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职场上,有时候工资拿的越高的人越做不长久,高层高管岗位更换频繁,相反普工最稳定,为什么?

 vvvv163com 2019-10-17

【职场再出发】为你深度解析:很有深度的问题!职场里确实越基层一般越稳定,越高层一般越动荡。一些大公司,高层高管岗位变换之频繁,甚至达到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地步,即使在中小公司,工资拿的越高的人也是最容易离职的。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我的观点倾向于是由于“大树效应”和“火车效应”的综合影响。企业好比一棵大树,大树的根部基层总是比较稳固的,它们无需关心大树往哪个方向生长,只需要埋头提供养分就可以了,而大树的头部梢头却是面临很多风险的,古语说“风起于青萍之末”,稍有风吹草动,大树梢头就会动荡甚至断折,梢头还要时刻面临修理工人(董事会)不定时的“修理裁减”;企业又好比一列火车,火车的头部是起引领作用的,时刻要处于高度谨慎状态,根据轨道路况做出“正确的轨道切换”,几乎不允许出错;而火车头部以下的列车车厢(基层员工),基本不会感受到任何轨道方向的变化,只需要稳稳的“跟进执行”就可以了!

企业里这两种效应的综合影响,致使企业的基层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企业的高层高管则处于经常性的“动荡”状态。

针对职场人,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处于企业基层,你应该学会观察高层的“动荡”,并利用好这种“动荡”谋求自身的发展;如果你处于企业高层,你应该学会提前洞察到这种“动荡”的发生,并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大树效应”下的企业基层和高层高管

如果将企业比喻成大树,基层员工就相当于企业的根部,源源不断的为企业提供“向上生长的力量和养分”,根系庞大,分布广泛,默默无闻,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本。

从数量而言,大树的“根系面积”远远多于大树的“头部梢头”。基层员工在任何企业,都是数量最多的,也是最默默无闻的。

而高层高管则相当于企业大树的“头部梢头”,他们外表光鲜,迎风招展,承担着探寻大树的生长方向,努力获取更多阳光的重任。当然也承担着外部暴风骤雨摧残的风险,以及修理工人(相当于企业董事会)的随时“修理剪枝”(战略调整)的风险。

大树“头部梢头”虽然光鲜,但要同时面临外部风雨摧残和内部修理工人(董事会)的“修理”,哪个枝条能继续生长,哪个被风雨折断,哪个被工人剪掉,一切未知!

总结:

大树效应是在“金字塔原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关于职场等级的更生动的描述。这个效应阐述了企业里最广泛的基层员工,反而是相对比较稳固的,工作也是比较单一的;而较少的那一部分头部梢头管理者,则面临着来自于外部风雨和内部裁减的双重风险,经常处于动荡和频繁更换之中。

从收益来讲,基层员工由于风险低,工作默默无闻,收益也低;头部梢头管理者,由于风险高,外表光鲜,收益也高!

“火车效应”下的基层员工和高层高管

如果将企业比喻成一辆火车,基层员工就是数量众多的列车车厢,这些车厢是火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火车的核心运输功能全部是由这些车厢来实现的。但这些车厢同时也是不需要进行任何思考决策的,只需要执行“火车头”的决策就可以了。

换句话说,列车车厢是干活的,是完成核心任务的,但却是不需要决策的;因此只要列车车厢能够“完美执行”,就是一个好员工,而执行是相对容易做到的!

高层高管就相当于“火车头”,他几乎没有任何“运输功能”,但却承担着“辨别方向,根据路况转换轨道”的重任。更关键的是,他是不能出错的!如果出错,基本上就意味着要“重新更换车头”了。

高层高管的压力在于,他们是做决策的,而企业的决策几乎是不允许出错的,可环境千变万化,不出错几乎又是不可能的,这是导致高层高管动荡的重要原因。

总结:

火车效应通常用来形容“高层高管”的重要性。“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可这句话也恰恰说明了,“只要火车跑不好,就要赶紧换车头”,造成了很多企业一旦遇到业绩下滑,绩效不佳,第一措施就是“更换领导”,而高层领导一换,下面的经理主管几乎跟着全部进行调整,造成了高层高管的频繁更换,而广大的基层员工则显得相对稳定。

