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江(勤礼),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太平时光 2019-10-15

乾江,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乾江小镇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11年(元鼎六年)。汉武帝平南越,划出南海、象郡交界地方置合浦郡,郡治徐闻(今广东省海康县地域),同时设合浦县。而乾江小镇应该是在此时设置。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贸口岸,这里还存留着诸多“海丝”气息。如今繁华散去,却掩盖不住其昔日的辉煌。

乾江自古及今,素以崇尚文化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而闻名遐迩。近代在合浦成立学校以乾江为最早。乾体学堂成立于1901年,比廉州中学还要早5年。接着乾体秩序学堂、海汇学堂和峙山小学先后成立。在二十世纪之初,乾江这块方圆不过一华里左右的地方,却有学校4所,再加上私塾,还有基督教办的女子小学,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在当时而言堪称发达。这里不仅读书人多,而且家长重视培养,学子刻苦钻研,学习风气浓郁。过去在钦廉四属出了名的“勤礼婆”,就靠一根挑鱼卖的扁担供子女甚至供丈夫上学读书的事例屡见不鲜,并为后人传为佳话。乾江民风淳朴,学风甚优,因而当地出类拔萃的文人学者古今不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合浦县第一位考上清华大学的就是乾江的冯乃谦。

文化教育发达之乡,必然是人才辈出之地。乾江自古多文人,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间这里所出的举人、进士有好几百个,仅清末有碑可考的就有50多人。新中国成立初期,乾江曾一度设乡,之后又有过乾江人民公社之称。但随着行政体制的变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乾江就一直按村一级建置,更准确地说是居委会加村委会两个村级单位,人口合计也不过四五千人。难得的是,从这里土生土长走向全国各地,遍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竟有数百人之多。仅按获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者就有200多人(其中正教授60多人)。他们当中杰出的代表有:清华大学教授冯乃谦、中山大学教授李瑞声、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郑家燊,还有医学界颇有名望的妇产科专家潘启源、外科专家苏景道等。他们都是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头衔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科学家。这200多名教授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又时时处处关心和支持着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他们当中尽管有的人已经退休离岗,但仍然热心与家乡保持联系,并且希望能有机会为家乡的事业多作贡献。乾江这个让珠乡人引以为豪的人才荟萃之地,也被称为“教授村”。

乾江古圩

乾江,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村支书苏立全带记者来到乾江古圩的一处古屋。在老房子住了40多年的陈姨说:“这房子有120年历史了,冬暖夏凉,好住!”青砖在乾江很受欢迎,这里的房屋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大都保持了近代中国南方传统民居的特色。许多房屋外墙上有翠绿的小草从砖缝调皮探头。

乾江,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乾江古圩上的百年老屋

乾江,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走在狭窄弯曲的古圩小巷,仿佛进入一段尘封的历史。“这些青砖也有百年了!”苏立全指着地上的青砖说。

乾江,古称“乾体港”,“南流江河口,古称三汊港”,“乾体港”便是这样一个江河的汇集口。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外贸口岸,这里今日还存留着诸多“海丝”气息,有南方古镇的旧建筑、古朴的民居、曾经繁华的街道和商铺、码头。尽管寂静,却掩盖不住其昔日的辉煌。本来,乾体与乾体港是紧密相连的,后因南流江的冲积平原扩大,乾体范围的海面变成陆地,乾体港不复存在了,与之相连的乾体名称也被淡化了。继之而来的是乾江的发展和繁荣,于是人们逐渐地把乾体改称为乾江了。

乾江自古以来,和城镇一样,每天集市,且全天候早、午、晚三市,热闹非凡。远近乡民,包含乾体周边各村村民甚至廉州居民都来参加圩集。其中廉州、党江商贩赴集者众多,达12000人;还有今浦北而来的“上路佬”挑货来墟贩卖,再于回程时购物肩挑回乡。乾江古圩位于合浦县县城南郊8公里处,总面积1.2平方公里。乾江古圩古迹繁多,独具特色,街巷阡陌,庭院别致。

乾江沙谷米

乾江,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沙谷米作为北海的一种特色传统小吃,曾经是不少人儿时记忆中的美食,近年来由于原料难找、手工制作成本高等原因,沙谷米的制作量逐年减少,在市场上已越来越难觅身影。以前在合浦乾江,几乎每家每户都做沙谷米卖,如今仅有两家小作坊仍在坚持制作,产量大大缩减。

