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剧||如何创作剧本的开端和结尾?

 冬天惠铃 2019-10-17

开端与结尾是电影剧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就与大家探讨如何创作影片的开端与结尾。

开端

编剧的工作就是让读者不停地翻页阅读,而这对电影剧本一开始的前10页尤为重要。在这10页之内,读者将会知道你的故事是否引人入胜,它是否开始布局了。你将如何用着前10页“钩住”读者呢?打算呈现何种景象或动作,以吸引读者和观众的注意力?

一种类型的开端,是一系列具有强烈视觉感染力的、令人兴奋的动作镜头,它能一下子抓住观众,如《黑客帝国》《大白鲨》《肖申克的救赎》《指环王》等;另一种开端的类型,则以一种缓慢的解说式镜头去建置剧中的人物和情境,如影片《末路狂花》《衰仔失乐园》《美国丽人》《杯酒人生》或《贱女孩》。你也可以创造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物进行介绍,如《洗发精》、《特伦鲍姆一家》等。一旦你设立了这些场景或镜头——通常被称为引发事件,你就可以建置故事的剩余部分了。

你的故事决定了你将选择哪种类型的开端。

《总统班底》是以水门被打开为开始的,这是一个令人紧张的、令人兴奋的段落;《指环王1:护戒使者》建置起魔戒的来历和中土世界的局势;《第三类接触》的开场是一组动态的、神秘的镜头,我们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青春年少》是一个关于梦想家的故事,因此以主人公的梦境镜头作为开场,说明了主人公活在幻想世界的喜好;《不结婚的女人》以一段争吵开始,随后便揭示了这位已婚妇女的生活。

剧本的开端应当深思熟虑,并以视觉化的设计来讲述你的故事。当然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可以开始你的剧本。该怎样实施呢?请看以下这个示例:

你的故事是从A向前发展到Z,从建置发展到结局。请记住:电影剧本结构的定义是:一系列互为关联的偶然事故、情节和大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这就意味着你的故事是从开端向前发展到结尾。你需要用大约10页(10分钟)向你的观众或读者介绍三件事:

1)谁是你的主要人物——即故事是关于谁的?

2)戏剧性的前提是什么──即故事讲的是什么?

3)戏剧性情境是什么──即围绕你故事的戏剧性情况是什么?

因此,写电影剧本的开端的最好方法是什么?要清楚地知道你的结尾!

故事的结尾并非指剧本中结束全距的特殊镜头、场景或段落,而是故事的结局。结局意味着解决方法。人物是生是死?结了婚还是离了婚?是否赢得比赛?是否从抢劫案中逃脱了法网?是否回家?是否找到罪犯并将其绳之以法?

要想写出一个强有力的故事开端,你必须知道你的故事结尾。动笔之前,你头脑里一定要有个清晰的结局,它是剧本的来龙去脉,可以使结尾恰到好处。是什么造就了一个好的结尾?首先,它能够满足故事的叙事需求。当我们看到最后一个淡出画面并走出电影院时,我们希望感到充实而且满足,就像一顿美餐后离开饭桌时一样。这样的结尾才有效,当然,它必须时可信的。

有时候你会带着头脑中既定的某个结尾开始创作,根据它安排结构和故事线,然而在写作故事的过程中,你突然有了一个更好的结束剧本的想法,那么尽管带这个想法去写,去改变。它可能是一个更好的结尾。这就是你必须相信你的创造性自我和直觉的时候。尽管接受写作过程中结尾的改变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在不了解结尾的情况下开始创作。

结尾

摆在编剧面前的一个主要的困难就是结尾:如何结束剧本,以保证它有效运作、令人满足且充实,能够对读者与观众对情感产生冲击,避免不自然和平庸,且真实可信而不至于牵强做作。编剧们都希望写出一个能够解决故事所有要点的有效结尾。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大多数情况下,结尾之所以有趣就在于结尾本身并非是真正的问题,问题在于它是否有效。它要么太过柔和或缓慢,要么太过于笼统,要么过于昂贵货不够贵,要么过于低落或者过于高昂,要么太牵强或者太平庸,或者不太可信。有时候,它仅仅是戏剧性效果不足,而无法顺利展开故事线;又或者可能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无缘由的意外转折。许多有抱负的编剧认为结束剧本的最好方式就是设置主角死去,或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让所有人都死去。这种方法紧凑、彻底,而且很容易。但是,你可以做的比这更好。