我的建议:你是基层员工,要学会利用“动荡”为自己布局;你是高层高管,要学会洞察“动荡”并提前做好准备。

大树效应和火车效应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也确确实实给企业造成了“普工相对稳定”“高层高管更换频繁”,“工资拿的越高的人,越做不长久”的现状。而作为职场人,对抗规律是不明智的,最好的做法,就是利用规律。

我的建议:

1、如果你是基层员工,要学会利用“动荡”为自己布局!

想要利用“动荡”,先要识别“动荡”。因此,即使是普通员工,也不应该只是“埋头做事”,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升职加薪,就要学会“识别可能发生的动荡”。具体的做法就是:密切关注公司的高层动态和策略变化!

如果说创业要看“风口”,那么在企业里工作,同样也要看“风口”,而这个“风口”就是公司可能发生的“动荡和调整”。只有那些时刻关注公司高层动态和策略调整的人,才会在第一时间洞察到这些“风口”。

只有密切关注高层动态和公司的策略变化,你才会知道公司下一步可能要做的动作是什么,可能的部门调整或业务调整有哪些,这些调整对哪些岗位,哪些人群有利,对哪些岗位,哪些人群不利,自己如何做,才能成为“能够获利的人”。

举个真实的例子:

我有一位远房亲戚,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在一家大型港口集装箱部门做工人,他格外关注高层动态和公司的策略变化。有一年,公司集团高层频频提起“工匠精神”,并进行了一些组织架构的调整。他们部门根本没把这当一回事,只有他仔细研究后,开始疯狂的严格要求自己,一年内,不但工作零差错,还拿下了几个技工证书,竟然还找人发表了一篇小论文。结果一年后,集团高层要求他们部门提交“工匠精神的先进案例”(有很多评选的硬条件),部门领导硬着头皮满部门筛选,发现只有我这位远方亲戚合格,就提报了上去。接下来的事情超出想象,又是树典型,又是做宣讲,又是发奖章,一来二去,他很快就升职加薪了。(大企业的事情大家都懂,一旦被树立为典型,是根本不吝啬一些职位和薪资奖励的,而且这个典型会对这位员工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2、如果你是高层高管,要学会洞察“动荡”并为之准备!

高层高管处于风暴中心,反而不容易提前洞察到“动荡”,因此高层高管一定要学会“顶天立地”工作法。

顶天:就是密切关注最高层的态度,研究最高层的讲话、行为、策略、工作方式和工作重点的调整。顶天工作法,能让你最早知道风从何处来,并提前尝试躲避的方法。

立地:就是一定要深入一线,了解最基层员工的想法和需求,能够真实了解一线员工的高层高管,总是能够提前洞察到危机。立地工作法,能让你有更为深厚的根基,经得住风吹雨打!

高层高管最怕的工作状态,就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既没有对最高层进行深刻的观察研究,也没有对一线进行真实的了解,而是天天忙碌手头一些具体的工作,在高层高管这个圈子里开会、讨论、决策、报告、周旋。危机到来时,“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高层高管是经受不住任何动荡的,只能被换掉。

最后的总结:

在职场上,确实有“工资拿的越高的人越做不长久,高层高管岗位更换频繁,相反普工最稳定”的现象,我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大树效应”和“火车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

我对职场人的建议,就是不要去对抗规律,而是要利用规律。如果是基层员工,就要学会利用“动荡”为自己布局!如果你是高层高管,就要学会洞察“动荡”并为之提前做好准备!虽然有时候,想利用“动荡”未必能有机会利用;想提前做好准备,依然难避免被更换的命运。但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虽然大树梢头,时时会有狂风骤雨;虽然火车头部,难免会偶尔出错。但既然入了职场,就要拼劲全力走向头部,往前走!往前走!毕竟只有在大树梢头,在火车最前部,你才能看到那个更远、更广阔的的世界!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