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读《资本论》

 能行学社 2022-04-21

正如人类会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就妄下定论一样,没有读过《资本论》的人都能大言不惭地对“剩余价值论”批判一番,以显示自己既熟悉西方经济学渊源,又深谙马克思主义渊薮。这也难怪,三大卷一千多页的《资本论》确实会令人望而生畏。

历史就像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即使是《资本论》折中不朽巨著,自诞生以来没有离开过“污名化”的悲惨遭遇,就算是在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其评价也不一尽致。正好反映了《资本论》的宏大精深,并非一般人能够读懂读通。

有人甚至还说,没有资本就不要读资本论,真是幼稚可笑至极。写资本论的时候,马克思还要恩格斯救济呢,算是毫无资本的代表了吧?为什么他能写就这么一本巨著呢?

和一般的观点相反,我认为《资本论》要早点接触,因为不同时期 会有不同的阅读感悟。对于一个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人来说,资本论确实太难了。就像是没有登山经验的人一下子要爬珠穆朗玛峰一样,不现实。但是,既然立下了攀登高峰的目标,那么就要早点做充分准备。日常生活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补充知识板块中缺乏的“营养要素”,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金融学等等,这样才能早日登上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峰。

有资本的要读《资本论》,没资本的更要读《资本论》。因为当今世界,资本已经无孔不入,如同空气般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不了解资本运作的规律,就永远看不透社会运作的规则。这也就是为什么经过社会“毒打”的人再《资本论》,会有一种醍醐灌顶,天灵开光一般的感觉,瞬间充满力量,在年复一年的积累、反思,验证,实践,改造中,无限地接近这本巨著的核心,使你和同龄人拉开非一般的差距,从而改造这个社会。

在系统阅读了《马恩选集》1-4卷重点篇章,并且有步骤地梳理了重点篇章和思想脉络之后,我怀揣着敬畏的心情,打开了《资本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巨著的阅读之旅,我不知道是否有勇气把它读完,也不知道读完之后会有多少得益,或损失。看过一些帖子,说读资本论之前要先系统阅读西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然后才能读得懂。我算了一下,如果真的按这个路径走,起码得三五年才能开始读,但是人生没有那么多的三五年,于是,我开始阅读,做笔记,反复咀嚼一些难懂的篇章,尝试建立自己的初步理解。正如辩证法说的肯定-否定-在否定的循环,不迈开第一步,永远没有螺旋式上升。

本篇文章就是系列文章“正读《资本论》”的第一篇,内容将不定期更新,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唤醒更多的人阅读,品味,运用这套宝贵的方法。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备一套三卷版《资本论》,随时翻阅,随时笔记,随时写下新的,随时拿出来和我讨论。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 商品

第一章这是《资本论》的开篇之作,马克思使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叙述一个核心的问题:商品与货币的关系。从时间顺序来说,马克思认为一切商品源于凝聚了人类一般劳动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即用途、利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二重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即我们所说的用途和利用价值,目的是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这是商品交换的物质基础。

而交换价值,即商品之间所体现的共同价值,即值得人们去交换的参考标准,即马克思所说的“凝聚了人类的一般劳动”。交换价值起初的参考标准,是同一时期的人类平均劳动,应以该时期内同等生产力水平下所耗费的“平均劳动时间”来计算。

因此,交易价值可以理解为“平均劳动量”。这个平均劳动量,在不断扩大的商品交换范围和链条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标准”,即一般等价物。这个一般等价物,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固定在“金银”等贵金属身上,形成了“通货”,即后来的货币。货币经过积累,成为了资本。人们常常会使用货币的数值(价格)来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特别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体现。

资本演化的逻辑链可概括为:人→劳动劳动产品→商品→货币→资本。

正如宗教里的神是人的异化一样,商品是将人异化为物的一种崇拜模式)。马克思将这个从人向物转变的过程,称之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并概括为“商品的拜物教”。其实后世说的“拜金主义”,其实

以上为第一章的基本内容。以下为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和个人见解

Q1 为什么马克思要从分析商品的二重性开始《资本论》?

