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场景+文化,养眼养胃更养心

 孟溪ProbeT连山 2019-10-17

一天2万个排队号是不是饥饿营销?吸引客流的硬核是什么?如何避免昙花一现?“网红餐饮店”文和友的答案是——

场景+文化,养眼养胃更养心

  •   “超级文和友”营造的消费场景,让消费者仿佛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长沙街巷。长沙晚报通讯员 晟龙 摄   “超级文和友”营造的消费场景,让消费者仿佛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长沙街巷。长沙晚报通讯员 晟龙 摄
  •   扫二维码看相关视频

  编者按

  近2万人等号的文和友,排长队也要喝的茶颜悦色,人流如织的三湘第一高楼国金中心……今年以来,“网红城市”长沙多次成为网络热搜,刷爆朋友圈。这些网红店、地标性商场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打卡地”。即日起,本报推出“创富记·长沙消费网红地标探秘”系列报道,展示长沙消费新地标的魅力,揭示长沙消费的持续创新和无穷活力。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辉霞 实习生 胡叠

  国庆长假,长沙喜提“网红城市”之盛名,众多餐饮机构是笑得最开心的:坡子街火宫殿7天售出15.3万片臭豆腐,若以24小时不间断营业计算,平均每小时售出910片; “超级文和友”刷爆朋友圈,一天2万个排队号让游人望而兴叹;喝上一杯茶颜悦色、喜茶等人气奶茶店的奶茶,往往是排队三个小时、喝完三分钟……“网红餐饮”人如海是不是饥饿营销?这些餐饮店吸引客流的硬核是什么?“网红餐饮”如何摆脱昙花一现的行业宿命?对于消费者关注的这些问题,记者试图寻到答案。

  饥饿营销?不,2万个排队号纯属自带流量

  “是谁在敲打着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蔡琴低沉舒缓的轻吟在耳畔响起,眼前是斑驳的墙体、各种字体的牛皮癣、老旧的窗阁和形形色色的招牌。

  10月12日中午,记者站在“超级文和友”二楼的大厅里,环视着这个结构奇异的经营空间,如同站在一幅灰白色调的油画面前,视角和脚步被更深处的焦点牵引着,忍不住想去探查。

  “左一点”“这个角度好”……市民陈绮猛点手机的拍摄键,一张竹铺子,两个竹篓子,被拍出N种造型和搭配。 “国庆节期间来了一次,人太多,根本排不上号,所以等到节后人少时再来。”如同圆了一个夙愿,她大早出门,10时30分就到达该店,准备先花一个小时边看边玩,再去用餐。

  近年来,餐饮机构流行走快时尚路线,一些品牌为营造人气,在营销上运用羊群效应,请人排队,吸引眼球,成为爆款。对于“超级文和友”在这个国庆节成为爆款的网红餐饮打卡点,网民们想要探寻的是,2万个排队号也是营销的杰作吗?

  该公司市场负责部负责人坦言:文和友今年有三次因为取号量巨大而成为网络热搜。10月4日,网传放出2万个排队号,这些数据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数据。“国庆期间,翻台十余次,店里营业空间挤满人,最后实际接待的消费者在万人左右。取号多、排队难、候餐时间长,正成为我们的痛点,我们也正在研究怎样改善这种状况。”

  “硬核”是什么?市井文化刺激场景消费

  “小龙虾虽是我们的主要产品,但我们更明确的定位,不是餐饮机构,而是文化机构,最核心的要素则是市井文化。”在谈到品牌定位时,该负责人如是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超级文和友”以此为核心,着力做透市井文化。

  环境氛围的营造上,将城市记忆场景植入到经营场所,营造出一个个似乎熟悉又有些陌生、似近又远的消费环境。这些场景并非天南海北地微缩复制聚合,而是立足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长沙独有的街头巷尾生活,进行截取和还原。

  该店有两万多平方米,一反常规餐饮机构大吊灯、大理石地面、软包墙面的设计,将中厅从1至6楼部分打通。拳皇街机、迪斯科舞厅、杠上花桌球台、铜铺街照相馆等等招牌切分出来的经营场所,就像将社区居民游戏、娱乐、交流的场景,在这个空间里有机组合。数万件方桌、摆件等,都是店家在被改造的旧城里淘出来的。这些用具漆水已暗淡,木料已古旧,搁置在这样的经营环境里反而更相宜。

  “这样的消费场所,让我仿佛看到过去的自己在向今天的自己招手,直击回忆里最年少、美好的时光。”常常在这里与同学聚会的资深吃货李伯华说。

  “超级文和友”努力打造的市井文化,还包括记忆中的味道、舌尖上的童年。如果说怀旧的场景,是中国每个城市人都经历过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让省内外前来打卡的游客都能找到自己情感上的共鸣点,那么食物味道的记忆里则藏着长沙人独有的故事和思念。

  白沙路老富兴旁的“乔伯凉面”在这里经营着一间铺面,蔡锷路粮店旁的糖油粑粑在锅里翻滚着焦糖色……20多间“店中店”铺面是长沙人曾经熟悉的街巷小吃。它们一起在这个空间里将传统长沙小吃的味道传递,熨帖着长沙人的胃袋和心尖。

  宿命难逃?不想做“网红”更想能“长红”

  纵观全国快时尚餐饮行业,“网红餐饮”速速成名的同时,也伴随着速朽的魔咒。已被贴上同一标签的“文和友”怎样看待外界的这种揣测呢?上述负责人说,要做文化餐饮偶像派,更要成为实力派,不只做“网红”,更追求“长红”。

  “文和友”起步于长沙街边的串串摊。两年前,该品牌将海信广场原计划给国际知名奢侈品牌的头部铺位一举拿下,投资两亿元,建设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的“超级文和友”,轰动业界。

  处于头部铺位的“文和友”,能否担得起头部位置该有的实力和影响力?“文和友”创始人文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其清晰的认识和勃勃的野心:

  在发展区域上,将“文和友”的旗帜在广州、深圳、武汉等更多一、二线城市立起来,针对不同区域的餐饮文化消费特色,挖掘当地的市井文化,推出相应产品。

  在品牌体系和商品结构上进行错位发展,将更多的“超级文和友”推向一线、准一线城市和海外市场,在二、三线城市开设1000家“标准文和友”门店,拉长小龙虾经营线,在食品和文创产品上则着力开发县级城市和东南亚市场。

  也许,创新开拓的意识和长远发展的规划,是长沙“网红餐饮”新贵“文和友”走向实力派的定海神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