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道释家】生活“五行”论

 老沔城人 2019-10-16




 





【儒道释家】
 
生活“五行”论


    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来归类,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既可以互相滋生、互相促进、互相助长,也可以相互制约、相互抑制、相互克服。我们只要按照生活的“五行”要求,就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诚实守信,言为心声”是生活的“金”

    不管你是做什么的,从事的职业尽管千差万别,但做人的标准都是一样的。首先你应该是一个诚实的人、讲信用的人,不仅在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要讲诚信,在生活上也要讲诚信。同时要襟怀坦白,为人光明磊落,坦诚耿直,不阳奉阴违;对事要公正公平,不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常言道:言为心声。所以说话要说真话,不遮不掩,不口是心非;为人要厚道可信,说到就要做到,一时不能办到的事情也必须讲明原因,想尽一切办法去努力完成。这就是生活中的“金”。如果失去了,久而久之,人们自然会疏远你、忘记你,甚至鄙视你、厌恶你。你就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失去贵人和朋友的相助。

    “行为端庄,充满活力”是生活的“木”

    做人要像树木一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首先要做到明快、利落、洒脱、精干;其次要做到严肃活泼,庄重而不缺乏灵活。另外要精神饱满,积极向上,活力无限,做事有头有尾,能够善始善终。这就是生活中的“木”。有了“木”就有了“火”,就有了自信和生活激情的本原。

    “谦虚处下,坚忍不拔”是生活的“水”

    做人不要自负,也不要封闭。做人首先要像水谦虚处下,只有这样才能积小流而成江河,积跬步而行千里。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无事不能为,总有不如别人的地方,谦虚是为了提高自己,处下是为了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做人其次要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干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撮而就。要想成就一件大事必须树立坚忍不拔的精神,培养持之以恒的毅力。只要认准正确的方向就要知难而进,坚持不懈 地去最求。这就是生活中的“水”。

    “热情大方,和蔼可亲”是生活的“火”

    要以狱火般的热情对待生活,要充满激情,有热烈、豪放的生活态度和平等互让的亲和力。敬重他人,热情不自视清高;大度而宽厚待人;与人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平易近人,互帮互助,换位换心地为他人着想。

    “修身养性,和谐身心”是生活的“土”

    一个人要保持好的心态,做到身心的和谐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保持好的心态就要朴素大方、适用高雅,不标新立异、富丽堂皇、穷讲面子;要有自我,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不讲排场、不搞攀比、不摆阔气、不比待遇、不争享受。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社会上的各种利欲的诱惑,用平衡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赢与败、富与贫、贵与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身心的和谐,看是无为的举止渗透着高深的智慧,看是平淡的生活隐含着高妙的生活技艺。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