据马克思观察,以大工业生产方式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往往会出现工业和经济双繁荣的现象,而最直接的表现有二:1)庞大的商品堆积,即生产力极大发展,产品数量几何级别增长。2)在大量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生产方式(封建制度,及人身依附的生产模式)被彻底打破,社会分化出大量的“无产者”。

而社会财富的基本形式就是这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通过交易,转化为货币,通过货币的积累,成为一股看不见的巨大力量,那就是资本。从逻辑链上说,资本其实是大量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换句话说,资本就是人。因此,要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模式,必须从“商品”这个基本单位着手。

Q2. 商品和劳动产品的区别?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联系?

商品必然是劳动产品。但是劳动产品并不一定是商品。

马克思认为,商品首先是一个物质的“对象”,与本体相对。商品之所以是商品,是因为能够满足人的生理或心理的需求。只要被人们所需要,这个物品就具备了用途、价值。马克思称之为“使用价值”。

劳动产品是商品的胚胎,经过人类“需求”的“点化”、“开光”、“受精”之后,就成为了“商品”这样的新生命。和人类有性繁殖一样,男女各处一端,通过“需求”(共鸣、情愫、爱情、爱欲,任由你如何命名)产生“关系”,终于诞生了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元素“商品”。因此,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交换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从这一看就容易理解,为什么说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交换价值。但是有交换价值的必然有使用价值。因此商品既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换价值,两者的比例不尽相同。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就是商品本身的作用、用途、功能、质量等具体的参数,而交换价值更多体现为共同的价值认可,后世多采用货币形式体现。

正如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商品是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元素。虽然商品自古有之,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是近代才有。劳动转化为商品必须依赖社会形态。没有社会的分工所诞生的同质化大规模生产方式,就无法形成交易的环境/土壤(市场),则无法形成商品。因此,但从商品不能判定社会的组织形态。正如从若干家庭组织不能判断一个社会形态一样。只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大工业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时候,这个社会才能称之为“资本主义”社会。

Q3. 商品的价值形式及表现是什么?

马克思认为“商品只有作为同一的社会单位,即人类劳动的表现才具有价值对象性,因而他们的价值对象性纯粹是社会的。价值对象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必须放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下才能体现。这种社会语境的参考标准有三个:

1)人们有一定的社会组织

2人们采用人类劳动来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参考标准

3)不同的商品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使之愿意产生交换的关系

因此,商品的价值形式,更多体现在其交换价值上。交换价值主要的形式有“相对价值和等价形式”相对价值,是指使用商品作为参照物的价值体现。表现为一件A商品能换多少件B商品。而等价形式,则是交换扩大之后,社会形成的共同参照标准。因为使用商品作为参考标准有诸多的不便,因此交换过程呼唤一种方便计量、比较、互换、计算的“通用货物”,而通货最后选择了“金银”等贵金属,成为后世的货币。

尽管其形态是货币,但是从本质上说,货币是一种一般的等价物,是人类劳动(即时间和精力)的标准化体现。标准化是工业文明的基石,而价值标准化,则是资本主义的底色。因此,货币的出现,完成了“商品价值的量化标准”过程,摇身一变,成为“价值”的代名词。而货币只不过是充当人类或“人类劳动”的代理角色,讽刺的是,却最终登上了“价值的宝座”,好一幅“农奴翻身作主人”的景象。

Q4. 商品的本质是什么?

商品,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最终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打个比喻就是,商品把活生生的人类,变成冷冰冰的可交换“物体”,通过交换,变成“货币”这种血液,最终汇聚成资本这种血液池,供社会这个大型的有机体吸取营养。

难怪,马克思会说资本自诞生之日起就沾满血。虽然现代工业比以前更加人性化了,但资本化诞生的过程今天读来依然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后面,我还会分享 第二章 交换过程 以及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这两章内容,敬请留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