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画、洒水和撒盐技法练习及运用 关于技法 我们这阶段主要练习水彩的基本技法,任何事物都有章可依,源头可寻;可谓技与法,简单点就是技术与方法、章法。技有熟练程度,法有规则和办法。在石涛画语录里头就讲到技与法的问题。说到底技术的运用还是孰能生巧,多练习自然就是熟练;法,技法、方法以及运用,在石涛画语录第二章《了法章》也有提到,有兴趣的伙伴们可以找书看看,石涛本于儒家的'吾道一以贯之',以及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水彩技法上大家都可以自己去探索、延伸。) 早几天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也谈到石涛,我所理解的法都是依托于自然的认识,借助自然景象来表达画法、用法。也是抒发自己心中的美学理想。 '一画 这里的技法练习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去表达自己的意境,它只是一种手段、技巧。最终还是回归到画面境界本身。如同:“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王履《华山图序》)什么意思呢。我们要向自然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来描绘对象。表达“我心中的华山”侧重于个人对自然的理解,强调在绘画中个人感受。(我们要向自然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来描绘对象。表达“我心中的华山”侧重于个人对自然的理解,强调在绘画中个人感受。我们对技法的运用,应该和心中的想法相结合运用。) 说了这么多侧重点还是说明练习技法是一种手段,一个基础,有依托关系。这些方法论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虽然论述的是中国画理论,但境界道理是相通的,不管水彩、油画、版画等。 这周我们大部分同学都练习了湿画法、洒水法和撒盐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一些名家作品,来学习他们在画面中对技法的运用。首先给大家欣赏一些有关淡彩法和晕染方面的作品。这个是典型的湿画法和晕染法结合使用的作品。湿画法在天空运用是比较多。 湿画法 渲染法 这张是典型的湿画法,背景的远山和天空融为一体,其在湿的情况下迅速铺开,很干脆,水色淋漓的感觉。 图/丁寺钟 多看一些名家的作品,提高眼界,学习他们把握水分和控制边缘线,还有怎样把画面的意境与技法结合表达。大家在观看作品时,要带有分析性,分析他们对技法的运用。以上三张均是丁寺钟老师的作品,这里面不仅运用了湿画法,还可能运用了一些别的技法。其中可能有倾斜画板,让颜色有沉淀有流淌。怎么把技法发挥的淋漓尽致和把自己的想要表达的画面意境结合起来。第二张小图里还运用了刀子刮痕的痕迹。整个画面就是几个大色块铺出来,然后莲蓬等做了一些小细节,画面的意境很漂亮。这些是在湿画法上的一些运用。 图/王北诊 花卉类水彩画第一张和第二张的画面除了湿画法还运用了洒水法,第二张还用了笔的刮痕在上面。每一个画家所运用的技法和画面意境的表达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技法的应用都是相似性。 图/柳毅 他的这些画基本是在湿画的情况下完成的,其对人的边缘线和虚实的变化都把握得非常到位,画面很湿润。
图/王巍 洒水的效果和纯湿画法晕染的效果不同,上图背景给人产生了很多的联想,感觉画面很丰富,层次感非常强,这就是在背景用洒水法这一技巧去运用的。 其实技法是通过后天练习是可以弥补的,眼光和境界、审美的提升就需要看好作品好的引导等。在作画时要多思考,思考某些技法在哪些地方适合运用,也可以在平常练习中多去尝试。在技法上的运用往往会出现很多偶然性的现象,但这些都是为我们的画面结合的,想要怎样的效果就怎样去控制它。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反反复复地去练习,分析和总结在技法上的运用的一个控制问题。 洒水法 趁画面色层未干时,在上面喷、洒、滴清水,水滴会将颜色冲开, 产生出斑斑点点的效果。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表现雨景。(洒水法在使用时要时刻关注纸面上湿的程度,在很湿的环境下洒水可能瞬间效果就没有了,在纸面干一些时再洒水可能效果又不一样。所以说我们的纸面要干到怎样一个程度时洒水效果最佳,是需要我们反复去尝试和体验的。)
其画面使用了洒水法,把雨天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斑斑驳驳,很有韵味。 同学提问:“老师,这个像撒盐法?” 罗子回答:“撒盐和洒水有点类似,但撒盐的边缘线比较清晰,而洒水的边缘线会晕开,所以效果还 有有偏差的。”“我们在欣赏作品时多体会画家们在运用这些技法时,在画面中很熟练地 很自如地把技法表达出来,不是刻意地做技法,而是为了画面的意境所服务的。” 图/贺建国 贺老师专门对撒盐法进行研究,其画面的底色色彩的饱和度和浓度都是偏重的,浓郁的底色有利于区分画面中撒盐做出的肌理效果。(在技法上大家都可以尝试着研究,不断地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体会。 同学提问:“罗老师,第一张贺建国老师的画画面左下角水的处理技法是什么?” 