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金文字简释二则

 道2和 2019-10-16

作者简介:郭小武,别名肖武,近号好天。1960年出生,河南孟津人,近白马寺,龙门石窟、邻中岳嵩山。先后就读于河南大学中文系、杭州大学汉语史硕士专业、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甲骨学与殷商史博士专业,师从胡厚宣先生学习甲骨学。现就职于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进行字典编撰工作。北京民进文艺委员会委员。

古文字知识的学习,首要的当然是关于古文字形音义的学习,但仅此还不够,还要结合古文献、古文物、古文化进行全面探索。下面的两则简释作为尝试,也作为示例,谨供读者赏析批评。第一则可以叫做“冏的启示”。

“冏”这个字或许大家还不太熟悉,其实它有“炯”和“炅”两个后起字比较常见。三字并行于世,而字音都读作jiǒng,义为“光明”,可以举一反三。下面着重谈谈远古时代“冏”的本形本义及其带给我们的一些重要启示。

“冏”形最初出现在距今约五千年前的远古陶器、特别是陶制纺轮上,是纺轮的主体纹饰之一。进入商周时代后“冏”纹更为盛行,大的青铜器上随处可见。关于此类纹饰的名称,有人叫它涡纹,有人叫它火纹,都很形象,但并不全面。我们之所以取“冏”纹之说,是因为它与甲骨文中的“冏”字形体相似,意义相通,本来就是一脉相传的。

“冏”在古书中常见的解释是“光”和“明”。“明”,从甲骨文到篆隶楷书都有“日月”、“冏月”两种写法,可知“冏”与“日”互通,可以变换。事实上,透过远古“冏”纹“冏”字圆中旋转的笔势,我们所看到的正是日月照射下光和气的蕴积勃动,而这应该就是“冏”的本义。《说文解字》说“冏”是窗牖中斑驳陆离、日光摇曳之象,虽然不很准确,却很耐人寻味,因为采光通气的窗牖景象,着实能把“冏”字构形立意的旨趣蕴于其中。

要想真正弄懂一个字,首先就要弄懂这个字的构形立意的旨趣,理出这个字发展演变的脉络。这可以说是文字学的起码要求。更高的要求,则是尽量联系社会历史文化去做深入的考察,看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的启示。大致说来,上古的“冏”纹“冏”字可以给我们带来下述两点重要启示:

第一,著名的易学八卦太极图的构形当与“冏”有关。通常认为太极图是古人仿照水中两鱼相会的情景而绘制的,而这种理解显然褊狭了点儿。拿太极图圆中旋动的景象与上古“冏”形对照,不难发现彼此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明湖映天光”(李白诗句),“涵虚混太清”(孟浩然诗句),两者的相似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这也就是说,太极图同样反映的是日月照耀下光和气摇曳升腾的景象。同时,与上古时代“冏”形联系起来后,还可为太极图产生的时代找到一个考古学意义上的可靠坐标,从而避免那种仅凭猜测说它起源于渔猎时代、伏羲时代、战国时代等种种想当然的提法。

第二,从“冏”纹“冏”字的传承看,汉字的产生肯定曾经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酝酿过程,而绝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试把距今5000年前(冏纹始流行)到3000年前(始有甲骨文)作为汉字起源的酝酿期,应该是比较可信的选择,应该比单从仰韶文化陶符推测,或干脆从甲骨文算起,要来得更有说服力。

当代古文字学家高明先生不久前曾指出:“汉字的起源绝不是只经一次试验即走向成功的,而是经过无数人的探索,若干次的试验,经过反复创造、使用、淘汰、再创造、再使用、再淘汰,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失败过多少次,最后才找到能适应汉语特点的要求的象形字体。”这是很精辟的见解。

图3-26

图3-26,上行:一二,纺轮“冏”纹;三,青铜器“冏”纹;四,甲骨文“冏”;五,篆文“冏”;六七,楷书“冏”。下行:一二,甲骨文“明”;三四,《说文解字》“明”;五,太极图。

第二则可以叫做“电,神,雷公”。请先看图3-27甲骨文、金文及《说文解字》所收“电”(包括“申”“神”)和“雷”。

图3-27

现代社会一时一刻都离不开电。带“电”的词,如电灯、电话、电影、电视、电脑、电梯、电车、电炉、电扇……可以排出一长串。然而,你知道古人眼中的“电”是怎样的吗?

商代甲骨文中的“电”和“申”是同一个象形字(参看图3-27)。字作闪电炸裂、光耀曲折之形,主体和现代用来标志电的符号“”相似。也很容易使人想到古人“雄电动连蜷”的诗句。由于此字很早就被假借为地支第九位的“申”,所以后来表示闪电本义的“电”便在上面加了个“雨”头。《说文解字》:“电,阴阳激耀也,从雨,申声。”用“阴阳激耀”来解释“电”,无疑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另外,从《说文解字》的说解中,还可以印证“电”、“申”原本是同一个字。“电”的现代简化字经过改变笔势重新恢复了古代写法,足见简化字有时比繁体字更能存古。

“申”字在《说文解字》中有两个解说,一是“电”(见“虹”字下),一是“神”(“申”下)。周代金文里有“享孝于皇申祖考”的话,意思是“祭献和孝敬伟大的神灵祖宗”。把“申”——也就是“电”——当“神”字用,说明当时的人的确是把“电”和“神”当成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来看待的。后来“申”旁加“示”才分化出“神”字。

古人究竟为什么把“电”看成“神”呢?列宁说过:“恐惧创造了神。”不错,正是人们对雷电的恐惧和敬畏创造了“神”。试想,古代所遇到的自然灾害,像山崩地震,森林大火,狂风暴雨,洪水泛滥,哪一样不是和雷电伴随在一起呢?《诗经》中就有“烨烨(音yèyè,光焰夺目的样子)震电,不宁不令(不令,不好)”的诗句,而古书中关于雷电击杀人畜的记载也比比皆是。就这样,古人对电的恐惧敬畏,变而为对神的恐惧敬畏,“电”也便成了“神”。

说过电神,再看雷公。“雷”在商周古文字中从“电”,“电”的四周有点、圈、“田”(参看图3-27),借以表示雷电相将、轰然有声。汉代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说:“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为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叩击之意也;其魄然若襒裂者,椎所击之声也;其杀人也,引连鼓相椎,并击之矣。”宋人王至《云仙杂记·天鼓》:“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雷声威震八方,如同擂动天鼓,可知古文字“雷”字的“田”旁并非田地之“田”,而是用来形容雷声的,甚至竟是用来图画“连鼓”之状的。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在我国丰富多彩的神话世界里,同样映示着汉字文化的光环。

——摘自 郭小武 《汉字史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