结尾与开端的关系有如冰块和水的关系:水是由一个明确的分子结构所组成,儿冰块则具有一个明确的晶体结构。然而当冰块融化成水时,你无法分辨原来的水与冰两者之间的差别。例如《江湖浪子》(The Hustler)是一部60年代的伟大经典,影片以撞球赌博为开始,又以撞球赌博为结束。

《秃鹰七十二小时》的结尾是故事结局的杰出范例。主人公特纳的第一句台词就道出了整部影片的戏剧性前提:“莱普先生,您钱包里有什么东西可以归我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导致很多人被残酷地谋杀了,主人公特纳也险些丧命,他发现了中央情报局的一个“情报”,而且直到影片结尾时他才恍然大悟,他的这一发现时揭开全片疑团的最后一把钥匙。影片没有松散的结尾,一切都通过动作和人物富于戏剧性的解决了。提出的一切问题都找到了答案,故事就结束了。

考虑结尾与开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可以将故事的结局看作是结尾的整体构成,即部分。结局是结尾的种子,如果种植、培育得当的话,它会长成一个成熟的戏剧经验。这正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结尾(ending)通过结局(resolution)来展现,而结局则孕育于开端。

结尾和开端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要以一句话总结结尾的概念并指出一个需要记住的重点,那就是:“结尾来自于开端”。某个人,或某件事,促发了一个动作,而这个动作如何解决则成了影片的故事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许多哲学体系中,“首尾”始终是相接的,如“阴阳之道”,两个同心的半圆连在一起,永远相对又结合在一起。如果你能在自己的电影剧本中找到个好办法来说明这一点的话,那么这将对你很有利。

相关阅读:


电影剧本大纲的构成与写作

罗恩·巴斯——

当我觉得我的想法已经够多了的时候,我就会串一个提纲。我会拿出三张纸,写上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

然后我就开始写所想到的情节了,通常会先写开头和结尾部分,一般我知道这两部分要写些什么内容。

接下来,我就会把跟这两部分有因果关系的情节写下来。我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些情节应该怎样排序,所以我会尝试好几种方式。我会给它们标上编号,看看这种方案行不行,如果不行的话,就会换另一种排序方案。最终,我会把第一幕排好,大约是15到16个场景的样子。

然后我会算算这些情节加起来一共是多少页纸。我自己知道哪几个情节大概要写两页纸,哪些又要更长一点,加在一起就知道这一幕有多长了。如果算下来它有67页长,那我就写得太多了;如果只有15页,那我就得再加点情节进去。

这些年基本上,我的每个情节会写两页半纸的样子,所以我大约有15到18情节。

然后,我会用同样的方式把第二幕和第三幕写好,最终就形成了大纲大概的模样,每个情节上都有一个编号。

先前说过我有一个“资料收集”的阶段,在我写下每个点子的时候,我都会在旁边画个圈。现在我重新去看我写的那些字条,思考自己需要留下哪些,放弃哪些。如果我决定留下一个点子,我就会在它旁边的那个圈里标上情节的序号,这样我就知道应该把它写到故事的哪部分去。

如果我不知道这个点子放哪里最合适,也没关系,我会把所有可能的场景都标在它旁边,然后我就开始做一个叫做“组合”的工作。

我会把刚才写的关于第一个情节的所有内容整合在一起一对话、场景、气氛,或者是演员需要穿什么,都放在一起。这个工作做完以后,我的大纲就完成了。

在这之后,我就要开始写作了,我会列一个计划,做一个时间表。我会知道,比如说,“好吧,今天我可以把第一个情节写完,明天我写第二个和第三个,因为这两个都比较短”,列好表之后,我就开始写了。

