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希腊两千年史》亚历山大东征10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09-01

亚历山大东征10

马其顿人借老天的掩护把步兵、骑兵都集中到岸边。正巧破晓之前雨过天晴,风平浪静,亚历山大趁著下雨之时展开行动,率领5千骑兵、1万步兵组成突击渡河队伍,在亚历山大亲自指挥下开拔到渡河点,然后分别登上船筏,驶向对岸。快到岸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印度哨兵发觉了一切,消息很快传到波罗斯王那里,波罗斯王没有料到对方会如此神速地偷渡成功。但此时此刻,波罗斯王并未弄清马其顿军的真正作战意图,对方是真正的主动出击还是佯攻.他一时难以定夺。最后,波罗斯王派遣自己的儿子率2千骑兵和120辆战车前往迎击亚历山大军。

就在波罗斯王迟疑不决之时,亚历山大已经让6,000名步兵和5,000名骑兵渡过河流并且已经组织好队形,亲自率领骑兵于前方全速前进。当波罗斯王的儿子率军抵达时,发觉亚历山大的主力已经渡河连忙准备撤退,亚历山大发觉敌方数量较少,立即率领骑兵兵力击溃这支印度部队,波罗斯王之子和400名印度兵战死,其余战车和车上的各小队士兵连忙撤退,但因道路泥泞,车辆难于运转,很快被马其顿俘获。

逃兵很快回到波罗斯王那里,波罗斯王听了他们的汇报之后才恍然大悟,后悔自己一时的犹豫不决所造成的损失。此刻他下定决心,与亚历山大一决雌雄。他留下几头大象和少数兵力驻守营地,自己则亲率4000骑兵、300辆战车、200头大象和精锐步兵约3万人朝亚历山大开去。队伍很快来到一片平坦而坚硬的沙地(有学者认为,此地乃加尔里平原,现在的地名是塞瓦尔村和巴克拉尔村),停止前进,扎下营地,并布下阵来。“最前线布置一列大象,每隔大约十来丈摆一头,以便在整条步兵防线之前再形成一条防线,这样到处都可以吓唬亚历山大的骑兵。”并在对方的重装部队前进时,使之遭受大象的冲击与践踏。“大象后面部署的是步兵,处于第二线。实际上这些步兵纵队或多或少填补了大象之间的空隙。”此外,波罗斯王又在其“两翼部署了步兵,甚至延伸到大象防线以外。在两翼的步兵之外又部署了骑兵,骑兵之间还部署了战车”。与此同时,亚历山大也部署好军队,采用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的战术。“决定不从中央突破敌阵,因为那里有一排大象摆在最前面,方阵也以密集队形部署在大象的间隙中。”

亚历山大深知骑兵是自己的优势,于是准备率骑兵从左右两翼夹击波罗斯王,由他自己和大将科那斯及德米特里亚分别指挥左右两路骑兵。接着又命令部将塞琉古、安提格尼斯和陶郎带领步兵方阵,等待骑兵将敌军步兵主力和骑兵打乱之时,立即出击。

双方兵力部署完毕且已作好战斗准备。希腊军先发制人,亚历山大命令马上弓箭手约1千人向敌军左翼猛冲,并且齐放排箭,迅速打乱对方,亚历山大趁此率军飞奔敌人左翼,给予猛烈打击,大将科那斯也依令行动。印度军不得不将骑兵改为双重队形,波罗斯王连忙抽出其中数量最大、战斗力最强的那一部分骑兵对抗亚历山大,另再派一部分迂回对付科那斯,印军由此打乱了阵势和部署。亚历山大趁印军骑兵后转时,连忙发动对正面敌人的攻击,迫使印军急忙向自己的大象靠拢,而印度象倌则驱赶大象前去阻止亚历山大骑兵。马其顿方阵兵立即向赶象者投掷标枪,随即包围大象,向大象投枪射箭,不久,马其顿步兵在骑兵的配合下,将战象挤到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这些大象胡冲乱撞,践踏破坏。不管是敌是友,都受害不小。……有的大象由于厌烦,又已无人驾驭,……仿佛被大祸临头刺激得发了疯,不停地左奔右突,横冲直撞,践踏破坏,不遗余力”。马其顿部队有回旋余地,“大象冲来,他们就退;大象一逃,他们就追。一直不断地用标枪投射它们。”而印度部队却与此相反,他们夹在大象之间,受的伤害更大。后来,大象精疲力竭后,狂吼着慢慢后撤,亚历山大立即率骑兵包围上去,再令步兵把盾牌连接起来互相靠拢,形成极其密集的队形,一齐攻击印军。波罗斯王虽亲率骑兵英勇作战,且身先士卒,奔驰在战场上,但终究敌不过亚历山大的强大军队。最后,印度骑兵除极少数逃脱外,在希腊方阵的进攻下全军覆没。印度步兵也在四面八方遭受伤亡。

