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最不出名的民族英雄,收复四千里河山,史书上却没有他的传记

 aladdinzh 2019-10-17

心向故国的大唐遗民 来自快刀风云录 00:00 19:48

来源:聊历史那点事

心向故国的大唐遗民

一切还要从那一场改变唐朝命运的战乱说起。公元755元,胖子安禄山翅膀硬了,举兵叛唐,一路攻下洛阳,直逼长安。大唐西北边关的精兵强将,纷纷被调回关中平叛,哥舒翰、高仙芝、封长清、郭子仪、李光弼……这些原本让吐蕃吃尽苦头的猛将,全部奔赴平叛前线。

这一来,西北防务空虚,与唐王朝拉锯了上百年的吐蕃,趁机侵占陇右、河西地区,切断了中央与西域的联系通道。

最近有个刷屏的广告短片——《大唐的最后一次转账》,讲的就是安西守军与国家失联后,困守边疆四十多年,满城尽是白发兵。

这个气壮山河、又让人无奈叹息的故事,很多读者都知道。鲜为人知的是,与安西守军一样深陷绝境的,还有一座城——敦煌,那时候叫沙州。

随着吐蕃攻占了甘州、肃州、凉州、瓜州等地后,沙州,成了河西地区最后的一座孤城。而这座孤城,沙州人一守就是十一年。

公元776年,吐蕃军队围困沙州。刺史周鼎一边固守城池,一边派人向回鹘求援。谁知回鹘隔岸观火,直到第二年也没派出援兵。河西路断,援军无望,周鼎对守城失去了信心。如果是有血性的英雄,正常的剧本应该是,守将登高发表演讲,愿与城中百姓共存亡!

但刺史周鼎没有按照剧本演,他盘算的是,焚烧沙州城,从漠北东奔。

他没有奔成。他的一位部将——阎朝,用绳子勒死了他,取代他的指挥位置,继续带领全城军民保卫沙州,抗击吐蕃。

就这样守到第八年,即784年,沙州城内粮草断绝,眼看就要支持不住,阎朝下令用官库内所存的绫绢,向民众换粮,民众为了支持守军,纷纷倾囊相助。阎朝松了一口气:“士兵有了粮食,就可以死守城池了!”

如此又维持了两年,粮食和箭矢都完全断绝了。绝境之下,为了保全沙州百姓,阎朝同意与吐蕃军谈判。“可以投降,但有一个条件,不能将沙州人民迁往其他地方。”得到吐蕃主帅绮心儿许诺后,阎朝率众投降。

此时,离吐蕃最初攻城,已经过去了十一年。十一年后,沙州成了沦陷区。不久后,阎朝被命令前往拉萨参拜吐蕃赞普,半路被毒杀身亡。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曾经的敦煌,有多么辉煌呢?

自从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自从霍去病大败河西走廊的匈奴,自从设置玉门关、阳关于大漠深处,敦煌,就成了链接世界的中心节点。

这一处沙漠边缘的绿洲小城,因为有水源,于是就成了西域大漠里的生命通道。无论西出玉门关,还是东进长安洛阳的商人、使者、官员、将士、诗人,都会选择在敦煌停留,修复体力,补充物资。

西来的商人,带来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带来了玉石,带来了香料;东归的驼队,带来了华丽舒适的丝绸、带来了茶叶,带来了瓷器。

很多人干脆选择在敦煌留下来,在这里做来往者的生意,在这里直接交易东西方物品。于是,这里不仅是重要边关,也形成了繁盛的集市,汇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莫高窟,就是这辉煌的见证。

现在,一切都变了。沙州不再是敦煌,而是吐蕃的占领区。占领区人民是没有尊严的,他们被迫蕃化,穿蕃服,说蕃语,习蕃俗,遭受种种奴役,围绕他们的,是无尽的屈辱。

明面上不能反抗,但每年祭祖时,沙州人穿上旧时唐服,向东而拜,大哭一场后,又赶紧将衣服脱下,偷偷藏起来。

(每岁时祀父祖,衣中国之服,号恸而藏之。——新唐书)

后世大诗人陆游的那句诗,改一个字,最能表达沦陷区人民的心情:遗民泪尽胡尘里,东望王师又一年。

不止是敦煌,整个陇右河西的老百姓,都是一样的心情。《新唐书》记载,唐使刘元鼎出使吐蕃时,在龙支城,数千老人见到使者旌节后,向他边拜边哭,询问大唐天子现在还好吗?其中一人说,“我们原来是军人,现在沦陷于此,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还记得我们这些大唐遗民吗?朝廷的军队何时能够到来?”说到这里,已经呜咽地说不出话来。

刘元鼎悄悄问他是哪里人,他说原是丰州人氏。

(原文:至龙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问天子安否,言:“顷从军没于此,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来?”言己皆呜咽。密问之,丰州人也。)