杰拉尔德·迪佩戈——

首先,我会在脑子里想一想我的这个故事,把它分成起因、发展和结局想想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果我觉得一切都还说得过去,就会写一个粗略的大纲,把故事的精华和给我以灵感的部分先写下来,这些在我脑中存在有段时间了。我的大脑就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地回放这些情节,每一次我都会再往大纲里加进一些东西。

所以,刚开始,可能我的大纲只有两页纸的样子,但当我仔细想过那些关于角色和细节的问题,我的大纲可能就会有12到15页纸了。这时候,我就可以开始写了,因为我已经在脑中看到了整部电影,一幕幕都很清晰。

对了,在我写之前,我会检查一下角色,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对每个角色都了如指掌,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害怕什么,想要什么,他们走路有什么特点,他们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直到我想清楚了每个人的个性、语调、说话的方式之后,我才会开始写作。

埃米·霍尔登·琼斯通常情况下,我会先想一下主题,然后想想角色。我之所以先想主题是因为主题决定了角色,角色的特征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剧本的主题不需要太复杂,比如说,《桃色交易》的主题就很简单:金钱能买来爱情吗?会让爱情腐烂吗?在这之前,我一直想写一部电影讲讲爱情和时间的关系,讲讲关于信任和感情危机一类的话题。

在设计完角色之后,我就会开始想故事的结尾,并且写一个大概的提纲,就用最传统的三幕法。

我在写剧本之前也是这么准备的,尤其是那种由小说改编的剧本,因为小说已经是现成的了,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种方式,把它变成电影需要的三幕结构。

在动手写完整的剧本之前我会先写提纲,这样我就知道故事的发展方向,但我还是会觉得不太详细,所以加进些细节,做一个详细的提纲。但我不得不承认,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我经常会偏离最早的提纲。

斯科特·罗森伯格——

如果我觉得我准备好了,那我就会拿出本便签,标上1到70页在每页上写一小句话,这样一个大纲就形成了。

我会知道哪里是第一幕,哪里是第二幕。当然,提纲随时都可能被改动,我会将这些便签随身带大约一周的时间,当我觉得差不多的时候,我才开始创作。

所幸的是,我在写作的时候能跟自己写的便签对照,当我写完一个情节,就把这块的便签勾掉,这样就能时刻看到自己的进度,就会觉得自己离完工越来越近了。

相关阅读:


编剧锦囊:如何进行场景创作?

优秀的场景造就优秀的电影。当你想到一部好的电影时,你记得的是场景,而不是整部影片。想想《精神病患者》,你能回想到哪个场景呢?当然是的淋浴的那个场景。那是个经典。场景是剧本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它是某件事情发生的地点——某些特定事情发生的地点。它是戏剧性(或喜剧)动作的一个特殊单元——在这里你讲述你的故事。

《精神病患者》剧照

你在纸上表现场景的方式最终将影响到整个剧本。在成为观影经验前,剧本只是一次阅读经验。

场景的目的

每个场景都必须向读者或观众揭示必要的故事信息的一个要素。场景的目的,或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或是揭示人物的有关信息。如果一个场景没有满足两个因素中的一个,或者说都没有满足,那么它就不属于这个剧本。一个场景很少提供一条以上的信息。太多的信息会使叙事线陷入泥沼之中,显得混乱不堪。

《记忆碎片》剧照

在你的场景的主体中,发生着某些特殊的事情——你的人物从A点发展到B点,或是情感上的成长,或是做出某项决定;或者你的故事在动作叙事线、情节点方面从A点发展到B点。故事总是向前发展的,甚至于“闪回”也是如此,例如《英国病人》《卡萨布兰卡》《记忆碎片》《时时刻刻》等许多其他影片。闪回是用来扩展观众对故事、人物及情景的理解的一种技巧,闪回的目的同场景一样——或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或揭示人物的有关信息。

