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青少年,胸闷胀,肋胀比较厉害要按压,喉咙有异物感吞不下去,憋气,胸中气塞,大便日一次量少,小便可,一直说话憋气就好一点,不说话憋气严重,喝冷水腹胀,晚上口干不苦,不说话肋胀难受,生气肋胀痛厉害,克制生气还是胀。 分析病因病机: 下面我来分析一下,这个肋部胀的比较厉害,要按压,喉咙有异物感,我们看他的主诉,是这个肋部胀比较厉害,需要按压,肋部是肝胆经所过,需要按压,说明他是虚症。因为虚症他会喜按压,喉咙有异物感,这是什么呢,通过他的这个舌像看,喉咙有异物感,是痰湿。 他这个人舌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舌中部暗紫,这是一派寒湿之相,用我的话来说,就是阳衰土湿,也就是说中焦的寒湿比较重,中焦是升降的枢纽,脾气宜升,胃气宜降。 我们正常人这个左边主升,也就是左边这个脾是从左边生,也就是脾升胃降。那么肝随脾升,脾一升这个肝就升了。现在他中焦寒湿比较重,也就是脾寒湿比较重,脾升不起来呀,脾升不起来,肝就升不起来,肝升不起来,肝气就会郁结,肝气下郁。 他一直说话憋气就少,不说话憋气就严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说话,他能这个疏理气机,一不说话,他气都憋在体内。因为他肝气郁于在下面,它升不起来。所以说他这个说话呀,气就顺畅一点,不说话憋气就严重。他喝冷水就腹胀,这是病人的自我感觉,喝冷水腹胀,说明他体内寒湿比较重。 他说生气肋部胀痛厉害,他都是克制生气的,为什么呢?因为肝郁呀,木越郁就越欲疏泄,也就是肝他越郁,他就越想疏泄,因为这个肝是厥阴风木,风木是主疏泄的,肝的本性就是疏泄,现在肝郁了,他就想疏泄。因为脾不升,肝气升不起来,肝气升不起来,他就越想疏泄。所以说他就会生气,但是他要克制生气啊,因为生气肋部胀痛的更厉害。 像这个人,中焦寒湿那么重,因为中焦是升降的枢纽,是水火升降的道路,脾胃居中焦。这个下面是肾水,上面是心火,他都要从中间所过。只有中焦通了,这个心火肺火才能下降,下面这个肝肾才能升,肝肾从左升来济心火,让心火不亢,心火肺火下降来温暖肾水,使肾水不寒,前提是你中焦要通畅,没有寒湿呀,那么左升右降,肝肾升,心肺降,一气周流,这就是一个正常人。 你看他舌胖大,还有齿痕,喝点冷水就腹胀,这就是典型的脾虚的症状,脾阳虚。舌苔那么厚,上面还像有一层霜一样呢,这就是寒湿比较重,用我的话来说,就是阳衰土湿,土湿胃逆,你这个终究还是阻止了水火升降的道路,火在上面,他能不想发火吗?再加上肝气不升,肝气郁结,他想发火呀,但是一发火怒伤肝,所以说,他这个肋部胀痛的更厉害,因为肋部属于这个肝经所过,这个胁部是胆经,肋部是肝经所过。 他这个人寒痰湿比较重,又加上肝气郁结,所以说他喉咙有异物感,吐不出来,咽不下去,这个术语叫做梅核气。但是我们要分析他的病因,病机就是因为寒湿阻滞气机,郁结在咽喉部,所以说喉咙有异物感,他胁肋部胀的比较厉害,他气机升不上来,这个郁结在那里,他这个肋部当然胀的厉害喽,你压一下帮助他疏通的气机,他就会好受一点,自然之理。 那么,这个人如何来治疗呢,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个人是虚中夹实证,也就是以虚为主,产生了湿邪,就是说,因为他可能生活没有规律,或者说先天禀赋不足,或者说啊,这个啤酒冷饮吃多了,导致了他阳衰脾虚,你脾虚,它就会产生更多的寒湿,所以说,我们治疗一个方面是治标,一个方面是治本,治标就是,温化他的寒痰湿,治本就是健运脾胃,健脾阳,升脾降胃,脾一声肝就跟着升了,胃一降胆就跟着降了,胆随胃降,你这个脾阳一足了,他就不会产生过多的寒湿,如果你不补脾阳,你不健运脾胃,脾不升,胃不降,你再怎么去寒湿都是没有用的,你今天去除了一部分寒湿,明天又产生了一部分寒湿,源源不断。 