砂糖等等。

    最终人们统一选用金属,因为他不易磨损方便携带。

    并且如果携带牲畜,如果莫个人换的东西顶多值一个牛头,那么牛头给他了,剩下的怎么牵回去,所以牲畜不易分割,不等值交换时很麻烦。

1

2

1

     金属作为统一货币已经达成统一。大家都在收集贵重金属,但因为你的和我的纯度不一样,这样称重就很麻烦,后来官家就开始制作统一纯度的并盖上官印,只允许用这一种。

      这种方式下,货币成为所有文明国家的普遍商业媒介,并通过这种媒介买卖或交换货物。

价值和交换价值

价值:有时表示某一特定物品的效用。

交换价值:有时表示占有该物品所传达的购买其他货物的力量。

1

3

1

因为政府掌握铸币,最初足经足量,但后来他们在货币中开始掺水,例如:在最初英格兰、法兰西及苏格拉流通的每便士,最初都含一便士重的白银,后来慢慢变为三十六分之一、五十六分之一……实际上,政府的债权人因此被剥削了应得债款的一部分。这些做法对债务人很有利对债权人是不利的。

     在货币理论中,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在价值论中,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分享成为一种乐趣

在木子青学馆一起安静的聊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