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们也有双标的父母吗?”:孩子的心声,父母听见了吗?

 真有梦想的唐糖 2020-11-22

菩萨畏因,凡人畏果。如果你真正了解自己的双标给自己带来了多少困扰,给孩子带来多少伤害,也许,改正它就易如反掌了....

前段时间,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天天在视频网站上发布了一个视频,吐槽父母的"双标",他惟妙惟肖的模仿令很多人捧腹,很多为人父母的人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但是,搞笑之余,我们更应该清醒的看到:父母的"双标"问题,依然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它的危害,也许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严重。

双标,就是双重标准。一般来说,都是严于利人,宽于利己。从父母和孩子的角度来说,父母对孩子常常有诸多要求,讲道理让孩子服从的时候,也讲的慷慨激昂,义正言辞,但是"这些正确的道理",他们自己却往往做不到。

豆瓣上看到一个问题:你们的父母都双标吗?我爸,可以在马桶上坐一个小时!!!不知道他在干什么,说说拉屎,就是在玩手机。我坐了10分钟就骂我,我真TM也是服了!

类似的提问和愤怒,在孩子心中非常普遍。一个很讽刺的现象是:这世界上无论从事什么工种,都需要基本的培训,获得资格证书之后才能上岗,而为人父母——这个关系到一个生命的养育质量和人格构建的重要"岗位",却并不需要。更为讽刺的是:如果一个人养猪,为了避免投资失败,ta也一定会买一本《养猪大全》认真学习,但很多父母,却因为具有生育功能,天然的认为自己获得了管教孩子的"权力",他们以傲慢的态度养育孩子,从不学习修正,犯了很多错误却不自知。

"浑然不觉的双标",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1. 双标的危害

很多父母稍加觉察,就能很容易的看到自己身上的双标。在父母对孩子的养育过程中,父母会的各种双标,会对孩子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① 激发负面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父母的双标,最容易让孩子有委屈和愤怒的感觉。就像刚才豆瓣的那个提问一样,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来自孩子的这种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对一个人伤害深远。孩子越小,这种伤害越严重。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化解,一旦过夜,就会进入到潜意识。进入到潜意识中的负面情绪,以压抑或隔离的形式存储在那,成为我们不能触碰的"伤口"。这种负面情绪带来的创伤,会一直存在,直到进入人格,成为影响一个人人格的一部分

可以说,关于负面情绪和随之带来的创伤的影响,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这才是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个长期被父母的"双标"压迫的孩子,必然导致心理上的损害:或抑郁压抑,或逆反易怒,或兼而有之(双相情感障碍)。尤其是,如果父母强势,导致这种被双标后的委屈不能表达的时候,孩子日后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

② 滋生逆反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高年级到初中这个阶段的时候,开始抓狂。因为这个阶段,孩子呈现出明显的逆反表现,严重时会导致厌学,丧失社会功能。

但是很少有家长能够意识到,孩子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来的厌学逆反,其实是受到早期的家庭影响和长期的家庭影响的双重结果

生命的个体非常奇特,年龄越小,力量越弱,但是感知力越丰富。我们大人很难闻到的味道,孩子一下子就能闻到,我们听不见的,孩子却能听见。这就是源于生命自身的自我进化。当ta年龄幼小,自我保护的能力较弱的时候,其感觉功能就异常灵敏,这也是为了自保的生存本能。

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以为孩子不懂事,就可以随意的控制孩子,孩子出于怕被抛弃的恐惧,往往表现的比较乖巧顺从,家长就会误以为自己的教育方法没有问题。但是,这就为之后的逆反埋下了隐患。殊不知,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感知的极度丰富,父母对其施加的影响就会显得尤其明显。

比如一个小孩想吃冰棍,妈妈不允许,讲了很多大道理,就是为了不满足孩子。但是自己平时却想干什么干什么,家长的这种无声的言传身教,会直接传导到孩子那里,ta也许不会表达,但是会对父母的双标很愤怒。

这种愤怒被累积下来,就变成了日后逆反的种子。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和姥姥吵架,姥姥生气的打了我一下,我非常愤怒,又哭又闹,妈妈过来制止我,说:姥姥是老人,我们应该尊重老人。我愤怒的发抖,梗着脖子说:那我还是小孩呢?难道尊重老人就可以让老人打小孩吗?!