我们要治理污染,比如说我这个小区受到了污染,你天天都打扫马路,这个扫垃圾净化空气是没有用的,我们看看周边有没有这个工厂的污染,我们要把源头给找到,你每天的净化空气,打扫卫生是没有用的,要把那个污染的工厂源头给找到,给他拔掉,要标本兼治。 那么这个人,你直接就说,先补脾阳,健运脾胃行不行呢?也不行,如果你补的多了,他会阻碍气机,就说这个时候他寒痰湿比较重,你这个时候补也不能补多了。比如说,一个公交车上,只能坐40个人,现在坐了80个人,你还继续往里进人吗?你肯定要让车里面下来一部分人,再往里进对吧? 治疗这个人,第一步就要温化寒痰湿,先祛邪,再扶正。因为第一个他是年青人,他虚的不是很厉害,所以说,我们重点先祛邪,邪就是寒痰湿。我们要温化寒痰湿,因为寒痰湿是阴邪,非温不化,非辛不化,要用辛温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这个人我们首选一个君药就是干姜。为什么呢?因为干姜第一个能健脾阳,助脾升,第二个能散寒,能化水饮,标本兼治,所以说君药就是干姜。那么我们再来选用姜半夏和茯苓,来帮助君药化寒痰湿水饮。因为茯苓,它能健脾,化寒痰湿水饮,也是标本兼治,茯苓健脾,杜绝痰湿产生之源,又能化痰湿水饮,姜半夏是辛温药。 姜半夏,它能化寒痰湿,又能降胃气,因为干姜主升,姜半夏主降,一升一降。这个茯苓呢,它是可升可降,健脾,助脾升,化寒痰湿水饮,又是降。所以说,用一个茯苓,一升一降,用干姜主升,姜半夏主降,干姜为君药。这个茯苓姜半夏是臣药来帮助干姜,温化寒痰湿水饮。那么这三个药是祛邪。 下面我们来讲扶正,扶正肯定要健运脾胃,我们首选炒白术,炒白术是补气健脾之要药,不仅能补气,还能健运脾胃,还能燥湿利水,我们用炒白术,炒白术,把它炒香了,他入脾经。健脾的作用增加。而且炒白术它主升。就说来顺应了脾的特性,脾本身就是主升的。所以说用炒白术来健脾,来助脾升,我们再配合一个炙甘草。炙甘草第一可以帮助炒白术健运脾胃。第二炙甘草可以调和,又当臣药,又当使药。 那么现在干姜,茯苓,姜半夏,炒白术,炙甘草,这五味药,其实这五味药已经能解决主要问题了,我们还要放两味药,一个是桂枝,一个是白芍。为什么呢?首先我讲一下桂枝,桂枝,你们去翻一下中药学的书,桂枝第一个有温通的作用,第二个他和炒白术,姜半夏,茯苓,配伍在一起可以化痰饮,可以化水湿痰饮,这个桂枝可以走一身,温通经脉,那么为什么还用一个白芍呢? 白芍第一可以降胆火,可以主降,第二,它是凉性的药,可以滋阴,养营,还可以佐制桂枝、干姜、炒白术的燥热之性,防止上火。白芍就是佐制。第一个降胆火啊,第二个佐制干姜炒白术的燥热之性,防止上火。 再加一个泽泻利水湿,取五苓散之意。 所以书方:干姜20,茯苓20,姜半夏20,炒白术30,炙甘草10,桂枝12,白芍15,泽泻15,,,5副。 这个方子,完全照顾到了,第一中焦脾胃,化了寒痰湿,还有左升右降。你看左边升脾,脾一升肝就跟着升了,而且有桂枝12克,桂枝和白芍配在一起,可以疏木达肝。这个左边肝脾升,右边肺胃降,姜半夏可以降胃气。然后白芍可以降胆。那就是左边升,右边降,中焦运转起来一气周流,这叫轴运轮行,中焦就相当于一个轮子的轴一样,中间那个轴转动了,那个车轮就运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