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第八卷│艺增第二十七(8)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0-15

2019年7月2日,星期二,农历己亥年【猪年】五月三十

今日品读王充《论衡》第八卷——艺增第二十七(8)

《论衡》第八卷│艺增第二十七(8)

【原文之八】

儒书又言:“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言其家有君子之行,可皆官也。夫言可封,可也;言比屋,增之也。

人年五十为人父,为人父而不知君,何以示子?太平之世,家为君子,人有礼义,父不失礼,子不废行。夫有行者有知,知君莫如臣,臣贤能知君,能知其君,故能治其民。今不能知尧,何可封官?年五十击壤于路,与竖子未成人者为伍,何等贤者?子路使子羔为郈宰,孔子以为不可:未学,无所知也。击壤者无知,官之如何?称尧之荡荡,不能述其可比屋而封;言贤者可比屋而封,不能议让其愚。而无知之夫击壤者,难以言比屋,比屋难以言荡荡。二者皆增之所由起,美尧之德也。

【字词】

1、郈:( hòu)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东平县。

【拙解】

儒书又言:“尧、舜时期的臣民,可以是每户都有被封官的人。”这是说每家人都有君子德行,都可以被封官。若说可以被封官,可以;若言每户人家都有被封官的人,夸张了。

人到五十岁为人父,为人父却不知君王之德,如何教子?太平之世,每家皆为君子,每人都知礼义,为父者不失礼,子女不会失德行。有德行者有知他人之能,知君王者莫过于臣子,臣子贤则能理解君王,能理解其君,故而能治理百姓。如今人们若不能知尧功德,凭何可封官?五十岁的人在路上玩击壤游戏,与儿童和未成年人厮混,是何贤者?子路让子羔作为郈邑长官,孔子认为不可:未学成,便无知识。击壤者无知识,如何为官?称赞尧德行浩荡,不能说当时每户百姓皆可被封官;说每户贤者皆可受封为官,但不能妄议其愚昧。既然有如那位击壤者的无知之人,就不能妄言每户皆有封官,既然不是每户皆有封官便不能轻言尧的德行浩荡。二者皆为夸张之说,夸张之说的缘由,是为赞美尧之德行。

【小议】

儒书所说的“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窃以为并非指封官,或许是说当时的臣民受尧、舜以德治国的感化,均看重个人德行,每家每户都会按照道德标准做事,或许这才是那个“封”字的意思。德,既指个人的品德,亦指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社会的底线。个人的品德在社会公德之上,便可为社会所容;个人若是不能遵守社会公德,自然会为社会所唾弃。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