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千年友之四 嵇康

 尹耀彬 2019-10-16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魏晋时期,郑州以西绿竹繁茂的嵩山北麓(今河南省巩义市竹林村),隐居着七个当时著名的大文人,他们相与友善,谈诗饮酒,赏月论文,赋曲抚琴,长啸高歌。他们愤世嫉俗,反对权贵,崇尚老庄,蔑视礼教。这七人就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和刘伶,世称“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以嵇康为首。嵇康(公元223-262),字叔夜,籍贯谯郡郅县(今安徽宿州)。为人耿直,他幼年丧父,励志勤学。后娶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女)为妻,在曹氏当权的时候,曾任魏国中散大夫,并被曹魏皇室招为驸马。他是魏晋时期颇有影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文学家和哲学家。思想上,好老庄之学,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要在社会人伦之外的宇宙自然中寻找更高远,永久的精神寄托。哲学上肯定万物皆禀受元气而产生,主张回归自然。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里说,魏晋之际是文的自觉的时期。这个“文的自觉”首先是以人的自觉为先导。当然,这个“人”不是今天的历史的实践主体,也不是结构主义的静态化的结构要素之一的人,而是追求自我完善、在变幻莫测的生死循环的永不止息、人与人的福与祸、权力与毁灭、囚犯和权贵之间的无常的转化和变换过程中寻求灵魂净土的“人”。

他在《养生论》提出的养生的中心是:一要清心寡欲;二要不为名位利禄去伤德——自然生命之特性;三是不要贪美味佳馔;四是不为外物所累。由此而回到自我的心灵世界,达到生存的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虚至乐境界。是我想往而又努力效仿的境界。他又认为,神仙禀之自然,非修炼所能致,然而如导养得法,常人也能够长寿,与流行的服食飞升神仙之说有所不同。他著有《养生论》,强调“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等精神上的自我修养功夫。
  嵇康后来家道清贫,常与向秀在树荫下打铁谋生,嵇康自甘淡泊,决不做官,宁愿隐居起来,灌园锻铁。贵公子钟会有才善辨,但嵇康瞧不起他的为人。一日,钟会前来拜访,嵇康没理睬他,只是低头干活。鲁迅说: 古之嵇康,在柳树下打铁,钟会来看他,他不客气,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于是得罪了钟文人,后来被他在司马懿面前搬是非,送命了。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再论文人相轻》中说:所以你无论遇见谁,应该赶紧打拱作揖,让座献茶,连称久仰久仰才是。这自然也许未必全无好处,但做文人做到这地步,不是很有些近乎婊子了么? 

山涛向朝廷推荐嵇康代己为官,嵇康写‘公开信与之绝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像嵇康以及屈原这样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忧国忧民者的形象,向来是崇高的。

嵇康人缘极好,王戎说与他交往二十年,未见其有不好的脸色。因此留下“意趣疏远,心性放达”之美名;然而嵇康更有“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一面,山巨源即山涛。他在四十岁之前,很有器量,好读书,崇尚老庄,成为嵇康的好友。四十岁之后,因和大权独揽的司马氏集团打得火热,而平步青云,历任尚书吏部郎,太子少傅,加散骑常伺等职。当时大将军司马昭欲挟天子以令天下,急需网络天下人才为己用,因久闻嵇康博学奇才,清悟远识,则令山涛劝逼嵇康到司马氏政府中做官。嵇康就给山涛写了封信,宣布宁与老朋友绝交,也不向司马氏称臣。信中有七不堪二不可,表示决不热衷官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的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及对《广陵散》的喜爱便是他愤世嫉俗、桀傲不驯的性格的表现,而蔑视司马昭,进而遭致杀身之祸更是这种刚正不阿的显例。

嵇康喜爱音乐,他在《琴赋》序中说:“余少好音声,长而习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他对传统及当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这一点在他的《琴赋》中可见。
  据刘籍《琴议》记载:嵇康是从杜夔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广陵散》的。嵇康非常喜爱此曲,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司马氏掌权后,不苟合于其统治,与阮藉、向秀、山涛、刘伶、阮咸、王戎号称“竹林七贤”,与司马氏相对抗,后被司马氏杀害,死时方四十岁。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为其求情,终不许。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嵇康临刑之际,顾视日影,索琴弹之 死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是在一曲广陵散中结束自己生命的(见《晋书·嵇康传》)。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的血腥统治,并仗义执言为友人吕安辩诬,于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为司马氏集团所杀。时年39岁。
  司马炎废曹奂建立晋朝后,从正始元年(240年)开始,二十多年间,司马氏集团与曹氏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司马氏得胜,曹氏集团中人几乎被杀绝。嵇康是曹家女婿,自然在被疑忌之列。

  嵇康一案是钟会审理的,他认为嵇康该死的理由是:“今皇道开明,四海风靡。边鄙无诡随之民,街巷无异口之议。而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物,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昔太公诛华士,孔子戮少正卯,以其负才乱群惑众也。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不事王侯不为物用这才是要害所在。 嵇康被逮入狱时,三千多太学生上书,请以为师,许多人甚至愿意随他入狱。这些救援嵇康的行动,实则加速了嵇康的死亡。这样一个拒不合作而又广有影响的人物,不杀,司马昭睡得着吗?

与嵇康同时的刘毅,也是颇有声望的人。司马昭请他做“相国掾,他借病推辞,不肯就职。后来司马昭就要对他下手,刘毅害怕,只好答应上任。对于司马昭这样的枭雄,
杰出的人才如果不能为我所用,也决不能留给自己的对手。便捷的办法就是杀掉,就像曹操杀掉孔融一样。

用南朝宋代文学家颜延之(公元384-456)的一首诗来结束本文。

中散不偶世,本是餐霞人。

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该诗首句赞颂嵇康(中散大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风格,称他是以云霞为食的神仙。第二句先引晋书《嵇康传》中记载的传说:嵇康死后尸体化解成了仙人;后推测从他所著的《养生论》中,可以看出他的精神已达到凝静神化的境界。第三句说:嵇康不仅入山做隐士,而且身在世俗社会还能独立于流俗之外。颜诗最后一句说,尽管嵇康遭受迫害,但他的愤世嫉俗的反抗性格却是不能驯服的。

                                              2009.4.24  7.3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