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延龄脾胃病医案赏析

 仕仕霖霖 2019-10-17

患者,男,50岁,2001年12月24日初诊。患者诉自当夏始每遇饮食不慎或劳累即觉胸脘痞塞、烧心,自行探吐后症缓,食欲差,夜眠欠佳,不喜饮。舌苔白略黄,脉细弱。胃镜示:浅表溃疡3cm×3cm。既往有胃石症、胃溃疡病史。曾行胃大部切除术。实验室指标:Hgb:91g/L。老师辨为:胃中停饮,脾寒,肝胃不和;用小半夏汤加味:半夏15g,生姜15g,党参15g,川椒10g,川连2g,吴茱萸3g。3剂,水煎服。

2001年12月27日二诊:服上方诸症明显缓解,大便干,不喜冷食。舌苔白略黄、水滑,脉软。辨证:胃虚气逆,痰气交阻,升降失和;以旋覆代赭汤加减,方药组成:旋覆花15g,代赭石15g,半夏15g,党参15g,生姜15g,大枣30g,椒目3g。10剂,水煎服。

2002年1月7日三诊:进食不适则吐水,脘腹鸣响甚著,偶有悸动感,无腹泻,自觉唇干。舌脉同前。辨证:胃阳不足,水停心下,脘腹鸣响及跳动感乃水饮所作,故以茯苓甘草汤合小半夏汤,少佐椒目去水,方药组成:茯苓30g,甘草10g,半夏15g,椒目5g,桂枝15g,生姜20g。7剂,水煎服。

2002年1月28日四诊:药后未呕吐。时觉水停心下,不喜饮,时觉肢冷,大便尚可。前三诊温阳利水为治,虽见效,但病情时有反复,老师辨为阳虚寒凝,水留心下,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原方以温经通阳,宣散水气,方药组成:干姜15g,桂枝15g,甘草10g,大枣30g,麻黄10g,细辛3g,炮附片12g。5剂水煎服。药后诸症若失。效不更方,再进10剂。

2002年2月25日六诊:心下停水症状基本消失。未再呕吐。食欲有时差,食生冷自觉不适。大便2-3天1次。舌苔白,脉和。水饮消后,脾胃虚寒之本显现,故温脾醒脾为治,理中汤加味,方药组成:党参18g,干姜15g,白术12g,炙甘草10g,半夏15g,草蔻15g,丁香12g。7剂,水煎服。

2002年3月4日七诊:有时两胁胀痛,食欲偶尔不佳,不喜饮,大便偏干。舌苔白滑,右脉略浮,左脉细。方药组成:苍术20g,生姜15g,茯苓30g,陈皮15g,川椒12g,酒军3g,炮附片12g。7-10剂水煎服。

2002年3月14日八诊:两胁偶有不适,大便日一行。食海鲜后面生痤疮。舌苔白腻,脉和。辨证:湿郁化热;以丹栀逍遥合越鞠丸加减,方药组成:丹皮12g,苍术12g,栀子12g,甘草10g,神曲15g,川芎10g,当归12g,白芍12g,茯苓30g,陈皮15g。7剂,水煎服。

2002年3月21日九诊:上周又吐一次,肠鸣又起,大便不干。舌苔白略滑,脉和。因水饮又作,郁热未尽,故以己椒苈黄汤分消水饮,攻坚决壅,方药组成:防己12g,椒目3g,甜葶苈10g,酒大黄3g,茯苓30g,甘草6g。7剂,水煎服。

2002年3月28日十诊:胸脘痞塞,肠鸣,便稀。舌苔白腻,脉缓。幽门水肿可能。用生姜泻心汤原方,方药组成:生姜15g,黄芩15g,川连3g,干姜3g,半夏12g,党参12g,大枣30g,甘草8g。7剂,水煎服。7剂后上腹部不适症状明显减轻。唯进食生冷或受凉后仍觉不适,口气较重。舌苔白滑,脉缓。以生姜泻心汤加味,方药组成:生姜15g,黄芩15g,川连3g,干姜3g,半夏12g,党参12g,大枣30g、甘草8g,草蔻10g,川椒8g。7剂水煎服。最后二诊以理中汤、六君子汤加味善后。半年后患者因外感病就诊,诉胃部症状自前诊后未再复发,体重增加。

按:本案患者脾胃虚寒为本,水饮停留为标,先后以小半夏汤、旋覆代赭汤、茯苓甘草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温脾蠲饮降逆,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的应用是治疗发生转机的关键一步,药后寒饮基本消散。后虽有郁热兼夹之象,但在暂清郁热之后,仍以温脾为主,因又有寒热错杂之象,故用生姜泻心汤治疗后,基本向愈。上述方剂虽同俱温化水饮之功,但在具体应用时又有见症的差别。关键之处在于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的应用,体现了老师“行阳以化气,不直攻其气”的思路。但因脾胃虚寒之本始终存在,故治疗中时时予党参、大枣健脾,干姜温脾,对症又予草蔻、白蔻、丁香等醒脾促进胃动力,增加食欲。可谓方证对应,面面俱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