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心的奥秘

 山泉51 2019-10-18

王阳明短短五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既有思想建树,也有事功表现,他在书法、诗词、散文、哲学、军事、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如果一个人能获得王阳明某个方面一半的成就,也很了不起。

我们做的事远远没有王阳明做的那么多、那么大,为什么天天还叫忙叫累?

今天的人们看上去忙忙碌碌,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时刻得不到休息,以至于许多人都迷失了自己,丧失了自我。

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焦虑、急躁、浮泛、灼热的状态之中,哪怕是有了闲暇时间,也要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支配,要么处于心绪烦乱、无所适从之中。

王阳明所做的事比我们多多了,却始终不忘修心养性,而且终日保持着一种悠然自在的心态,他的这种生活艺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有事专注于事

专注于事,实际就是专注于心。

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轻松高效地处理繁杂事务,不仅要养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还要有意识地训练一种高度的专注力,那就是:当他手上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心里就只有这件事,仿佛世界上也只剩这件事。

要有这种专注力,就要锻炼自己的心,然而平常我们的心散漫惯了,突然叫它集中起来,它就象猴子那样好动,古人称之为“心猿”。

王阳明举例说:“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现在有人在吃饭的时候,就眼前吃饭这一件事,他的心仍然不安宁,就是因为心散漫忙碌惯了,所以哪怕做一件小事,心也收不住。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做事就是用心。

有事的时候,心着于事务,即心事相合,即心之所之,专注于某一事物而不分心旁骛,王阳明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王阳明又说,“人需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在实践中,几经磨炼就有了定力,有定力才能处变不惊。康有为说:“言心学者必能成事,而且是大事。”心学是讲事功的学问,不是用来纸上谈兵的,由于心学博大精深,所以深悟心学的人能成大事。

二、无事存心养性

在王阳明那里,心、性、天理、良知都是一个东西。

他曾经给门人讲了一位道长的故事。这位道长遇到弟子提问,就举起手中的拂尘作为回答。

有一天弟子把拂尘藏起来,又当面提问,想为难老师。道长找不到拂尘,就直接把手举起来。

王阳明说,我的良知概念就是这个拂尘,别看我天天给你们举,其实它根本不重要。

从那以后,如果遇到门人弟子喜欢请教心、性、天理、良知这些概念之类的问题,王阳明便会开玩笑地说,我那柄拂尘在哪里啊?

知识传授根本不等于体验形成,所以王阳明坚决反对只在书本文字上讨论问题,认为那不过是“口耳之学”。

他的讲学过程就是帮助弟子们一个个“致良知”——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判断是非,做出选择。

存心养性,简单的说就是加强自我修养。

王阳明认为,加强自我修养,存心养性,是为了致良知,发现良知。

存心养性,归根结底是让自己做好一个人,一个真正认识自己心性的成熟的人。

王阳明说:“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

虽然不管有事无事,都要做存心养性的工夫,但是只有在无事的时候多多“存心养性”,致良知,才能在有事的时候充分地“事上磨炼”。

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中,一个人若想交到真诚的朋友,需要擦亮双眼,保持理性的态度,才能在识人的过程中,遇到人生的贵人。

同样的,在做事的时候,如果心浮气躁,则很难把握细节,也容易错过良机,从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养心的奥秘

有时候,看一个人能否做成大事的关键,就要看他能否在脚踏实地中待人处事。如果,在环境的转变中,能沉得住气,那么这个人的福报也就来了。做事沉稳、不慌不乱,是一种成熟稳重的状态,与“心机”和“城府不同”,即便不与他人争,也能赢得赞誉和认可。用《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来描述: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那么,怎样才算得上沉得住气呢生活中,有这种品质的人,他们不会在高调中,争取表现的机会,只会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在低调中,过着想要的生活。职场上,那些沉得住气的人,他们在把握成功之前,能够制定长远的目标,并且在稳打稳扎中,一步步朝着事业的高峰迈进,最终赢得人气,获得回报。总体来说,能够“沉得住气”的人,会给人一种很稳的感觉,他们少说话、多做事,用行动赢得大家的刮目相看,最终赢得身边人的普遍信赖。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怎么做一个“沉得住气”的人,从而通过人际获得幸运的到来,迎来福报随身的机会呢?

喜怒不于色

从心理学来看,若想知晓一个人的真实心思,需要观察其语言和行动,来推测其内心世界。不过,如果一个人在人际中,能够做到“喜怒不于色”,在脸上看不出他的情绪转变时,若想推断其真实的想法,将很难做到。虽然说,做到这一点,会给人一种城府极深的感觉,但是若是考虑到人心叵测,为避免遇到瑕友,不出卖自己的内心,才是一种明智之举。

比如,在选择商品的过程中,一个人手里捧着一件商品,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时,看在商家眼中,就知道,这个客人对产品很感兴趣,这样的结果,商家就容易把控价格了。在待人处事中,不被人“牵着鼻子走”,才不至于犯错,这样才能让身心自由,不至于福报离身。

话语权交给对方

在识人的过程中,聪明的人,会保持沉默寡言的状态。将展示的舞台留给对方,自己则保持理性的姿态,来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在对方表达的过程中,能够给我们争取到,看清他人的机会。沉得住气的人,在结识新朋友的时候,他们不会夸夸其谈,刻意表现自己;而是保持理性的态度,将话语权交到对方的手中。从对方的表现中,我们能够看清一个人的真实面目,从而有针对性的去交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