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需不需要系统学习?

 宗合宫 2019-10-16

系统学习”是一个有魔力的词语,放到科目前似乎都很恰当,给人以一种高级感。比如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系统学习财务知识,系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等等。英语这么重要的学科,系统学习似乎天经地义。

英语要怎么系统学习呢?

有的老师认为,幼儿阶段英语要以习得为主,但是孩子大了之后,就一定要完整地学一套教材,系统地掌握英语的语法和句型。有的甚至认为连习得都不用,小时候就不用学英语,上学之后系统学经典教材即可。

后一种观点,很多家长自然能看出问题,但是前一种是不是听着就感觉靠谱?

不过,真的如此么?为什么习得取得很好的结果,后面就要换成刻意学习呢?这背后有什么必然的逻辑么?

打个比方,一个人发现了一个大金矿,靠挖矿赚到很多钱,难免也有点小焦虑:我怎么才能赚更多的钱呢?这时一个人西服笔挺地走到她面前:你好,我是金融专家,赚钱这件事需要系统规划。原始积累阶段可以挖矿,但你现在已经小有资本,就需要用系统的金融手段理财了,你看我这款大平台发行的经典P2P理财产品,高息保本,已经有几十万人选择了……

读者朋友们你们说,这个矿主应不应该听这个金融专家的,矿不挖了转去买P2P呢?

有暴躁的读者可能已经忍不住了:开玩笑,买个屁理财,当然是继续挖矿啊!都挖到金矿了,还怎么继续赚钱?继续挖啊!

同样道理,孩子靠真实使用语言,获得了母语感,每天听原版故事读原版书,轻松惬意。然后你问:孩子的英语怎样才能更好?要不要系统学个教材?学毛线啊!当然是坚持继续真实使用啊!

有读者可能要说:自如老师你不厚道哦,英语教材怎么能比作P2P理财呢?

是么?那我也要问了,你我都见过很多很多系统学教材的人,其中有几个把英语学好了?上亿人口的哑巴英语,还不能证明所谓“系统学教材”是没用的么?

又有读者可能要说:那不一样吧,孩子已经习得了,再系统学教材就没问题了,你看XXX家的孩子就是这样的。

你别说,这种说法挺有迷惑性的,可以说搔到了家长的痒处:英语已经很好了,再系统学一下语法,感觉一下子升华了有没有?好比金融砖家卷土重来,换了套话术:你看啊,没钱的时候,确实不能买P2P理财,没钱凑什么热闹呢?但有钱了就不一样了,有钱就应该买理财,组合投资晓不晓得?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呀,你看XXX买了P2P不是赚了不少?

家长:听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哦,怪诱人的……

学教材是升华么?

那么,系统学英语教材,是否能让英语“升华”呢?

当然不能。系统学教材,就像巧克力造型的屎,看着诱人吃起来是臭的,不但不能让英语升华,反而弊大于利。

我们就用汉语来说明吧。你听汉语的能力、说汉语的能力、读汉语的能力、写汉语的能力,是否来自对语文教材的系统学习呢?你的语文课本,可让你的汉语升华了?

当然不是,孩子使用母语的能力,绝大部分来自对语言的真实使用,我们从听说读写四个角度分别说明。

孩子的母语听说能力,主要来自社会交际和媒体,父母、亲属,老师、同学、电视、iPad…… 课本对听说的贡献很小很小,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作用,但是极端来说,哪怕不上语文课,孩子听说能力也不会受多大影响。

读写能力确实需要刻意的学习,但也不必多系统。很多家长自己在靠卡片、绘本和APP,就能把孩子读写教的很好,学校做这件事效率更高一些,但也不是非它不可。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教材和语文课最主要的作用无非是:基础读写入门。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汉语和英语在读写上原理不同,难度也不在同一维度。汉字是表意文字,需要先一个一个的积累3000左右的识字量,才能获得初步的阅读能力;但英文是表音文字,只有26个字母,无须像汉语一样识字。英语读写的关键,是在习得语音的基础上,掌握文字和声音的对应转换关系,掌握之后,可以“一通百通”,难度比识字要低的多。统计上来看,英语孩子掌握阅读的时间,平均要比我们早一年。

打个比方,汉语阅读开局是光杆司令,需要下功夫一个一个培养3000精锐,然后以此横扫天下;英语在掌握音形转换规则之后,理论上已经具备了阅读能力,只是还非常不熟练,就好比一开局手头就有数千新兵,但都是弱鸡没战斗力,需要在战斗中才能逐渐成长成合格的战士。战斗的越多,成长的越快。

汉语在完成识字3000之后,阅读就解决了大半;英语虽然不需要识字,但需要熟练掌握音形转换,这只能在阅读中完成。所以中国基础语文教育特别重视对字的认读,而美国则特别重视阅读,这是由表意和表音文字各自的特性决定的。

至于写作,现在是白话文的时代,无论中外,都在摒弃艰深晦涩的表达,倡导”讲人话”。比如“挽起袖子加油干”——多接地气!

