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资本论》的一些体会——第一卷1至4章

 潘海露 2023-08-30 发布于江苏

我读《资本论》是从1972年开始的。那一年,我22岁,刚从西海固山区农村被招工到固原县食品公司工作不到一年。有一次,我从我们小县城的新华书店买到了一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这卷书的内容正是《资本论》的第一卷。买书后回到宿舍,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读了起来,那天晚上,我就读到了后半夜。

当时我是66届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在此之前,我曾花了一年时间读通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从《反杜林论》中,我已大致上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同时,通过对《反杜林论》的学习,我也对从西方国家翻译过来的理论作品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这为我后来读《资本论》打下了基础。

在初次读《资本论》的时候,我手头没有任何一本关于《资本论》的指导书籍,周边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对我阅读《资本论》作辅导或提示。后来回想起来,我觉得,这也许对我是一件好事,因为我可以不受任何前人留下的条条框框去读这本书,用我当时那颗童真的心,去体悟马克思给我们描绘的那个复杂而奇妙的世界。

当年我读《资本论》时写的那些笔记,几次大搬家后已经找不着了,但是,我写在原书页边和空白处的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感悟、记号都跟原书一起保留着。我就从我当年写下的那些批注、感悟和记号,来重新找回我当年的思想轨迹,向网友们谈谈我读《资本论》时的一些体会吧。

首先,我认为,《资本论》就是“论资本”,马克思的这部书就是写“资本”的,资本就是这部书的主题、主角、核心范畴。

资本,这个主角,在这部书的第二篇第四章中才开始粉墨登场,因此,我把《资本论》第一卷第一至四章(第一、第二篇),单独划分为一个段落,认为这个段落讲的是“资本是怎样蜕变出来的?”的故事。

我读《资本论》的一些体会——第一卷1至4章

下面我谈一下我当年读《资本论》第一卷第一至四章的一些体会:

1、资本是一只超级大怪兽

资本,这只超级大怪兽,它本来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是,它又反过来控制了人类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凌驾于所有人类之上。

这只超级大怪兽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在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是人类的物质力量,还是精神力量,都无法与之抗衡,它控制着无数人的命运。

这只超级大怪兽的力量的强大和恐怖还在于:它能不断地在运动中实现自我增殖、自我壮大。在当代,这只超级大怪兽的力量早已经越出了国家的边界,成为了“跨国资本”。

2、要理解资本这只超级大怪兽的来历,先得从理解商品这个幼兽仔开始

资本的蜕变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商品、货币、资本。

商品,是资本这只大怪兽的幼兽仔,这些幼兽仔的发育,蜕变出了货币,最后又蜕变成了资本。因此,在商品这个幼兽仔的身上,包含着资本一切属性的基因。

商品是什么呢?它只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是“人手的产物”,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有用的东西。但是,劳动产品一旦成为了商品,就变得非常古怪起来,“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9页)。例如,用木头做桌子,“但是桌子一旦作为商品出现,就变成一个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了。它不仅用它的脚站在地上,而且在对其他一切商品的关系上用头倒立着,从它的木脑袋里生出比它自动跳舞还奇怪得多的狂想”(同上,第87页至89页)。

这就是马克思说的“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理解《资本论》的第一道理论难关!理解不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或者,自已认为理解了却并没有真正理解,那么,即使你把《资本论》这部书反来复去读破了,你也无法真正理解资本。

3、理解“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最关键点是在哪里?

作为唯物主义辩证法大师,马克思分析了商品中蕴含的三对矛盾:

(1)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3)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这三对矛盾,我们千万不可以把它们等量齐观。必须认请楚:“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才是其中最本质的基本矛盾,其他两对矛盾,都只不过是“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这对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罢了。

人们都知道,在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引起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诞生以后的数百年间,人类在生产力发展上取得的成就,比人类社会以往几千年取得的成就总和还要大许多许多倍。这都是因为什么?这都是因为:(1)人类社会生产的重心从农业转向了工业(手工业);(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用社会化大生产取代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

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现阶段的本质特征是社会化大生产,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第一个组织形式。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基本矛盾是“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同时,商品中蕴含的基本矛盾,也是“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思考题: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是我当年写在《资本论》第一章页边的给我自已出的思考题)。)

“劳动产品一釆取商品形式就具有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形式本身来的。……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已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釆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同上,第88页至89页)。

商品拜物教理论,是以后的货币拜物教理论、资本拜物教理论的基础,为了帮助大家加深理解,本人再唠叨几句:

(1)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根源于社会化大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经济联系。这里所说的“全部社会经济联系”,不仅仅是指生产领域内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还包含了商品生产者、商品流通者、商品消费者、市场服务者、市场管理者等在内的全部商品经济参与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联系。

(2)这些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在商品世界里,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3)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是在一刻不停地运动、变化着的,这就导致,在商品世界里,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在一刻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例如,市场行情的变化,各种商品供求关系变化,各种商品价格的高低涨落等。

(4)在自由化的商品世界里,人们无法控制商品的供求变化和价格运动,反过来,商品的供求变化和价格运动却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命运。商品,从“人手的产物”变成了凌驾于人们之上影响人们命运的东西。

关键点:商品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商品这个幼兽仔是怎样蜕变为货币的?