当时我已上小学,自身力量也比较充分,所以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怒。如果是年龄更小的孩子,或者遇到更加强势的父母,可能就只能将这种愤怒压抑下来,变成内伤了。

③ 父母失信,说教再无价值

所谓教育,归根到底,讲的是一个”信“字。我信你,你说的话才有用,不信你,就只能是啰嗦。

当孩子敏锐的发现父母的”双标“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荡然无存。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段子:一个孩子经常被自己的父母拿去跟别的孩子比较,孩子最终忍无可忍怼了回去,反问自己的妈妈,问"这个世界上有三种笨鸟,一种是笨鸟先飞,一种是早早放弃的,还有一种你知道是什么吗"?妈妈一头雾水的问:''是什么''?孩子鄙夷的说"就是你这种自己放弃起飞,却要求孩子努力飞的"老鸟"。"

就像"网红小学生"天天在小视频里恶搞父母一样:"你去打听一下我们班韩梅梅的家长,她的工资是他买单王最高的!",言下之意是,你自己的工资这么点,凭什么要求我总考班级第一啊?

父母有时候会气愤孩子对自己不尊重,不听话,却忘记了在家庭教育中,"信"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家长自己言行不一缺失威信,还怎么要求孩子必须听话呢?

④ 言传身教,孩子学会"双标"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由此可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个性、品质以及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几乎可以肯定的说:双标父母必然培养双标孩子。

一旦成为人格上双标的孩子,会对孩子产生什么不良的影响呢?

第一,社会功能受损。没有人喜欢"宽于利己严于利人"的人,双标的人在进入人际关系中时,一定是不被人喜欢的,自然,也会极大的影响其社会功能。

第二,自身容易累积负面情绪。双标的人,更容易产生委屈、愤怒、不公平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在和外界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因为自己不易觉察的"双标",而养成自我中心,习惯挑剔别人的毛病,反而会积累自己的负面情绪。

第三,做事消极懈怠。因为积累的负性情绪太多,所以,双标的孩子一般学习、做事上都会显得比较懈怠消极。这是因为,自身当有大量未处理的情绪的情况下,人是没办法集中注意力进入到学习当中的。而缺少正向反馈,自然就越发懈怠,进入恶性循环。

那些厌学逆反的孩子,很多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2. 父母双标的根源

① 自己也有双标的父母

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双标的父母?根本原因在于,父母的父母很可能也曾经是双表型家长。讨论原生家庭的意义从来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帮助自己更好的看清自己的特质是从何而来。只有明确了这一点,再改正才更加容易。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内在小孩",即使已经成年,已经为人父母,我们也依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心中的内在小孩是怎样的?看看自己对曾经父母的双标带来的伤害有哪些?当能够真正看到这些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些埋藏在潜意识的创伤被疗愈了

我们可以觉察,当遭遇自己父母蛮不讲理的双标时,自己是什么感受?这样一来,就会很容易从感受上链接孩子——不是从头脑中理解孩子,而是从感受上共情孩子。

当我们从感受上感受到了孩子的委屈、愤怒,自然就知道该怎么调整自己的行为了

很多道理,我们之所以"知道,但做不到",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无法和感受链接,所以那些道理就只能停留在头脑和逻辑中,而无法变成真正的觉知

② 懒惰

很多家长是很懒惰的,虽然他们身体上可能很勤快,但是头脑上却很懒。以双标的方式对待孩子,他们自己不一定浑然不知,而是知道了也懒得改。

这是因为人都喜欢待在"舒适区",也就是自己习惯的区域。也许这种教育方式不好,但是我们却用着顺手、习惯,自然不愿意轻易的改变。因为任何改变,都意味着深层次的自我否定,而很多人,尤其是心智不够成熟的人,都无法面对这种深切的自我否定。所以,才会一辈子生活在舒适区中。

我们需要有一个觉察:我们以为的舒适,并非真正的舒适,相反,很可能会带给我们很多麻烦,比如孩子逆反厌学,我们可能也寝食难安。所以,很多时候,人是活在幻象当中的,自己的感受、语言甚至头脑都有可能欺骗自己,让自己贪图安逸,不肯改变。

