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第九卷│问孔篇第二十八(22)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0-15

2019年7月14日,星期日,农历己亥年【猪年】六月十二

今日品读王充《论衡》第九卷——问孔篇第二十八(22)

《论衡》第九卷│问孔篇第二十八(22)

【原文之廿二】

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出使子贡脱骖而赙之。子贡曰:“于门人之丧,未有所脱骖,脱骖于旧馆,毋乃已重乎?”孔子曰:“予乡者入而哭之,遇于一哀而出涕,予恶夫涕之无从也,小子行之。”

孔子脱骖以赙旧馆者,恶情不副礼也。副情而行礼,情起而恩动,礼情相应,君子行之。颜渊死,子哭之恸。门人曰:“子恸矣。”“吾非斯人之恸而谁为?” 夫恸,哀之至也。哭颜渊恸者,殊之众徒,哀痛之甚也。死有棺无椁,颜路请车以为之椁,孔子不予,为大夫不可以徒行也。吊旧馆脱骖以赙,恶涕无从;哭颜渊恸,请车不与,使恸无副。岂涕与恸殊,马与车异邪?于彼则礼情相副,于此则恩义不称, 未晓孔子为礼之意。

【字词】

1、骖:(cān)古时驾在车前两侧的马。

2、赙:(fù)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3、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拙解】

孔子去卫国时,遇见曾住过的客店在给人办丧事,便进去哭丧,出来后让子贡解下一匹骖马送去作为丧礼。子贡说:“门中弟子有人办丧事,未曾有过解骖马作为丧礼的事,却在曾经住过的客店送骖马为丧礼,岂不是过于礼重吗?”孔子说:我刚才进去哭丧,心中觉得哀痛而流出眼泪,我觉得只是流泪却没有相应的丧礼不好,学生你去送丧礼吧。”

孔子解骖马送给曾经住过的店家作为丧礼,是因为觉得只表达感情却不送丧礼是不好的。动情亦送礼,动感情而表心意,礼与情相应,是君子所行。颜渊死时,孔子悲恸大哭。弟子说:“先生太悲恸了。”孔子说“我不为这样的人悲恸还会为谁悲恸呢?”恸,是悲哀至极。孔子哭颜渊悲恸,与其他弟子有很大不同,是极度哀痛。颜渊死后有棺无椁,颜路请孔子卖其车买椁,孔子不同意,认为为大夫者不可以徒步出行。到曾经住过的店家可以解骖马作为丧礼,说是认为只哭丧而无丧礼不好;哭颜渊以至悲恸,却不同意卖其车为颜渊买椁,便是与其悲恸不相符。岂非哭涕与悲恸不同,送骖马与卖车买椁相异吗?于彼事便是应礼与情相符,于此事则是恩与义不相称, 不知孔子对丧礼之意何解。

【小议】

孔子在卫国,哭丧于“旧馆”,出来后再令弟子以骖马为丧礼送与“旧馆”,如此一来,令卫人既感受到了孔子的情,与体会到了孔子礼之周。孔子游列国,不就是要广推其“礼”、“乐”之道吗?所以,遇到了机会,便需做出动静来,再由他人“广而告之”,盛传孔子重“礼”。那么,哭颜渊甚是悲恸,却为何不能卖其车为他最得意的门生买椁呢?据传是因为孔子认为“大夫不可以徒行”,可是这个传言未必是真实的。颜渊一生追随孔子,唯孔子之言是从,不经商、不入仕,只做学问,以至穷困至极。或许正是因为孔子认为颜渊甘于穷困,死后亦不应违其志,故而“请车不与”。生时不求富贵,何需死后风光?孔子与颜渊既是师徒,亦堪称知己。颜渊尊孔子,从无任何“难问”;孔子知颜渊,遂从其愿。窃以为此便是孔子“为礼之意”。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