沦陷区百姓,身穿胡服,但从未忘记自己是大唐子民,没有一天不祈盼着,能重回故国大唐的怀抱。就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位英雄被孕育了出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就在吐蕃攻占沙州十多年后,一位孩子出生在城中,从少年时,他就立志驱逐胡虏,恢复大唐。多年以后,他将给吐蕃致命一击!
被忽略的民族英雄

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张议潮。张家是沙州豪族世家,然而在吐蕃统治的日子里,当地豪门并没有受到优待,在吐蕃贵族面前,他们一样受尽欺凌。

豪族尚且如此,百姓更不用说,张议潮从小见惯了统治者的残暴,内心怀着深深的仇恨。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听长辈忆起大唐统治下,敦煌光辉岁月里的那些往事。

“我们是大唐子民,总有一天,我们要推翻异族,重回大唐。”这是张议潮一直怀抱的信念。

正因如此,张议潮自小论兵习剑,痴迷军事,家里钱财雄厚,却不肆意挥霍,而是用来招募义军,秘密训练,同时不断收留因为反抗吐蕃被镇压的流亡豪杰,积蓄力量,伺机而起。

吐蕃军队很像后世的蒙古军,善战,却不善治理。河西走廊地区,被占领的六十来年间,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到商路断绝、水利废弛,一片萧条景象。而吐蕃国内,也开始连连走下坡路。

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 ,吐蕃赞普郎达磨因镇压佛教,遇刺身亡。郎达磨没有儿子,于是有大臣立了他一位妃子的3 岁侄儿为赞普,各派势力不服,互相征伐,一时之间,吐蕃内乱四起,奴隶平民也乘机起义。

趁你病,要你命。等了近五十年,张议潮终于等来了最佳时机。

“知吐蕃之运尽,誓心归国,决心无疑。”

张议潮下定决心,经过周密计划,于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率领义军,在瓜州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大起义。

起义军竖起“重归大唐”的旗帜,披甲执锐,在沙州城中与吐蕃守军展开激烈战斗。城中百姓苦吐蕃久矣,沦陷几十年,无不思大唐。这时在义军感召下,纷纷响应,自备武器,与敌人拼命。

守城的吐蕃军本来不多,猝不及防之下,溃败逃走。但不久,败退守军纠集周边的吐蕃军,再次返回,重新围困沙州城。

事实证明,张议潮不是侥幸取胜,而是胸有韬略。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他破敌的过程,但幸好,清末莫高窟发现的敦煌文书中,有一篇《张淮深纪德碑》,记述了张议潮的事迹。其中有一句:纵烧牛之策,破吐蕃之围。

烧牛之策,是个典故:齐国大将田单,在国家危亡之际,坚守即墨城,收集了城中一千头牛,在牛尾上扎上芦苇,芦苇上浇油脂,点燃后,牛受惊冲向围城敌军,将士随牛冲杀,大破燕军,收复齐国七十余城,被拜为相国。

据此我们可以猜测,张议潮,也正是用火牛阵,突破了吐蕃围城军队。

火牛身后,起义军勇猛冲锋,与敌军近身砍杀,“白刃交锋,横尸遍野”,经过艰苦战斗,终于击退吐蕃军。

从公元787年沦陷,到公元848年的这一天,六十一年后,沙州,终于光复了。

百姓奔走相庆,沙州再次回到了大唐怀抱。但朝廷并不知道!沙州与长安之间,相隔千里,中间的河西地带,仍被吐蕃占领,消息断绝。

起义胜利后,张议潮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向天子报信,向大唐报信:沙州光复了!当然,他也希望朝廷能够派出军队,两面夹击吐蕃。
为了将消息传递出去,他派出十路信使,从各个方向出发,跨越茫茫大漠,绕开河西,向长安进发。

这十队使者,九队或被吐蕃军追杀,或迷失在大漠深处,唯有东北方向的一路,由僧人悟真带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遇到了唐朝军队——天德军,位于内蒙古阴山山脉南麓的一个军镇。

天德军防御使李丕听闻后,感慨不已,派了一小支人马,协助报信使者,于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抵达了长安。

这支徒步数千里、满身尘土的信使,简直就是“大汉十三将士归玉门”的翻版。他们一到长安,就轰动了朝野。安史之乱后,河西陇右陷落,长安城门户大开,西域商旅断绝,这块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土地,成了大唐帝国的一块心病,随时隐隐作痛。

如今,六十年过去,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竟仍然心怀故国,靠自己的力量,替朝廷光复失地,真是让天子感动又惭愧。唐宣宗听闻喜讯,叹道:关西出将,岂虚也哉!这时候,离张议潮沙州起义,已经整整过去了两年。

