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用“笔势”玩味章法之美

 攸州刀郎 2019-10-16

《十七帖》是书圣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因卷首有“十七”字而得名。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成为了学草书者必临的神贴。我们称之为“草书圣经”。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逐步解析《十七帖》的章法。

王羲之:用“笔势”玩味章法之美

题图:王羲之《十七帖》宋刻原石

#3

王羲之的章法

前面所说的字形结构实际上也是章法表现的一个方面,只是把汉字的点画进行小范围的章法处理——点画组合,单个字的总体特征和审美取向基本定格了《十七帖》的章法特征。《十七帖》的章法特征也是朴素、古雅的,总体上呈“中和”的态势。

章法有小章法和大章法之分。大章法是笔墨倾泻,情感迸涌,如长江、黄河般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如高山大川般顶天立地。小章法则往往篇幅不大,情感细腻,措辞不需浓墨重彩,浅唱低吟,更没有天地惊骇、鬼神恸哭的建构。如小桥流水,意蕴高远;如一股清泉,叮咚作响,缓缓流淌。如此,《十七帖》应该归为“小章法”的范围

王羲之:用“笔势”玩味章法之美

王羲之《十七帖》之《远宦帖》局部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王羲之手札)

初看,《十七帖》基本上是字字独立,很少有上下的牵引,没有造作的线条,也没有恢宏的气势,它基本延续了章草的章法组合。奇怪的是在整体上采取平和的势态,但在单体上或在字形内部作了较大的调整。往往以字的大小、笔画的粗细、起讫的不同来变化和区别每个点画、字形的视觉效果;或者,在单个字内部做细腻、巧妙的点画间的缠绕来活跃较为平和的气氛。

王羲之:用“笔势”玩味章法之美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不仅如此,汉字尽管单体独立,但它们间以“势”相连。这种“势”不仅在字与字之间,还在字体内部的点画组合之中。他通过“势”的转换来不断调节本已平和的大格局。

所以,《十七帖》单个字的结构内部充满着“挪让”、“照应”,笔画的组合对立而统一。为此,在单个字内部,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接,其引带变化莫测,巧妙得体,致使整个字形充满“动势”,这种在单体内部极尽变化之能事,而在整个篇幅中则相对平和是魏晋时期的章法特征,尽管后来有王献之的连绵草出现,但也是少数。

王羲之:用“笔势”玩味章法之美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当然,这种书写习性与当时的书写材料还有着一定的关系。魏晋时期,由于大量的官方文书主要由制作精美的简牍来书写,由于简牍单片篇幅狭小,所以,书写一般精美,字形变化也只能在字体内部完成;而同时期的纸张也由于制作水平不高,门幅大的纸张没有问世,书写也只能局限在狭小的空间之中,不敢作起伏动荡的挥毫。

所以,从整个作品的格局来看,《十七帖》是相对平和的,它只是通过笔法的变化、点画的粗细、势态的转换或几个字形作相对小的连贯组合来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

王羲之:用“笔势”玩味章法之美

如《远宦帖》中“救命”二字,在整个章法中的作用就是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这两个字在整个作品中显得较为轻盈、灵动,且线质较好,线性流美,充满弹性。它是文中之“眼”,如诗中之“眼”一样

同样,他也会通过几个笔画较粗的字形组合来达到视觉上的“块面”效果。如《远 宦帖》中的“省别具”组合、“兼怀”的组合、“妇顷疾”的组合就是在章法中起到“块面”作用。

王羲之:用“笔势”玩味章法之美

这三组恰恰是“救命”二字的相反做法,同样起到“醒目”的作用。而作品中所谓的“块面”就是这样形成的,不过是在魏晋时期还没有“块面”之要求,作得相对隐晦而已。

不过,对这种视觉上的把握和书写的再现,没有仔细的洞察力是不能实现的,他的这些变化是相当隐晦的。他所有的“动感”、“变化”皆隐藏在无尽的“势”之中

王羲之:用“笔势”玩味章法之美

这种“醒目”一跳之感在其他信札中也有出现。如《得示》帖中左下角的“迟”,以轻灵、流美之姿在全文中起到“眼”的作用。(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