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入新领域,改变自己,扩展思维——从“内语”开始

 米知山 2019-10-17

现在你正在阅读这段话,不论你有意还是无意,你会发现你在心里默念这些文字;现在再闭上眼睛思考一个问题:“我该怎么样保证每天早起?”……

是不是发现,你思考的过程,也是在心里默默得对自己说话你阅读的时候,不默默说话,是阅读不下去的(理解性的阅读,不是不理解而一扫而过的阅读);你思考的时候,不默默说话,也是思考不下去的。

这就是我们的“内语”,也就是那句话——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如果载体都没有了,那就不会有深入的思考,有的只会是动物层面的大脑。

多说一句:那些宣称速读的,请不要去痴迷这种速读方法了。

一目十行,是做不到心里的默读的,默读的只是只言片语,从而800字的文字,他只能吸收其中的50字。没有心里的默读,就不会有概念、意义输入大脑。一个很简单的测试方法:你拿一个最新发布的3000字文章(没有加粗体字,没有加鲜艳色),确保他以前没读过相关的内容,然后请他一目十行得阅读(按照他们一目十行的宣传语,应该可以在10到15秒阅读完。),完了之后,请他复述一遍此文的主要内容。

言归正传,即:没有自己“内语”的改变,就想改变自己,是缘木求鱼的;没有自己“内语”的扩展,就像扩展自己的思维,是缘木求鱼的。

◎进入一个新领域

如果我们的专业是机械,但是工作后却要装而做销售工作,这就是一个新的领域,首先要学习的就是销售工作里的人会常常说的词语,这些词语会帮助我们迅速得掌握这个领域的概念、意义。

如果我们从来都是做技术工作的,但是现在因为自己的新爱好,需要进入到文学创造领域。首先要学习的,也是文学创作里的人会常常说的词语……

所有的,对我们而言新的领域均是如此。因为不了解这个领域的概念、意义、范畴、规律,所以要学习这些,而学习了解这些词语,是首先的一步。如果词语都不了解,那我们阅读这个领域的资料,思考这个领域的问题,交谈这个领域的事项,全是蒙的,因为没有连思维的载体都没有,还阅读什么?还思考什么?还交流什么?

举个大家都很少涉及的领域的例子,量子力学。假如我是这个领域里的人,现在我跟你谈“从量子力学,我们可以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比如波粒二象性,是不是能让我们思考到一些哲理呢,再比如测不准原理,是不是就否定了那些决定论者的观点呢。量子纠缠、波函数、普朗克常数、半衰期……我想,都能有哲学方面的理解。

很多人就会蒙了(学过《大学物理》的人,就不要太傲娇了哈!),因为无法理解这个交谈,无法思考到底是什么东西。无法理解,无法思考,就是在于不了解这些词语。

所以,如果想进入这个新的领域,首先就应该找出这个领域里的词汇表,然后开始学习这些词汇。怎么学习这些词汇呢?那就是买一本这个领域的入门书籍,然后阅读,遇到不懂的词语,请立刻查百科解释!把这本书读完,这个领域80%的词语你就懂了。然后再深入的阅读,你就可以理解更多更深;然后和行业人士的交谈,你都可以理解他的讲话了;然后思考此领域的问题,你都可以思考了。

◎改变自己

感觉自己身材太胖了,想变得苗条,自己的“内语”就需要改变。要求内语都变成“肌肉轮廓”,“强壮有力”,“运动”,“走路”,“拒绝甜食”。不要出现这些内语:明天再说,太累,好吃,多吃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想改变的一方面,想这方面变得更好。已经觉得自己没有要改变的地方的人,已经是神了,完美无缺。但现实却是——没有人是神。

针对自己想要改变的方面,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用词我以前的文章专门写过“言即肉身”的问题。要掌控自己的内语词语!内语的词语不变,自己就不会变。

(1)      如果你想变得富有。那在谈论、在思考金钱问题的时候。就要掌控自己的内语词语。要很少出现“我很穷”,“我没有能力”,“我没有机会”……而要常常出现“富有”,“财务自由”,“舍我其谁”,“我能”。

(2)      如果你想变得博学。那在谈论、在思考求知问题的时候。就要掌控自己的内语词语。要很少出现“我很笨”,“我很懒”,“我没学历”……而要常常出现“勤奋”,“多读书”,“多学习”,“珍惜时间”。

(3)      如果你想变得精通英语。那在谈论、在思考英语问题的时候。就要掌控自己的内语词语。要很少出现“我没语言天赋”,“我很笨”,“我没环境”……而要常常出现“多听”,“多读原版书”,“英语大有用处”,“流利英语”。

…………

此时此刻,你就可以开始练习了。针对自己想改变的方面,有意识得留意自己心里的词语,小心自己心里的内语对话,一旦出现不好的词语,赶紧打住,不停得用好的词语来取代它。

这看不见的内语,就犹如大漠上的大风,它不停歇得在塑造着我们自己的岩石。再顽固,也会被大风雕刻出来。

◎扩展思维

对思维的扩展要么是深度,要么是广度,或者两者都要。

对于广度的扩展,就是要求我们懂得更多领域里的知识。就要懂更多领域里的词语。医学上有它特有的词汇(知识的词汇),物理学上有它特有的词汇,生物学上有它特有的词汇,金融投资上有它特有的词汇,互联网行业有它特有的词汇……把这些特有的词汇,按照百科一下的方法,把这些词汇都过一遍,就会开始把自己的思维扩展过去了。

但是,这些词汇要深入大脑的话,不是查一遍就够了的,而是要常接触这些词汇,把这些词汇“内化”,使得自己的内语可以轻松调用这些词汇。

比如我们用外语来学习一门学科,刚会感觉很难,因为心想“天啊,用英语(日语,法语……)来学一门学科,太高级了!”,但每个外语,在这个学科上都有它自己的“学院派词汇”,几百个而已。只要把这几百个学科词汇掌握了,那么用英语(日语,法语……)来学习这本学科的语言难度,并不是我们初想那样困难的。

不信你可以去买一本比如营养学方面的原版书籍,然后开始阅读,你会发现就是比你阅读原版的社科类书籍多了200——500个专业词汇而已,并不如初想的那样,似乎难度很大。

对于深度的扩展,也是首先要扩展词汇,并能把这些词汇内化,成为自己能轻松调用的“内语”。但是深度的扩展,是更深入一步的词汇,是在本领域“知识的词汇”的基础上,扩展到“算法的词汇”。

我以前的历史文章也谈过,在互联网时代,更重要的是掌握“算法(模型、原则……)”,而不是“知识(数据、信息……)”。知识已经很难被垄断了,只要手机上网搜一下,相关知识就会扑面而来。但是在这种条件下,用什么算法,却是上网搜不出来的,只能是自己的大脑里已经建立起了:什么条件下,用什么算法(模型、原则……)来分析、处理、解决某类问题。

掌握算法(模型、原则……),第一步是掌握它的词汇第二步要内化这个词汇,使得自己的“内语”可以轻松调用,之后才能做到实践这个算法(模型、原则……):用它来讨论、阅读、思考。

给大家一个测试吧。不论你想扩展哪方面的思维深度,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测试一下。比如说,你想扩展“职场发展”方面的思维深度吧。你就要先去掌握这个领域的“模型的词汇“,比如E/S/B/I模型,比如人际关系模型,比如体制模型,比如创新模型……掌握了这个领域里的模型的词汇,你的思考才会深入。如果还仅仅掌握的是”知识的词汇“:办公室政治、市场占有率、职业规划、流程……,那么你的思考是不深入的,而且也无法深入,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你连想都想不到那个深度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