两年间,由于音讯全无,张议潮不再坐等朝廷大军。他以沙州为根据地,整顿军队,发展生产,然后河西其他州县发动进攻。这些地区的百姓,同样遭受了吐蕃多年的倒行逆施,起义如星星之火,在河西蔓延。
吐蕃军随即土崩瓦解,望风而逃,最后退守凉州。

起义军先后收复了沙州,瓜州,甘州,肃州,伊州、西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共十一州。除凉州外,河西地区全部光复。

上图为莫高窟156窟,一幅长达8米的珍贵壁画,完美再现了张议潮统军出击,收复河西十一州的雄壮气势。

大中五年八月,张议潮再次派出信使,由其兄张议潭带队,携十一州地图、户籍,入长安告捷,宣布效忠大唐,重回大唐版图。为了表示忠诚,张议潭从此留在长安为质。

唐宣宗接报后,下诏褒扬张议潮等人的忠勇。当年十一月,朝廷在沙州重建军制,张议潮领导的军队,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归义军。

授张议潮归义军节度使,统领十一州。实职之外,再加封名誉官衔:检校礼部尚书,兼金吾大将军。

然而,河西地区虽然名义上重归大唐,但唐王朝再也无法恢复盛世荣光,帝国在藩镇和太监的轮番糟蹋下,风雨飘摇,再也无力去经营西域。

所以,一切还得靠自己。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张议潮率领归义军,东征凉州吐蕃。

这时候,吐蕃军的主力,都聚集到了凉州,实力雄厚。经过反复拉锯,足足三年血战,归义军终于攻克凉州。

张议潮再次上表朝廷:“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旧。”时人写下这样的诗句来赞扬张议潮:
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

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然而,军威太盛的归义军,引起了朝廷的警觉。朝廷不希望再出现一个太强大的地方政权,尽管我们可以开启上帝视角,觉得君王寒了将士之心。但我们看待历史,还是应该站在当时的角度看,整个中后期都被藩镇所困扰的唐王朝,这种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

张议潮似乎也理解朝廷用心,公元867年,已经69岁的这位老英雄,离开沙州,自愿到长安为质。入朝后,朝廷非常礼遇,官拜右神武统军,晋官司徒,职列金吾,并赐田地府宅。

公元872年八月,张义潮卒于长安,享年74 岁。正史上,竟然没有为他单独立传,只在《新唐书~吐蕃传》中,寥寥提及数句。

这也许跟当时沙州与长安信息隔绝有关,但万幸的是,张议潮,以及归义军的传奇,被记录在了敦煌莫高窟的经卷之中,一千多年后,再次现世。
这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吗?我们注定要记住一个名字——张议潮,他是被忽略的民族英雄,真正做到了岳飞所写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我们注定要记住一个军团——归义军,这是大唐最后的一支忠勇之士,他们没有朝廷支援,自发起义,气壮华夏!
归义军的归宿

河西归义军,在张议潮走后,由其侄子张淮深主持军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张淮深继承了叔叔的遗志,率领义军,抵抗崛起的回鹘;安抚辖区百姓,恢复生产,维护了河陇地区的稳定。

但,权力总是让人疯狂。大顺元年(890)至乾宁三年(896),归义军内部频繁发生政变。先是张议潮之子张淮鼎,谋杀了张淮深一家;接着,归义军另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沙州豪族的索勋,篡夺归义军领导权;两年后,张议潮的女儿与其他诸子合力除掉索勋,拥立张议潮之孙张承奉为归义军节度使。

危险往往来源于内部,归义军内乱,给了周边少数民族可趁之机。甘州被回鹘攻占,肃州也不再听归义军号令,凉州因为隔着甘州、肃州,大本营位于沙州的归义军也鞭长莫及,到最后,归义军实际能够掌控的,只有瓜沙二州。

不过,无论归义军何人上位,都一直奉大唐为正朔,终唐之世,始终为唐帝国经理河西。直到唐亡三年后,公元910年,张承奉才自立为白衣天子,建号西汉金山国。

然而,他希望用武力恢复昔日疆土,连连征战,终于引得民生凋敝,次年被甘州回鹘所败,沦为了回鹘的附庸政权。

公元914,沙州的另一个大族——曹氏家族中的曹仁贵发动政变,取代张承奉,恢复了归义军称号,瓜沙地区开始繁荣安定。

曹仁贵之后,有数代子孙继任归义军节度使,曹氏治下,仍然一直寻求与中原王朝取得联系。宋朝建立后,确立了与宋的臣属关系,接受宋朝封号。但,江山代有英才出。

景祐三年(1036),存续了近两百年的归义军,被一代枭雄,西夏王朝开国皇帝李元昊所灭。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 全文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