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素描很重要,但要找准时机!

 宗合宫 2019-10-16

素描透视画法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的、最有利于发展自身的空间智力与形式逻辑的一种策略。它能够从多个层面提供发展形式运算思维能力所需的经验与技巧,比如区分和控制变量、比例推理和组合思维等等。

在现代文明社会的环境下,儿童从六七岁开始,逐渐能够使用成人式的逻辑思维对具体事物进行推理,十一二岁之后便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认知抽象概念。
不过,形式运算并不是儿童自然获得的能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形式思维能力发展的程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近现代文明的文化环境下,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随处可见,其中包含的几何、透视和比例等造型因素,让孩子有更多的素材进行形式运算,因此,形式思维能力发展得比较早,也比较充分。

而在其它文化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因为缺少相关的教育素材,形式思维的发展就比较缓慢,比如,在古代东方美术教育中,由于缺乏相关的运算素材,儿童在立体表现,图形比例及结构关系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发展就不充分,而那些生活在相关教育素材贫乏地区的儿童,比如生活在原始部落或偏远山区里的孩子,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甚至一生都不会出现。

素描的作用在于:当一个人思考着如何将三维立体的视觉经验缩减到二维平面上的时候,他必然需要具备识别客体的结构信息的能力;需要思考整个画面的位置及不同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需要筹划、实验各部分的空间顺序,以便调试构造出特定的空间关系。显然,这个过程需要高度发达的形式运算能力的参与,而它的终点指向的是充分发展的数理逻辑能力。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抽象推理能力只有在儿童获得对具体事物进行推理的能力之后才可能出现,即便是在西方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如果没有早期基于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活动的具体运算经验,到了十二三岁,他也不可能理解欧几里德几何学的概念或者透视学的相关知识。

童年的素描绘画在很大程度上为孩子提供了形式运算的经验依据。对齐边界、经营位置、调整比例、虚实对比、图形反转等等,这些在旁人看来仅仅是为了让作品更好看的技巧,对于孩子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在对这些绘画规则进行反复推敲与思量的过程中,形式逻辑思维方法正在慢慢兴起。

学习透视画法对于儿童形式思维能力的发展极为有益,以透视法为原理的素描也应该成为促进儿童形式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所以,孩子的素描画法学习,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要求孩子学画素描呢? 
实践证明,孩子对素描的学习与画什么模型无关,也没有固定的年龄界限,仅仅与孩子的认知水平有关,要求学习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形式思维能力,能够考虑客体特定的、即时的视角,而不是从个人的视角出发进行绘画。

比如,在对空间的认知方面,垂直关系是孩子理解最为深刻的概念,这可能是受到地球引力和运动重力感的影响。垂直概念在孩子的绘画中,一开始的表现是以自己身体为参照来确定垂直关系,而不是参照水平面或者画面的底边。只有当孩子的形式运算的理性思维能力形成之后,孩子才会有意识地搁置自己的视角,表现物体与水平面,或者物与物之间的垂直关系。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孩子能够以画纸的底边或者某个形状作参照,画出物体之间的垂直关系,即表现出所谓的“离线智力”,这个时候就意味着他具备了客观理性的认知能力,可以开始学习素描画法了。

于现在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素描、色彩、速写之类的绘画技巧早已不是陌生的概念,因为在前两年的课程中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地做过不少练习,积累了不少经验,行动上的理解已经先行发生了,只是一直停留在具体的感知层面,没有上升为自觉的造型意识。
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我们将带孩子深入其中,从形式逻辑、审美意象、造型意识等几个角度将素描的真谛植根于孩子的心田,使得孩子逐渐掌握一种整体把握事物的能力,像创作“一份交响曲的总谱”画出丰富的层次,而不是把局部一个个地拼凑起来。
让孩子能够有意识地追寻自己的美感体验,并因此加强自己绘画的表现力,这种造型意识会潜移默化到孩子的其他思维活动中,诸如,写作的章法,数理的逻辑,行事的风格,甚至人际交往的技巧都或多或少地与绘画中获得的经验相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