《凡夫俗子》中一家人都生活在失去至亲的阴影下,每次闪回都推动了现时故事的发展

场景可以根据需要或长或短。它可以是一个故事起伏(发展),也可以是一个过渡,一个联系起时间、地点要素的桥梁。它可以是一个复杂的、长达三页纸的对话场景,也可以简单到仅是一个镜头,如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它可以是一个复杂的闪回场景,如《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逃跑时的越狱场景。场景的长短、多少并不重要,所有“标准”的剧本示例只是向导,并非绝对的准则,重要的是要相信你的故事会告诉你需要知道什么,需要写哪些场景,或哪些场景不需要写。

场景的要素

每个场景都具有两样东西:时间和地点。这两个要素将事物固定在框架内。任何场景都处在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时间中。这就是事情发生的情景。在设计和构建场景之前,你必须知道的就是这两件事,如果变换了时间和地点,那就变成另一个新场景了。因为每改变其中一个要素,你就需要调整一次场景中的光线,几乎总是需要变换摄影机的位置,也就意味着照明、摄影机移动轨道、电力设备及许多其他事物都需要随之调整。改变摄影机的方位或地理位置,通常都需要打破一个布景。

场景的变换在剧本的发展中是极其重要的。场景是动作的单元,或者说是核心,一切都发生在场景中——它是你用活动影像来讲故事的地方。

场景的类型

一般来讲有两类场景:一类是视觉性场景,比如动作场景——《黑客帝国》的开场,或者《冷山》中的战争场景。另一类是对话场景,例如《社交网络》的开场。大多数场景是两者的结合,在对话场景中有一些动作在进行,而在一个动作场景中也常有一些对话。

《黑客帝国》开场是一系列动作场景

由于剧本上1页约等于银幕时间的1分钟,大多数的对话场景最好不要超过2-3页,即2到3分钟的银幕时间,信不信由你,这在银幕上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当然也有例外,有时候我们会借用激烈的背景动作来强调对话场景,例如影片《借刀杀人》中,麦克斯将车越开越快,直到他装上街道旁的护栏。

《社交网络》开场的对话场景

场景的建构

一个场景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建构,这取决于你所讲述的故事的类型。对于许多类型的场景,你可以按照开端、中段、结尾来建构动作:一个人物进入这个地点——餐馆、学校、住所——就像电影剧本一样,场景也是按照线性时间展开的。很多时候一个场景可能会在开端展示一个动作片段,在中段展示它的主要部分,而在结尾处展示另一个部分。

《末路狂花》剧照

或者你可以开始一个场景,然后切换到一个闪回,如影片《谍影重重2》《凡夫俗子》,而后再回到当下,在现实时间中结束。《末路狂花》中塞尔玛抢劫便利店的场景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场景开始于塞尔玛跑出便利商店,向露易丝大声喊叫“走……走”。露易丝问她发生了什么,镜头便一下子切到塞尔玛抢劫商店的场景;然后镜头拉回,在警察局里,一群警察正在看这段视频;镜头再一次切回现在的露易丝和塞尔玛,她们仍在逃亡。

场景的创作

那么如何着手创作一个场景呢?首先找出这一场景的目的,然后赋予它地点和时间,接着建立来龙去脉,确定内容,然后找出场景内的组成部分或要素来构建场景并使它运转起来。就像一个段落、动作或完整的剧本一样,每一个场景都有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如果将场景的组成要素划分为开端、中段和结尾,那么你就可以将零星的动作有效组建起来。在《借刀杀人》中,第二幕结尾的情节点是一个动作场景,经历了韩国夜总会混乱枪战后的一段狂野出租车之旅。我们看到整个场景的开端,麦克斯和文森特朝市中心驶去;中段,他们发生争论;结尾,麦克斯踩足油门,撞毁了车子。

《借刀杀人》剧照

没有必要去表现整个场景。你可以只从开端选择几个部分,或者只是选中段或结尾。一个场景很少全部都表现出来。《总统班底》《虎豹小霸王》的编剧威廉·戈德曼曾指出,他不到最后的时刻是不进入场景的,也就是说,直到某个场景的目的得以展示时才进入。

作为一个编剧,怎样创造一个个场景来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完全在你的掌握之中,你自己决定表现场景的哪些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