货币有个别名,叫“金钱”。

说起这个金钱,那可是大名鼎鼎。中国魏晋朝时有一个名叫鲁褒的人,就写过一篇《钱神论》,他把金钱尊之为神: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其积如 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故能长久,为世神宝。……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由此论之,谓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生,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问非钱不发。……”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的一个注释中引用了莎士比亚名剧《雅典的泰门》里的一段台词,也跟《钱神论》的意思差不多,形象地说明了金钱是如何成为一种凌驾于一切人们之上的超现实的恐怖力量的。(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52页)

理解货币拜物教性质,要比理解商品拜物教性质容易一些。因为凡有社会经验的人们,都会看到现实社会中的金钱的力量。

如果把商品称为幼兽仔的话,则当商品蜕变为货币时,货币已经成为一个能呼风唤雨的怪兽——一个“神”了。那么,货币(金钱)是怎样从商品中蜕变出来的?《资本论》的作者马克思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理论(逻辑)过程:

(1)交换价值

一个商品的价值,不能通过它的自身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另一个商品相对地表现出来。

例如,一座小木屋,它的“价值”不能通过它自身表现出来,无论我们怎样围着小木屋转来转去地搜寻,甚至我们把小木屋折掉,我们也找不到它的“价值”在哪里。

但是,如果我们说:这座小木屋值5头牛,人们就立刻知道:哦,原来这座小木屋的价值是这么多。在这里“5头牛”成了价值的化身,它是用来表现这座小木屋的价值的。

商品的价值,本质上是蕴藏在商品形式中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商品的“价值对象性纯粹是社会的”,它们中“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1页)在我们举的例子中,小木屋的“价值”里,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小木屋的“价值”,只能用另一种商品“5头牛”,相对地表现出来。

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另一种商品相对地表现出来,称为这种商品的“交换价值”。

(2)交换价值的四种形式

马克思分析了交换价值的四种形式:

①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②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③一般价值形式;

④货币形式。

交换价值形式,经历了从简单的形式到货币形式这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过程,既是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也是货币产生的逻辑过程,其实,更多地是逻辑过程。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形态,也是成熟形态。

货币形式的确立,意味着从商品世界里最终分出了一种商品,由这种商品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行使“一般等价物”的各种功能,而除此以外的所有其他商品,不再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功能。

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将贵金属(金、银、铜等)这类商品,确定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即货币,这是与贵金属的特殊自然物理属性分不开的。

(4)金钱(货币)的力量从何而来?

我们前面已说过,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来源于:社会化大生产中,商品生产劳者者的劳动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性质,或者说,来源于社会化大生产中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

在四种价值形式的演变、发展中,商品内含的三对矛盾也相应地发展起来,最后在货币形式中表现出来:

①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

②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

③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也就是说,社会化大生产中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最后集中体现在了充当货币的这种商品中,这就赋予了货币(金钱)一种特殊的能力(权力):它可以与一切商品交换。

只要你拥有了足够的金钱,你就可以买到一切你想要的东西。当这种“商品观念”漫延,浸透到其他各种非商品领域时,人们发现,金钱甚至可以买到许多非商品的东西:人的社会地位、人的名誉、人的良心或良知,等等。只要你有了足够的钱,你就可以几乎支配和掌握世界。

巴尔扎克在他的小说《幻灭》中写了这样一个情节:一位外省青年拉斯蒂涅来到了法国首都巴黎。当有人问他对巴黎的感想时,他回答了一句话:“我发现这里样样要钱买,样样可卖钱。”

5、货币转化为资本

当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时候,整个蜕变过程就完成了。

资本与货币有什么不同?

货币只是单纯的金钱,而资本则是“能够生出钱来的钱”。当金钱一旦能够生出儿子来,它就成了资本。

资本(会生儿子的金钱)生儿子,与人或动物生儿子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人或动物一旦把“儿子”生出来,这“儿子”就与母体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了自已独立的成长过程。而它的母体,则将在以后的自然过程中衰老、死亡。

资本(会生儿子的金钱)则不同。它的儿子小资本(小金钱)与母体是同质的,小资本(金钱)一旦出生以后,就可以与它的母体融合到一起,变成一个更大的资本(金钱)。

所以,资本生儿子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本不断地自我增值、自我壮大的过程,而且,这个自我增值、自我壮大的过程在理论上是没有止境的。

我们都知道,资本生的儿子,马克思将它称为“剩余价值”。

《资本论》第一卷的其余部分的中心内容,是揭示剩余价值产生的奥秘。

但是,剩余价值只能在资本的运动中产生,也就是说,资本只有在不断地运动中,才能生出儿子来,它才是资本。如果有人把一百两黄金埋到地底下或放到保险柜里,那么,即便过了一百年、二百年,这一百两黄金还是一百两黄金,它生不出儿子来。只有把资本投放出去,它才能带着它的儿子回来。人们把资本投放出去的行为,称作“投资”。

所以,《资本论》第二卷,其中心内容,我们概括为一句话:“资本是一个运动”。这一卷讲的是资本的种种运动形式,与资本运动相关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影响。

至于《资本论》第三卷,讲的是:当资本在现实社会中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它是穿着各种外衣的。“价值”穿上了“生产价格”的外衣,“剩余价值”穿上了“利润”、“利息”、“地租”等外衣。马克思在这里要告诉我们的是:这些外衣如何掩盖和歪曲了资本真实的本质,使这只超级大怪兽看起来象个绅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