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不会展现愤怒的一面和真实的想法,哪怕心中已积攒很多不满?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觉醒,心理健康的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其中讨好型人格就是其中一种。讨好型人格最近一次被广泛讨论是年少成名的作家蒋方舟在节目上的自曝,她表示自己害怕矛盾和冲突,哪怕心中有所不满,也不愿意表露。这可以说是道出了被讨好型人格所困扰的朋友们的心声。成年人常常不得已要隐藏情绪,但是最近有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也开始隐藏自己的愤怒和不满了。

我身边有一位朋友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不仅从未看见过她对家人和朋友发过脾气,表现出不耐烦,就连对陌生人也是如此。有一次和她一起出门逛街,她看上了一件衣服,尽管有一些明显的线头,但是依然不减她的喜爱。精明的老板可能从她的言行中看出了她的善良和单纯,便狮子大开口,朋友虽然知道有敲竹杠的成分在,但是依旧不敢为自己出声。最后还是在大家的力争下才以合理的价格买下了这件衣服。

当我们问起她为什么不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时,她说:“我从小就不会表达自己的愤怒和真实想法,我已经习惯了不表达了。”

其实隐藏自己的情绪不是成年人的特长,孩子也会,甚至伪装得比成年人更完美。但是无论是对于成年人还是孩子来说,负面情绪都需要得到合适的表达和释放,总是隐藏自己的愤怒和真实想法,孩子不知不觉发展成了讨好型人格。

一、孩子为何不会展现自己愤怒的一面和真实的想法

1. 过于内向,孩子不会表达自我

说到讨好型人格,不少家长不免又焦虑了起来,但是孩子不会表现自己的情绪和真实想法,也有可能是性格内向的原因。笔者小时候性格就十分内向,在学校受到了别的孩子的欺负时,尽管内心已经怒不可遏了,也不敢发出反对的声音。面对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要更细致的观察孩子的表现,更主动和孩子沟通以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避免孩子发展成讨好型人格。

孩子不会展现愤怒的一面和真实的想法,哪怕心中已积攒很多不满?

2. 为了讨好父母,孩子选择了忍受

有不少家长自己就曾经不止一次的听见父母说出“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你这样太让爸爸妈妈失望了”或者“你这样怎么对得起爸爸妈妈”等这样亲情绑架的话,但是自己做父母时也不自觉的就把这样的不幸传递给了下一代。在亲情的绑架之下,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只好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这本身就是讨好行为的表现。

3.得不到真正的重视,孩子放弃展现真我

父母和孩子除了有血缘上的亲密联系以外,还在长久的生活中养成了深厚的感情和默契,所以在父母面前,孩子本应不用伪装。但是如果父母情绪急躁,面对孩子负面情绪的展现,没有给予足够的耐心,甚至是用急躁和严厉的态度对待孩子,自然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展现真实的自我却只会带来更糟糕的结果,孩子只好选择隐藏。

孩子性格单纯,即使没有用言语来表达的心声和情绪,也往往会从行动和举止中流露。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闷闷不乐,积极性下降或者表现出没有耐心的样子,可以主动和孩子交流,引导孩子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

二、孩子擅于隐藏自己的情绪是好是坏?

1. 控制情绪是成长的表现

拿破仑曾经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确实,控制情绪是人们不得不学习和掌握的一门智慧。对于成年人来说,控制情绪的频率就如同家常便饭,但是对于喜怒哀乐习惯于现于眉眼的孩子来说可就难多了。所以孩子学会控制情感,正是走向成熟的表现之一。

孩子不会展现愤怒的一面和真实的想法,哪怕心中已积攒很多不满?

2. 习惯性隐藏情绪,容易发展成讨好型人格

前面说到了蒋方舟和我的朋友的故事,她们都不自觉的隐藏自己的情感,甚至是独自忍受愤怒、委屈和伤心这样的负面情绪,只为让对方和大家感到更好过一些。对于他们来说,隐藏情绪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了,即使心里明确的感受到难受,知道应该表达自我,也不敢大胆发声。

3.情绪需要得到表达

要是有了什么开心的事情,就总是抑制不住眼角眉梢的笑意和嘴角的上扬,恨不得把这些事情说给每一个人听。但是为什么大家都普遍认为像愤怒和不满这样的负面情绪就应该自我消化呢?事实上,无论是积极向上的情绪,还是负面消极的情绪,都需要得到表达和释放。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就曾经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情绪表达抑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章指出,消极的情绪应对方式不仅不能帮助问题解决,甚至会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所以当孩子有了愤怒和不满这样的负面情绪时,家长应鼓励孩子表达和倾诉,从而发现孩子背后已经积攒的不满。

三、孩子不会展现愤怒的一面和真实的想法,父母是否需要做些什么?

1. 真诚的沟通是了解的第一步

孩子天生就是喜欢表达的,而家长作为孩子们最亲近的人,自然成为了首选的倾听对象。而当孩子不再展现自己愤怒的一面和真实的想法时,家长可就要打起精神来了。无论是孩子性格内向不擅表达,还是家长情绪急躁阻碍了孩子表达,孩子选择忍耐的背后一定有着自己的考虑。所以家长要更加主动、更有耐心的和孩子沟通,才能了解背后的原因,从而正确的为孩子提供引导和帮助。

孩子不会展现愤怒的一面和真实的想法,哪怕心中已积攒很多不满?

2. 反思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是否正确

我之前还接触了这样一类孩子,他们在同龄人面前很是神气,说话大声举止夸张,可是一旦到了自己父母的面前,就瞬间乖巧了许多,连正常的诉求也不敢提出。其实这样的孩子背后总有一对情绪急躁,不会正确表达自己情绪的父母,给孩子做了错误的示范。所以,要想倾听到孩子真实的想法,父母首先就要学会表达。

3.更加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很关键

孩子的世界更加狭小和单纯,所以当他们心理积攒了没有得到宣泄的负面情绪时,整个人也就“蔫了”,变得不爱说话,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当孩子有了这些表现时,家长就要意识到孩子背后情绪的变化,然后才能帮助孩子疏通郁结。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是身体强壮了,学时增加了,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成熟。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愤怒和真实想法,但可能心中积攒了很多的不满,最后只会带来更可怕的后果。控制情绪时一门功课,但是合理的释放自己的情绪也是一门学问,家长要帮助孩子为自己发声,别让孩子发展成讨好型人格。

互动话题:大家身边有这样喜欢隐藏自己情绪的孩子吗?这样的孩子还有别的什么特点吗?大家又是怎么看待这样的孩子的呢?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