这种懒惰的根源,是恐惧。所以,要给自己这个觉知:"我的恐惧只是过去的经验,而我生活在此时此刻"。寻找更多的方法,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也就改掉了自己教育上的"懒政",成为一个真正为孩子负责的父母。

3. 为人父母,如何避免双标

① 深度觉察

我常说"觉察即疗愈",所有真正的成长,都始于开悟。而开悟的基础,就是觉察。当我们能够深刻的觉察到自己身上的双标有多严重的时候,就离改正不远了。

知道,不意味着觉察。很多人都说,我知道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就是改不了。深度的觉察,意味着和知道自己的这个表现有了深刻的链接。否则,所有的知道,都会流于形式。

比如说:当我双标的时候,我在想什么?当我习惯使用双标的方式应对孩子的时候,我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当我使用了双标,把孩子压的哑口无言的时候,我的感受是什么?等等。

如果你真的愿意这样深度的觉察自己,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吓人但是真实的想法冒出来。比如说,当我使用双标的时候,我心里是暗爽的,因为我可以用这套似是而非的理论糊弄孩子,看到孩子手足无措时,我很可能感觉到的不是心疼,而是高兴。

先别急着否定我,等你真正觉察了之后再说。

只有深度的觉察,才有深度的成长。

② 高度重视

只有充分的重视到自己的双标会对自己的生活和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可能才会真正的发生改变。就像一个老烟枪,虽然知道抽烟不好,但就是戒不了,直到有一天,医生 告诉他:如果戒烟,还能活30年,如果不戒烟,只能活30天,他可能分分钟就把烟戒掉了。

有句话叫"菩萨畏因,凡人畏果"。如果境界修行不到菩萨那个高度,那就起码先从结果上警示自己。

自己的双标,会给孩子造成多么恩罗的影响,会对孩子的人格发育造成怎样的伤害,会怎样影响孩子和自己的亲密关系,怎样把孩子逼向逆反,多考虑一些这些"后果",也许会帮助自己产生更多的重视。

还是回到感受上来。我们完全可以看看自己的双标给自己带来了多少困扰。比如,自己对婆婆不亲,只想尽尽义务,但是却对婆婆不给自己看孩子心生愤恨,觉得婆婆"闲着也是闲着,也不帮我带孩子,真是差劲";比如,自己习惯晚起,偶尔有一天早起了,就开始看其他晚起的人不顺眼,说他们"懒的像猪一样";比如,自己不想做饭,但是回到家看到老公没做饭,却在看电视,就气的火冒三丈,痛骂老公"把自己当成老妈子,从来不心疼自己";再比如,自己一看书就犯困,却要求孩子必须养成爱看书的习惯等等。

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双标,本质上都是不愿意为自己负责的表现。想想自己因为双标引发了多少人际纠纷,让自己生了多少气,流了多少眼泪,也许可以激励自己成长。

③ 孩子提醒之后要及时作出积极反馈

正如没有孩子可以生活在真空罐中一样,我们指出父母双标带来的危害,并不是说父母必须完全祛除自身的双标特质,或者只有完全祛除的人,才有资格做父母,而是指出一个自身成长的方向。

但是成长是无法一蹴而就的,我们的成长需要时间,那么除了加速自身的成长之外,如何解决自己因为成长不够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呢?

答案在于:我们如果能够尽可能的不因为自己的成长不足给孩子带来影响,那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如果做不到,当我们又不由自主的有了双标行为后,要根据孩子的反应及时作出补救。

比如说,当看到孩子委屈、愤怒的时候,不要忙着"镇压"孩子,而是应该从孩子的反应中看到自己又犯了什么错误?

最好的家长,应该像一面镜子,能够不带扭曲的真实反应孩子。也可以说,我们应该即使因为孩子的反应觉察自己的不足。

弥补自己的错误带来的后果,需要真诚的尊重孩子的感受,倾听孩子的诉求,承认自己的问题,坦诚的和孩子交流。

这是很多父母做不到的。他们太在意外界的评判,无法接受任何否定的批评和反馈。自己身上还长满了逆鳞。但是,如果带着这份觉知,就能够将自己因为人格成长不够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人的一生很长,可以说,只要生命不结束,人都不应该放弃自我成长。它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是根本的,同时,也能因为自己的成长,带动和改善周围的气场,让我们的家人、朋友受益。

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做一个勇于觉察的成长型父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