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紧密相关,如果一个人说话条理分明、逻辑清晰,那么只要把说的内容换成文字,就是很好的写作了。其次,严肃写作需要大量的练习,需要去模仿名家,需要反复修改,这需要自己下苦功;最后,写作也需要些天赋,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能把事情写明白就不容易了,能靠写字成名成家的,需要老天爷赏饭吃。

语言在用不在学

从以上对听、说、读、写的分析,我们能得出什么呢?

那就是语言的生命之根、成长之源、活力之泉,都是且只是真实的使用——大量的听、大量的说、大量的读、大量的写!语言能力的成长和丰富,绝不是靠几本教材、几节语文课学出来的。如果一个人有大量的阅读,无论学不学课本,那么语文能力一定没问题;如果一个人只学课本没有大量阅读,那语文肯定不行——这是普世的真理,无论哪个国家,何种语言,都是如此。大作家可以学历低,但一定都有大量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比如国内的赵树理、沈从文、二月河、郑渊洁……国外的高尔基、马克吐温,莫泊桑、海明威……

现在批评传统语文教学,呼吁教学改革的呼声很大,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认识,背后的道理是相通的:语言在用不在学。

真实使用是语言的充要条件,系统学习连必要条件都不是。读写入门之后,语文教学起的作用只是查缺补漏和锦上添花,只是为真实使用服务的仆人,喧宾夺主要出问题的,又谈何“升华”呢?

英语和汉语情况一样么?

有人会问,你说是汉语的情况,英语是不是不一样?

英语确实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英语没有汉语那么富裕的时间,那么奢侈的条件,那么坚韧的空间,能让你在真实使用之外瞎折腾!

孩子每天都浸泡在汉语里,本来输入也是有冗余的,抽出一些时间给语文课,用来所谓“系统学习”,并不会影响汉语的真实使用,好比我们每天有100元伙食费给孩子准备伙食,正餐之余买块蛋糕巧克力啥的不算事。但英语本来就相对弱势,没有社群的支持、没有真实交际的机会、也没有充裕的时间,仅有的资源,都用来给真实使用都嫌不够,哪有富裕留给“系统学习”呢?好比我们每天只有20元的伙食费给孩子准备饭食,都用来买肉、蛋、蔬菜、水果都怕营养不够,哪有富裕的钱去买巧克力呢?  

而且在国内,所谓英语系统学习教材,无非就是背单词、讲句型、学语法、背课文、做练习之类的老一套,哪怕是原版教材,也会搞成如此。汉语这么搞承受的住,英语这么搞,信不信孩子能大幅退步,变得说不出、读不懂了?我为什么这么激动,是因为见过好些这样的例子!孩子能自主阅读了,家长就自满了,希望孩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全面制霸,让孩子学教材、搞应试,“听读先放一放没关系啦”,然后过一两年再看,孩子水平就那样了,在应试体系内算不错,但跟一直坚持真实使用的孩子比,就不在一个层次了,非常令人痛心。好比抛弃金矿跑去搞P2P,不但矿荒废了,本金也赔掉大半。

应试体系就像一个黑洞,只有保持距离并且速度足够快(大量真实使用)才能摆脱,一旦慢下来都容易被吸进去,你还想停下来进去玩耍?一旦被吸入再想出来可就难喽。

什么条件下可以学教材?

       那是不是就绝对不能学教材了?以我的判断,学教材起码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孩子有6,7岁,英语已经非常好,听说无碍,读英语和读汉语一样快;

2.     在保证用来读书、看剧时间不缩减的基础上,额外再安排出时间;

3.     优秀的老师,授课方式生动,能全英授课,能调动学生兴趣,不讲语法;

4.     优秀的原版教材,内容丰富有趣,在多样的活动中渗透语言规范,英美儿童也能接受;

5.     孩子愿意接受这样的上课方式。

以上条件全都满足,可以考虑,哪怕有一条不满足,都不要勉强。

为什么“系统学习英语”是个大坑?

因为它用一个似乎绝对正面的概念,来掩盖低劣的执行——它要求孩子用大量时间刻意学习英语。

砖家轻飘飘地说孩子需要系统学习英语,家长会觉得好有道理。可是,系统学习一个学科,是那么容易的事吗?英语作为语言,孩子可以借助天赋习得,这种“能自如使用却不必知所以然”是进化的奇迹;但英语若是作为学科,那难度、深度和广度是上无止境的!任何一个小小的课题,都够几十个教授吃饭!

要求孩子系统学习英语,好比要求赛车手系统学习汽车制造,要求手机用户系统学习程序开发,要求每个父母系统学习发展心理学和儿科医学!

同样的要求,放在家长自己身上,很多人马上会觉得不合理,放到孩子身上,似乎就成了天经地义,简直岂有此理

英语不过是一门普通语言,除非你要靠研究它吃饭,比如成为比较语言学家,除此之外,对于99.999%的人来说,真实使用英语既是唯一的目的,也是唯一的手段,任何脱离真实使用的把戏,无论渲染的多华丽、多高级,本质都是糟粕,应该避之恐不及,弃之如敝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