乾江,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乾江沙谷米

乾江,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合浦县廉州镇乾江街工人忙着晒制红薯粉,做沙谷米。

林启波 摄

记者来乾江时是阴天,来到制作沙谷米的店家时,店家遗憾地说:“天气不好,这几天不做。”乾江沙谷米是用海薯、桂薯和状元薯制作,原料经过磨粉、制粒、锅炒、烘晒等数道工序精制而成。沙谷米呈小圆形颗粒状,食用时用水与其煲煮并加进适量砂糖,口感清爽,香甜味美,独具特色,是清热解暑的佳品,在广西闻名遐迩。产品远销南宁、钦州、广东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

乾江大井

乾江,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乾江大井俗称方井,位于合浦县廉州镇乾江村委大井村小组西侧,用约2.8米长的黑色石条垒砌而成,井内空宽2米,深10米,呈四方形,此井建于北宋初期,井水清凉味醇,珠乡人常取之酿酒、煎茶。

乾江,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乾江,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乾江大井

古时廉州城官宦富商不惜费神取此井水煮饭、酿酒,历代朝廷官吏到廉州寻珠找宝时均以尝到此井水为荣,苏东坡到廉州时,为尽地主招待诚意,官宦专程派人取此井水煎茶,苏东坡饮后赞不绝口。900多年来,此井一直被人们传颂。近年来,廉州镇政府筹资对该井进行维修改造,使方井痕迹依旧、风景迷人。

广西首家民办近代新型学堂

乾江,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位于乾江古镇上的合浦县第五中学原名乾江中学。来到校门口,记者首先被大门外典雅的东西两楼吸引。红色楼体的东西古楼披挂沧桑,巍然屹立。进入校园,古榕苍翠,绿意盎然。这是广西第一家民办近代新型学堂,距今已有118年历史。

乾江,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学校门口的东西古楼披挂沧桑,巍然屹立

文化底蕴深厚之乡,必是教育发达之乡。合浦五中的校长向记者介绍了学校的百年办学历程。早在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新政,其中包括废除科举,进行教育改革。为此,清廷下诏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及其直隶州均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在新政的推动下,新式学堂在各地大量兴办。此时乾体有识之士迅速响应,于1901年将文武庙改设为乾体学堂(小学)。1942年秋私立乾体中学成立,1950年改为合浦县第五中学,1959年称为合浦县乾江初级中学,2002年秋,又恢复合浦县第五中学的名称。学校历经百年风霜,成为一所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人才辈出的农村初中。

学校学习之风浓郁。当地群众说:“乾江一户就有一个大学生。”在教育相对落后、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乾江出的大学生之多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清华大学教授冯乃谦、中山大学教授李瑞声都是乾江中学的校友。他们看望母校时曾深情回忆:我们在这里读书时,晚饭后同学们总是三个一堆、五个一群的围在一起,以大地当纸,树枝作笔,研究、探讨数理化等学习上的难题;或是在晨曦初露时在校园里诵读语文、英语等。这种奋发向学的精神在校园蔚然成风,并且薪火相传。

乾江,原来你两千多岁了!

乾体学堂旧址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自乾体学堂创办至“文革”前,学校名师辈出。曾任廉州中学学监的林朱赞,乾体中学第一任教导主任苏立柽,合浦县第一个在学校推行注音字母教学的郭李亮,合浦第一个留学日本的乾江人苏健今,以及苏廷煦、罗光献等老师,都是有口皆碑的好老师。苏廷煦是数学老师,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推行“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每人每天或每周用字条写一个自己未能解决的数学问题交给他,然后他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研究探讨,极大带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教学成绩非常突出。那时每年两个班学生初中毕业,几乎有近1个班的学生考上廉州中学,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数学、物理黄”之称的黄练章老师,深受学生们喜爱。黄老师讲话像打雷一样响亮,他经常利用晚饭后的时间,抬一块大黑板到教室外面的空地,给学生讲授数学或物理方面的知识。进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历都有了显著提高,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学人员占80%。各个科目均有担岗的教学骨干以及县、市教学科研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