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怎样写七绝?你愿试写一首吗? 前言绝句,就是四句的诗。七绝,就是七言四句的诗。七绝有古体、有近体。 一、近体七绝近体七绝有四种形式,下面四首是老街以前写过的四种形式的七绝。 1、仄起平收 首句押韵 江雨江风不觉寒,南楼独倚小阑干。光骀荡偏宜酒,早把烟波醉眼看。 觉,入声。看,平仄通用,此处作平声。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 2、仄起仄收 首句不押韵 江畔钓舟横野渡,南园谢燕绕帘帷。春君应爱桥边柳,早晚牵风左右吹。 这首的首联对仗,不过绝句不要求必须对仗。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
江风吹破小桃红,南国烟光细雨中。春事不因人事改,早寒天气古行宫。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4、平起仄收 首句不押韵: 江云自在江风暖,南陌长亭尽折枝。送沧波舟一叶,早梅疏影寄新诗。 折,入声。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注:有时候平仄会用这种符号表示:〇表示平;◎表示仄可做平;●表示仄;⊙表示平可做仄 二、古体七绝古人的七言绝句,大多是近体诗(格律诗),古体七绝极少。但是五言绝句中,古体绝句数量就非常多。 这是因为五言的绝句早在格律诗完全定型前就有了,所以五言绝句古体和近体分庭抗礼。 七言诗在唐朝才渐渐成熟,此时格律诗也开始定型,因此七绝以近体为主。 但是,仍旧有些诗人留下了不少七言古体绝句。 例如李白的几首古七绝,押平声韵: 《结袜子》 三平调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登庐山五老峰》三平调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孟郊的《洛桥晚望 》押仄韵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苏轼的古体七绝《元丰七年访庆老不见》 押入声韵 押屑韵卷卷长廊走黄叶,席帘垂地香烟歇。主人待来终不来,火红销尽灰如雪。 老街也写过几首古体的七言绝句: 绣岭风烟摇红绿,舞殿歌台人如玉。上皇粉黛俱尘埃,唯有春波唱旧曲。 .... 汨罗江畔粽叶香,端午时节楚人伤。屈子遭逐怀王死,空留离骚吟断肠。 三、关于绝句的对仗多说几句,绝句是不要求必须对仗的,古人的绝句中,关于对仗也有四种形式: 四句都对仗;前两句对仗;后两句对仗;四句都不对仗。 1、四句都对仗, 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后两句对仗,宋僧志南《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前两句对仗,宋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4、有四句都不对仗的,如苏轼《绝句》: 柴桑春晚思依依,屋角鸣鸠雨欲飞。昨日已收寒食火,吹花风起却添衣。 结束语文似看山不喜平,绝句的关键在于第三句的转折,转得好便有味道,转得不好就索然无味。 所有的诗,都是定主题,选意象,然后就是情与景的安排而已。 @老街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