据统计,此战下来,“印度步兵死亡近2万,骑兵约3,000,战车全部被毁”,幸存的战象全部被俘获。波罗斯的两个儿子、当地的总督以及不少指挥官均被打死。而亚历山大的队伍则损失极小,战死约80名步兵、200多名骑兵。

在战斗中,波罗斯王不仅作为统帅,也相当英勇。紧管他的军队已经败乱,但他并未率先逃亡,而是继续鼓舞士气,在战象上拼命作战。直到波罗斯王右肩受伤后,知道大势已去才撤离战场。根据罗马查士丁记载,波罗斯王在这场战役曾经与亚历山大单挑,当时亚历山大骑着战马奋战,但在两人决斗时落下战马,亚历山大的护卫连忙冲过来搭救并俘虏了波罗斯王。

亚历山大派早已归顺的印度首领太克西利斯劝降波罗斯王,波罗斯王一口回绝,被带至亚历山大面前,仍旧无屈服之意,反要求对方象对待国王一样对待他。波罗斯王的英勇、战技精堪让亚历山大印象深刻,据传波罗斯王身高180多厘米,当波罗斯被带到亚历山大面前,亚历山大问波罗斯王希望自己如何对待他,波罗斯王回:“亚历山大,如一国之君对待我”。亚历山大随即表示这个他自然会如此,并继续问他有什么要求,波罗斯王短短回答:“一切要求,就在我刚刚的回答中”。

亚历山大非常欣赏波罗斯王的英勇不屈,更重要的是,印度河流域地域广阔且复杂,亚历山大无法且无力统治,因此将波罗斯的王国主权还给波罗斯王,甚至把比他原来国土更大的地区也划给了他,以此争取人心,减少抵抗。

希达斯皮斯战役的一大特点是利用大象作战,这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象战。在战斗中,波罗斯王消极防御,部署失当,听任对方采取攻势,而马其顿军队则采用了灵活机动的战术,亚历山大善于调动敌人,佯动惑敌,使对方放松警惕,松懈斗志,再作迂回行动,避敌之长,击敌之短,骑兵与步兵协同作战,使对方的阵脚大乱,高大凶猛的大象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威力,反而伤害了自己人。在波罗斯之后,布阵战法一般已不再使用,它逐渐被机动灵活的战术所取代。

这时的战象背上没有象舆,也不是独立的作战部队,只由两个战士骑着作战。亚历山大为了纪念这次特殊的战斗,发行了铸币和奖章,上面刻有骑着战马的亚历山大和乘坐战象的波鲁斯作战的图案。

战后,亚历山大在战场附近建造一座城市,命名为尼西亚来庆贺这场胜利。另外还在不远处建造另一座城市布西发拉斯,这座城市为了纪念亚历山大的爱马布西发拉斯而建的,它在前326年老死在这边,然而,一些其它历史记录认为布西发拉斯并不是老死,而是在希达斯皮斯河战役中战死。

亚历山大继续往摩揭陀的方向进军,但是他的军队因为连年争战相当疲倦,继续前进的话前方又有一支庞大的印度军队。当行军至今日的比亚斯河(Beas River)时,马其顿士兵们拒绝前进并希望能往西返回家乡,尽管亚历山大心中仍有遗憾,无奈下把路线转往南方,准备从印度河口返回巴比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