罗子回答:“倾斜画板让未干的水往下流,形成水自然流淌的画面效果。” 撒盐法 先上好色,铺好颜料(颜料均匀铺开、饱和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在只有薄薄一层水的时候撒盐,如果有大量积水,盐会彻底均匀融化,失去效果,撒盐时手不要离得太高,盐粒会弹开,靠近纸面一颗颗撒盐。 用普通精盐即可,一个盐粒可以形成5毫米左右的盐花,可以根据需要布置,注意撒盐法当时没有效果,必须等到慢慢干后才能出现效果,干后可以用手把盐粒拂去。 以上的内容为我们这周练习的三种技法的介绍以及名家们在这些技法上的运用。括号加下划线标识的内容为罗子老师对三种技法运用的分析、提出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对我们的期望。接下来内容是罗子老师对同学们作业的点评。
图/念白(撒盐法) 念白同学的作品也很不错,在一些小的技巧上运用得很细心,在画面的细节做得比较到位。其实在我们实际操作中,要学会怎样去运用,而不是只限于对技法有一定了解就算了。我们在写生或者创造的时候应该把技法运用到我们的画面当中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念白同学提的建议很好,让我们先去体会,老师讲解技法,让我们加以分析,然后反复去练习,这样大家肯定会有提高的,对技法也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图/念白(左三张洒水法,右三张湿画法) 然后湿画法,在层次感上可以再多做些,再丰富些会更好。 老师让我们练习技法的重点核心部分是体验不同的技法和不同的效果,并不是现在练习得多么的好和精致就可以了,我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并把技法运用到画面当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看画面,胶带撕掉后纸张已经烂了,纸张方面尽量用稍微好一点的。颜色稍有点脏,在湿画过度上晕染的边缘线显得有点生硬,应该要自然地过度,蓝色到玫瑰红之间是有过渡色的,然后到绿色时要过得自然,所以这位同学在练习时,晕染过度方面要多加练习。然后洒水的效果不明显,画面洒水的痕迹很弱,可以在湿一点的情况下洒。第二张画面颜色太浅,看不出来运用了什么技法,希望在练习的时候用心点画。
图/多姿彩 这个画面洒水效果明显,洒水水痕很清晰,在不同干的程度上,洒水的效果不同。她前面用到了枫丽纸,后面用了巴比松纸,两者的效果也不同。所以我们在练习中也要多尝试。使用不同的纸张,技法运用的效果会不同。 所以大家在尝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体验,一旦有了体验,对某种纸有了概念,在以后作画时,要用什么样的纸,画面要产生怎样的效果,我们大致就能有一个预判了。还是强调那一点,我们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分析和总结。
图/ice_cat 这位同学作品很漂亮,画面颜 图/橙 ,画面整体都很好,能看出来很用色比较有特色,颜色很淡雅,但是技法的效果 心地去画,画面每一种技法运用的很不错。其还是很明显。在湿画法上颜色过度得很自然, 图上风景画运用了湿画法完成了整体的效果。洒水在湿的情况下做的效果很好,撒盐的效果 洒水的效果,撒盐的效果都很不错。 也很明显。总体做得很不错。 图/加菲猫@ 画面洒水的效果很好,上边一张在特别湿的情况下,没有很多颗粒的感觉,更多的是流淌的感觉。下边一张在画面稍干的情况下洒水,画面的变化会更多,在水的流淌上会更丰富一些。所以我们必须掌握和熟悉不同的水分所形成不同的画面,有利于我们对画面意境的表达。第三张画面太干了,晕染的效果不明显,其说明了画面较干的情况下撒盐效果不明显。还有建议使用这些技法的时候尽量让画面自然风干,更有利于保留技法的效果。撒盐法练习时要注意不同的水分所形成的不同效果,多去体会。
图/放马南山 画面空间感稍弱,远山、树和船可以处理得更强一些。画面的优点是色调很统一,色彩运用得不错。但总体三张空间感稍弱,缺少精彩部分细节的处理。譬如船的细节,水的把握,树干的形体方面过于随意,要注意对细节的刻画,这样能使画面更加精致。 图/放马南山 能看出来画得很用心,画画需要我们有这份劲头。 图/小敏 这些画面的技法效果都很好,撒盐和洒水的肌理效果都很明显,湿画法的过度和晕染都做很好,总体很不错。 图/大鬼 该同学在颜色的运用方面需要注意,调和时不应调和太多颜色。色彩的搭配也要注意,背景的颜色是暖色,花瓶的颜色是冷色,花卉叶子的绿色的纯度不够显得很灰,三个颜色搭配在一起没有一个主体。感觉花瓶的颜色比较跳跃,但画面的主体是要表达花卉,所以这个花卉在色彩的彩度方面和浓度方面可以再加强一些。 这就涉及画面色彩运用和冷暖搭配的问题。背景是个暖色,暖色会很抢眼,会直接翻到前面来,这样就会跟罐子的冷色调互相撞了,说明暖色调会抢到前面来。所以一般背景要用偏冷的色调,使整个空间往后推,有种往后延伸的感觉,突出空间感。这是在色彩运用上要注意的。 第二张作品在颜色处理上,背景的蓝色自然地把背景往后推,花瓶往前拉,这就是冷暖色调的一个运用。其次在边缘线的处理上要注意虚实的变化,实的东西往前拉,虚的东西往后推。最后在背景的统一色上,花卉的边缘线可以先不画,把背景先铺好,可以让背景统一起来,不至于让其显得那么花。该背景处理的还是很不错的,有颗粒感,使画面活跃很多。
感谢班长的资料整理以及所有螺蛳粉们! |
|
来自: 老叟童心94io0p > 《水彩画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